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譯文:孔子說:“一點也不能接受不同的觀點,這其實是有害的?!?/p>
這句話中,“異端”是指不同的意見。關于這句話最少有四種解釋。
第一種解釋:治理和疏導那些異端,禍患就可以消除了。這種理解認為,孔子說的這句話是指不允許世界上有不同的聲音。異端是創新,但異端可能帶來挑戰,異端出現的時候,你要去治理和疏導它,那么會禍患就可以消除了。
第二種解釋:攻乎異端的“攻”可以理解成攻擊、治理、功克、主攻,就是朝一個方向使勁?!肮ズ醍惗恕?,就是你不斷的研究那些極端的、邊緣化的東西,而這些東西是有害的,去研究這些東西自然也是有害的。
第三種解釋:打擊不同的意見是有害的。這和第一種解釋截然相反,你如果去攻擊那些不同的意見,不讓異端發生,世界便會失去制衡,永遠只聽得到主流的聲音,這樣的狀態是有害的。這種思想也很先進。
第四種解釋:孔子的時代并沒有“異端”這個說法。“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漢朝才推崇的。在孔子的時代,他的思想并沒有成為主流,孔子怎么可能把別家定義成異端呢?在儒家發展的后期,甚至學墨子、楊朱的人比學儒家的學說的人要多。既然如此,異端的意思,我們可以理解成走極端。整句話的意思可以理解成,如果一個人不會允執厥中,而是走極端,則是有害的。
以上的四種解釋,聽起來都有一定的道理。樊老師更傾向第三種解釋:打擊不同的意見是有害的。
孔子是知道世界有容錯性的。比如孔子在周游列國的時候,見到很多流浪的人,也見到一些道家的人,孔子對他們的態度不是打擊,孔子認為這些人只是跟自己不一樣,但是別人有別人的生活方式,不要去打擊那些與自己意見不同的人。
對于這句話有很多不同的解釋,但我們吸收對自己有益的內容和解釋就好了。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對于各種各樣的觀點,尤其是自己不太贊同的觀點,不要上來就加以抨擊,要有接受和容納各種各樣觀點的能力。
感悟:世界因不同而變得豐富多彩。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觀點,當面對不同的觀點,尤其是和自己不一樣的時候,要有接受和容納各種各樣觀點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