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掛著,有空再修…)
2017-03-22兔了個崽子兔了個崽子
鈴鈴鈴,上課鐘聲響起,又到了育嬰姿勢大講堂,又到了神圣的學習時刻,下面有請專業嚴謹嚴肅的兒科專家--崔玉濤的高中同學的表妹--我出場! 謝謝!謝謝!大家請坐請坐!
哇~哇~哇!你家的消防警報又響起來啦!你丟下手里所有的東西,第一時間沖向你的寶寶,然后抱著娃轉啊轉。
我隔壁的老李經常唱的一首歌叫,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確實不是罪,如果他下次唱得好聽一點的話。
對了我想說的是,寶寶哭吧哭吧,不是罪。既然是親生的,怎么哭都好聽。
小嬰兒剛剛出生就會啼哭。
畢竟十個月不見天日,出來的時候難免有點小激動,一激動,就忍不住眼淚嘩嘩直流。
隨著漸漸長大,
餓了哭,困了哭,想跟人玩了哭,想抱了哭,不舒服了哭,想媽媽了哭,不順心了哭。
總之,哭就對了。要是你受不了,你可以跟他一起哭。我是認真的,而且這樣孩紙他爸就受不了了。于是你的上次看上的那個包包,馬上就可以到手了。
美國兒科協會告訴我們:哭泣對嬰兒有多種實用意義。
聽到沒有,實用意義。寶寶不是哭著玩的好嗎!
哭泣可以幫助孩子舒緩過于強烈地視覺、聲音和其他感官刺激,還可以幫助孩子減壓。
這么快就get到一項重要技能,你應該倍感欣慰。這時候本該在屏幕上彈出一個小框,噔噔!恭喜你!達成新成就喲!
新生兒剛睡醒時會覺得饑腸轆轆,用哭聲索求食物。如果沒能及時回應,寶寶的哭泣會變得憤怒的-嚎啕大哭。
啊!真希望我餓了的時候也能像寶寶這么哭,然后美團的外賣小哥就能把我的燒烤奶茶小龍蝦送得快一點。
專家說,哭聲尖銳、急切,很可能是身體不適。
不舒服了就哭,很好理解嘛。
0-3個月的寶寶在傍晚時,容易腸絞痛。
這樣的哭聲每日固定時段(通常在傍晚),連續并急切,需要大人的安撫。
1-3個月的寶寶,很餓或者感受到疼痛時,會用尖叫、抽泣和身體語言表達出絕望。
你都記得了沒有,不記得也不要緊,反正寶寶哭,沒啥事!
了解孩子為何會哭,那孩子哭了怎么辦呢?
01.先滿足需求-吃,睡。
02.查看是否身體不適,是否被異物觸碰讓孩子感到不舒服。
03.用推車或搖椅來回搖動,這樣的感覺像回到媽媽子宮里,來回搖動的感覺,會讓孩子感到熟悉。
04.用嬰兒抱毯把孩子舒服的裹起來。
05.跟孩子說話,或者輕柔的唱歌。
06.飛機抱,排出肚子的氣。
07.洗熱水澡。
08.用背帶背著孩子出門走走,可以緩解媽媽的壓力,也會讓孩子的哭聲消停一會。
這些招數,都是我獨家原創的,即使獲得本人同意,也不許轉載!
什么?你說都不管用?沒關系,大招來了!
那就是,讓寶寶自己哭一會兒。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壓力,爸爸有壓力會抽根煙,媽媽有壓力會吃小龍蝦,寶寶的技能包里現在只有吃奶睡覺和哭,那就讓他哭吧!
有些寶寶在睡前需要自己哭一會,哭一會反而能更快入睡。
你越是緊張,寶寶哭得越厲害。你讓寶寶盡情哭,寶寶沒藍了或者技能CD了就不繼續釋放這個技能了。
要記住,每個嬰兒都會哭。
他們不會講話,所以,用哭來表達需求。
他們哭的時候,媽媽不要如臨大敵,手慌腳亂。
據統計,每個新生兒每天平均要哭1~4小時,以此適應子宮外的生活 。
寶寶哭的時候,是讓媽媽更了解寶寶的需求。
媽媽會發現寶寶這樣哭,是餓了還是乏了。
寶寶那樣哭,是需要抱抱還是需要有人跟他講話。
漸漸的,媽媽會發現自己的寶寶喜歡怎樣抱,喜歡怎樣的搖晃或聲音,喜歡看什么東西。
關鍵是:媽媽會多努力,讓寶寶開心,還有媽媽的忍耐度在哪里。
Take it easy!
三歲前,哭是永恒的主題。
哈哈哈~
這時候,耳邊又傳來隔壁老李那熟悉的歌聲,我默默地按了隔壁老李的電話,喂,老李,剛我在樓下好像看見有人在撬你車…
世界又恢復了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