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抗拖文讀過后依舊沒有改觀?各種抗拖軟件APP無法抉擇?還在因為各說各有理而無從下手?還在指天對地發誓要用老年機?承認吧,只是你還沒有下定決心!
筆者是在讀高中生,從去年開始效率極其低下,也讀了不少抗拖的書和文章,其實這些文章也都大同小異。筆者,斗膽在這里,略抒淺見。
從智能機發明到現在,身邊有太多的低頭族,無時不刻都在上網,甚至離開手機就會沒有安全感、感到煩躁空虛。因而多數人將工作、學習效率低下歸根于智能機惹的禍,于是滿世界地立Flag要用老年機學霸機。誠然,這樣的方法有一定效果,但終究治標不治本。
那如何才能提高效率呢?在此從內心和行動兩方面進行闡述。
一、內心
1.給自己定一個或幾個目標。
明確的提出自己最終的目標是什么(比如要出版幾本書,要考上那個大學,要騎行去西藏……)目標要盡量定高一點,但不要不切實際。目標是動力之源,只有有了正確的目標,你才會有不斷奮斗的動力。一定要讓目標根植在心中,不斷鞭策自己。記住沒有目標,沒有動力的人就只有一副皮囊,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2.矯正過分完美主義。
大多數人的拖延癥緣于過分的完美主義。拿我自己來說,如果一周內前三天狀態很低迷,我就會放棄這一周。也有很多人因為開頭的一點失誤而得過且過。但實際上,這樣的選擇是因小失大的,無疑是得不償失的。因此要在內心告訴自己“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币欢ㄒ喙膭钭约?,鼓勵自己去做去嘗試,不要害怕失誤或失敗,不要一昧地否定自己。
3.克服畏難情緒。
也有不少人因為畏于任務太艱巨而放到所有事情最后才做。結果,最后的時候已經精疲力竭更不愿意去觸碰難題,于是又自我暗示,還有明天。于是就在“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中死循環,最終導致差的越來越差,好的卻又沒有多少長進。因此,克服畏難情緒磨礪意志也是很重要的。
二、行動
1.制定一個To Do List。
準備開工前,先制定一個待辦事項清單,把一天之內要做的事選列出來(注意只寫這一天內的)事項不要太多不然會因為看上去亞歷山大而直接放棄,可以從一開始只列一兩件事,后來逐漸增加。事項內容一定要詳細(比如要讀一本書,詳細到讀到哪一頁為止)
2.冥想
當你準備就緒(包括把要喝的水,要用的紙巾都準備好了),準備開始踏踏實實完成清單前,先閉上眼睛,深呼吸,做五分鐘腹式呼吸,其間什么都不要想,不要想有什么任務,不要想手機里還有什么新聞,只是放空。五分鐘后在睜開眼睛,你會發現頭腦很清醒,不會打瞌睡,這時再完成任務,絕對效率百倍。這條筆者親測有效!灰常有用!
3.關于手機。
你不得不承認,每隔2~3分鐘刷一次手機并沒有什么多的新消息出現。但因為這樣的牽掛,你浪費了太多時間,甚至在工作時也心不在焉,效率極其低。因此,每天規劃出特殊時間段使用手機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比如可以設定效率最低的中餐晚餐后的一小時,睡前半小時作為使用手機的時間段,其余的時候則心無旁騖,一心一意地完成清單,不要牽掛手機上的事。這樣既可以提高效率,也可以做到勞逸結合。
4.關于效率軟件。
隨著低頭成風,各大APP市場上各種針對提高效率拒滑手機的軟件層出不窮。筆者淺見是,初期抗拖可以使用用來強制限制手機使用(這里推薦Forest),(PS:不要在意筆者的桌面背景圖,筆者是只理智粉( ? 3?))
但軟件終歸還是治標不治本。試想,如果你真心實意想做好一件事情,真心實意想只好拖延癥,你需要的不是一款APP而是你的毅力!所以鍛煉毅力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它對各方面的影響遠勝于一款APP。因此,從今天開始堅持做一件事情,哪怕是微乎其微的一件小事(比如每天讀一篇文言文,每天跑一次步,每天練一次瑜伽)。當然如果你的意志力還是不能戰勝你的欲望,你還有最后一條防線,在解鎖手機前問一遍自己,你的初心是什么?你的終極目標是什么?手機真的那么重要嗎?這樣做真的值得嗎?或者在鎖屏上留下幾句勵志的話,哪怕只是簡簡單單的“努力”二字。
5.關于番茄計時法。
一種時下深受追捧的計時法,每認真工作25分鐘獲得一個番茄,獲得一個番茄后就休息5分鐘,可以更好提高效率。(雖然這個筆者沒有試過,因為似乎我沒有什么任務可以在25分鐘內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