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每一時間段內都能涌現出代表性的行業,從O2O到海淘,再到理財、奪寶,還有當下直播。都不約而同的呈現一共性:前期獲客容易且成本低,當行業發展到一定規模時獲客成本陡增。每當聽到O2O、理財、奪寶等產品時,運營、推廣人員都會下意識搖搖頭,其中的無奈又有幾人能懂。用戶活躍低、新增用戶少、ROI不理想等諸多問題,背后深層原因是產品同質化嚴重、固有渠道用戶被洗過N遍、產品自身品牌度不足。
問題迫在眉睫,究竟該如何解決?文公子基于行業代表性產品聊聊現有推廣方式,其中的是是非非、坑坑洼洼,看過便知。O2O熱潮已過,今天先聊理財,代表產品銅掌柜(數據:首投成本百元內,iOS激活成本20元內,iOS日均新增1500+,善于最新推廣套路)。
套路一:[馬甲群]關鍵詞覆蓋+蹭亮+規避風險
說到馬甲,大家第一時間可能想到的還是喜馬拉雅,難免有些out;當下,做的比較給力游戲有小小魔獸/理財有銅掌柜/奪寶有天天奪寶/直播有水晶直播。由于理財涉及到金錢,蘋果較為敏感,所有理財產品必須在企業開發者賬號下才能提交,故給馬甲制做成本增添不少難度。
銅掌柜企業賬號下馬甲多達8款,在榜位的有四款,加上語言本土化,行業內所能觸達的關鍵詞基本都有覆蓋,競品覆蓋數也高90%+。馬甲多進行低成本操作,有利于規避風險。
亮點:馬甲群與語言本土化,增加行業詞和競品詞覆蓋數。
套路二:[熱搜]理財類熱搜數據表現不佳
熱門搜索榜是伴隨iOS 8的產物,最初帶量情況比較OK,基本每天能達到數萬甚至數十萬的激活。隨著熱搜榜頻繁洗腦用戶,產品質量整體不高,用戶操作較于榜單/精品推薦復雜,所帶量級越來越少。下面共享一組理財類產品熱搜帶量數據,僅供參考。
注:數據根據眾多理財類做熱搜統計的一般數據,僅供參考!
熱搜榜操作成本大概在三萬以上,可以適當嘗試,由于到達位置無法保證,獲客成本也難能確定,存在一定冒險幾率。品牌詞初期建議規避(如果品牌詞內自帶行業詞可以使用,例如“妙資理財”)
套路三:[榜單]理財類榜單數據表現不佳
榜單流量正在被App Store內部其它曝光位稀釋,更多集中在搜索,占比高達65%;對于理財類更是如此。由于理財產品天生與錢關聯的屬性,用戶對此類產品的選擇更為慎重,多維度選擇高曝光產品或者選擇品牌度強的,產品用戶推薦更是高ROI的保障。
單獨操作榜單(這里指分類榜)成本略高,財務Top10,總榜大概Top150,刷榜成本在2萬左右,沖榜成本大概5萬-9萬之間;用戶新增數據不超過1000A。如果產品想測試榜單數據,可以通過機刷熱詞形式附帶測試榜單數據,目前機刷白號操作下載會對榜單產生相應影響。
注:當前財務免費榜排名第12位,榜單帶量日均不超過100A。
套路四:[關鍵詞]核心熱詞+長尾詞
理財類產品很多關鍵詞都是人為操作搜索下載導致關鍵詞熱度驟升,這些關鍵詞本身并不帶量,但在眾多CP的追逐下變得炙手可熱。如何判定關鍵詞熱度是否OK?看歷史熱度。
例1:理財神器
當前熱度9699,一年前熱度4900,歷史熱度呈過山車走勢;當機刷遇到技術故障,蘋果清理虛假熱度時,該詞熱度劇烈下滑。然而該詞操作至第一位,每天實際帶量不超過150A。
圖:“理財神器”歷史熱度走勢圖
例2:理財
當前熱度10328,歷史最低熱度8100+,不管行業技術蘋果如何處理,該詞熱度相對穩定。理財操作至第一位,帶量數據大概在300-600A之間。
圖:“理財”歷史熱度走勢圖
再回歸銅掌柜產品分析,操作模式是“單個大詞+諸多長尾詞”。理財排名第1-2位,眾多熱度在4600-5200在top3的位置;這種組合矩陣每天帶量數據大概在400-800A之間。
套路五:[評論]提升購買轉化率
曝光位帶來的是展示流量,并不是購買流量,目標用戶會在展示頁重點關注產品的圖片信息/文字信息/評論信息,根據這些信息決定自己最終要不要購買(下載)該產品。故在優化圖片/文字之后,尤其是版本更新后,重點優化評論,包括評論星級/數量/內容。
產品推廣期間,更多要甄別各個渠道/流量入口的獲客成本,前期可以允許自家產品測試,一旦數據OK,再選擇性價比高的獲客方式操作。自身也要不斷刷新對各個流量入口的認知,及時調整策略規劃。
#行業級難題,豈是我說一道二就能解決,上述分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交流!#
*本文作者文公子(微信:nokia0729)是一枚鮮肉型的ASO優化分析師,旨在APP運營交流,轉載需獲取本人的許可并注明來源。ASO專業交流平臺:文公子ASO公眾號(AppStoreOptim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