第一,《理財周刊》學習。
2018年45期2018.12.10p62
《美國眾籌行業知多少》
自美國金融危機爆發后,美國銀行倒閉頻頻發生,市場風險加劇、資金成本上升,中小企業尤其是初創企業在市場上處于融資劣勢,眾籌得以在美國迅速發展。
2016年開始,全球眾籌行業發展放緩,但從各國對眾籌行業所推出的相關政策來看,眾籌依舊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美國是眾籌模式的發源地,眾籌之所以能在美國迅速發展,主要原因在于,自美國金融危機爆發后,美國銀行倒閉頻頻發生,市場風險加劇、資金成本上升,中小企業尤其是初創企業在市場上處于融資劣勢。作為傳統融資渠道有益補充的美國眾籌市場,運用互聯網技術對接投資者和創業者,為產業初期的企業提供了資金來源。眾籌最初是為文化創意、科技創意或產品預售等籌措資金的一個手段。隨著網絡平臺的興起以及社交網絡傳播的特性眾籌使任何有創意的人都能夠向幾乎完全陌生的人籌集資金消除了從傳統投資者和機構融資的許多障礙,其融資項目領域也拓展到房地產、可再生能源等眾多領域。
2013年10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curities And ExchangeCommission, SEC)發布了關于落實“JOBS法案”的具體監管草案,監管規定主要涉及發行者、投資者、平臺等方面。
1.關于發行者的規定。一家公司可以在12個月內通過眾籌方式發行不超過100萬美元的證券,相關交易只能通過眾籌公司或注冊券商管理的網絡進行。
2.關于投資者的規定。年收入低于10萬美元的個人投資者,年投資額不得超過2000美元或年收入的5%;年收入在10萬美元或以上的投資者,年投資額不得超過其年收入的10%,同時每年最高投資額不得超過10萬美元。
3.關于眾籌平臺的規定。SEC規定,眾籌平臺需要制定相關措施防范欺詐風險;向投資者提供必要的教學材料;披露發行者及證券發行的相關信息;為眾籌交易提供信息交流渠道;協助完成證券的發行和交易等。
可以看出,美國通過針對性的立法,在籌資額和投資額上進行雙限制,且明確了發行人及眾籌融資平臺的義務。總之,美國對眾籌融資的監管直在鼓勵創新和防范風險加強對投資者保護和提高投融資效率家之間尋找平衡。
? ? ? 美國兩大重要的眾籌平臺
? ? 一,? Kickstarter是2009年創立的美國知名度最高的綜合型獎勵性眾籌平臺。Kickstarter 網站致力于支持和激勵創新性、創造性、創意性的活動。
Kickstater 平臺上眾籌的項目包括藝術、電影新聞、工藝品時尚設計、漫畫等15個品類。
Kickstarter收取募集資金的5%作為傭金,但不索取項目或作品的所有權。由于Kickstarter 網站的支付平臺為亞馬遜,亞馬遜還會收取額外的3%~5%的費用。
二,AngelList平臺成立于2010年,主要服務于高科技創業,是美國最具代表性的股權眾籌平臺。
該平臺上的股權眾籌有3種模式:聯合投資、由創業企業自己發起的聯合投資以及基金模式。
1.聯合投資。2013年9月,Angell ist推出了聯合投資體模式,即經過審查考核,選出有經驗的知名投資者作為“領投人”,普通投資者作為‘跟投人”。該平臺首創的“領投+跟投”模式,成為其他眾籌平臺學習的榜樣。
2.自發合投。如果初創企業不想應付那些投資金額較小的投資者,那么可以采用“自發合投”模式由公司自己發起一個聯合投資,前提是該企業已經獲得了一個高質量投資者10萬美元及以上的投資承諾,之后便可以面向更多跟投人籌集資金。自發合投與上文描述的聯合投資區別在于,自發合投不由領頭人履行管理義務,資金的募集和投后管理由AngelList主導,因此AngelList向普通合格投資者收取10%的附帶收益。
3.基金模式。除了以上兩種方式,投資者還可以投資AngelList平臺上的基金來對初創企業進行投資。每個基金會廣泛地投資大概100個早期科技公司并且側重領域會略有不同,基金主要投資有風投機構談判并領導投資的項目,投資者不能單獨退出每筆投資。事后風投機構收取項目總收益的15%,AngelList收取5%。
另外,AngelList不僅為創業企業提供投融資服務,還提供求職招聘業務,是高新技支術領域里初創企業招聘與應聘的重要社交平臺。
第二,我的疑問。
1.眾籌與p2p的區別?
2.我對股權眾籌三種模式的理解。
⑴聯合投資類似某一個項目的公募。
門檻低,投資金額小。
⑵自發合投類似某一個項目的私募。
門檻高,投資金額大。
⑶基金模式顧名思義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3.我覺得JOBS法案有一條非常棒。即對投資者有投資額有最高限制,而且與收入掛鉤。如果對我們金融平臺的高風險投資也有這樣的規定,投資者就不會被割韭菜割的根都沒了。
4.傭金高,要求專業性強,說不定是個工作方向。
5.最后在平臺上加入求職招聘服務。符合這些初創企業的人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