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自己的感受,制定了很多計劃,怎么去做,怎么去做,但到頭來,并沒有去做。
然后我思考,為什么會這樣?
結合自己在原則中看的書在處理問題,問自己這么句話。
1.發現問題。
2.描述問題。
3.這個問題中有哪些有害的行為?這些有害的行為會帶來什么痛苦?
4.為了避免這些有害的事情,我應該怎么做?
基于這個框架的思考,我發現制定很多計劃,但從來沒有行動,或者說前期做了,但是后面卻半途而廢。這就好比一輛火車打算從廣州開到北京,但是就不動。從來沒有去開動過。
我想這里要根本的原因,就是要這其中有害的行為就是而忽視了動力的因素,如果沒有動力,哪里都去不了。自身要能夠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同樣的一個人,制定的計劃,打算做什么但很多時候往往半途而廢,很重要的就是,你的動力出了問題。你沒有足夠的動力,沒有足夠的燃料,任何細小的計劃,都是都會停留在原地不動。
李笑來在他的專欄通往財富自由里面講過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要賦予這件事情,重大的意義,多重重大的意義。
就是找到自己的動力,做這件事情的動力是最關鍵的。源源不斷的動力,是一個人能夠長久做下去的最為關鍵的因素。
前段時間,在一家公司上班的同事,參加成人高考,當時他就問了幾個參加高考成人高考的一些數學問題。我解答了他問你幾個數學問題之后,表達了我的看法。
當時我就講了這么一個故事,是我在幾年前看過的視頻,當時真是很感動。印象非常深刻。這個真人真事后面也拍成了電影叫《定罪》(Conviction)
高中輟學、沒有工作、又要帶兩個小孩的單親媽媽貝蒂·安妮·沃特斯在1983年眼睜睜看著背負著謀殺與搶劫兩項罪名的哥哥肯尼斯·華特斯被判無期徒刑鋃鐺入獄,堅信哥哥是無辜的貝蒂在接下來的12年里通過不懈努力終于拿到法學學位。
貝蒂在1995年開始著手重新調查當年她哥哥的謀殺案,最后她以DNA證據并不確鑿為理由證明她哥哥的清白,成功地挑戰了之前的“有罪推定”,而哥哥也在入獄服刑18年后于2001年3月重獲自由。
這個故事的關鍵點就在這里,這位家庭婦女花了12年的時間。從一個家庭婦女變成一名律師。想象一下12年的時間,真是不容易,這背后一定有很多艱辛。
一定有什么力量在支撐著他,一定要拿到這個律師執業資格證。
是什么力量,讓她能克服重重困難。我想救出他弟弟,就是她動力的源頭。
在紀錄片中,有這么兩個細節。
- 為了救他哥哥,但是她付不起律師費,承擔不起的高昂的律師費。決定自己去學習。成為一名律師。
- 這位家庭婦女白天上班,晚上做完自己的家務,照顧好小孩之后,再把剩余的那么一點點時間用來學習。這個過程持續了12年時間。
為了把哥哥從監獄里面救出來,經過12年的努力,她拿到美國律師執業資格證,那一刻,其實她的命運也改變了。
現在上網搜《定罪》,在各大視頻網站找不到可以在線觀看這部電影完整版,可惜了。
回想到過往自己看到的這個故事,也是感觸良多。做了計劃,最關鍵要找到動力在哪里。
我的感受
雖然這位家庭婦女的例子是很特別,其實平時給我們提供動力,我想就下面這兩個,認真對待這兩個。必定能帶來源源不斷的動力。
- 目標
- 夢想
有目標,有夢想你才會有動力。做個自我驅動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