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屑以正常的心態去觀察社會上的萬象人物。
我不會以平靜的心情去欣賞那些人前一套背后一套某些人丑惡嘴臉。
十字路口車輛發生剮蹭,無責任方沒說什么,有責任一方反倒大喊大叫,好像誰的聲音大誰占理一樣。
公園里,幾顆果樹上,有人跌落下來受傷了,家人便把公園告上法庭,要求賠償。
工地上,偷拆鋼筋,墻倒了,壓到了偷拆者,家屬起訴工地,要求賠錢。
路上有人摔倒,別人去扶,家屬要求賠償,法院判決“不是你撞的,為什么要扶”。
怪事年年有,今年更不同。
我不堪設想那些借著疫情處處刁難別人,拿著雞毛當令箭,拿著麥秸稈稈當拐棍的得志小人。
我不以我的悲憤去瀏覽某些文章。某條,某度,某網,某音。
那些看著看著就隨著文章或者劇情被帶走了的感情波動。
某某地方出現了洪水過后瞞報淹死了多少人了;某某鄉鎮出現了高中低風險地區回家的孩子因信息不暢受阻了;某某國營企業領導者在某年月日開始倒賣原油了卻一直高喊年年虧損了;某某科技企業私分國家財產了的卻還一直占據教父地位的某柳某楊了。這些個嘴皮官司時不時占據屏幕。看著也不由得讓人義憤填膺。
有些據說是剛剛宣布為官方的通知,結果后來又被官方宣布為虛假信息的通知所代替了。看著不由得讓人不知所措。
有些互相討論卻永遠沒有結果的扯皮聊天打嘴仗,以及所謂研討一類的專題研討會議。
有些罵人的,互罵的,語言極其無聊不能入耳的自拍自嗨。看著、聽著不由得讓人心生厭惡,隨之一劃而過。
有些扭來扭去卻跟不上節奏的舞蹈,對口型,換臉等等。這些就更不屑一顧了。
我喜歡閱覽一些歷史故事,歷史解析,故地重游,實地考察等等。
我無以我的小人之腹度君子之志,我更無以貌似以自己陽光的心態去揣度別人的險惡用心。但黑的就是黑的,白的就是白的。是不能以任何個人意志為轉移的。
然而現實終歸是現實,你看與不看,覽與不覽,他們都是會出現的,有時越是不想看,出現的機會越是很多。
想起魯迅先生當年《吶喊》、《彷徨》、《自序》等等文章,面對如今的網絡社會,是不是又該“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了。
還是魯迅先生那句話“沉默呀沉默,不是在沉默中滅亡,就是在沉默中爆發”。
但愿能讓這些繁雜無味鬧劇自生自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