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書中成就人生
——讀《傅雷家書》有感
育才中學初二(15)班王奕涵
《傅雷家書》這本書主要記載了傅聰去國外學習的一段時間里,傅雷給他的一些書信,從種種信中,我知道了成就傅聰的原因——父母(尤其是父親)的關注和愛、對兒子不斷的鼓勵、對兒子成長道路上的指導。
文章的開篇就讓我看到了傅雷的愛子之情。傅聰走后的第二天,傅雷就十分想念兒子,就在這樣一種情境下,傅雷心中就有了矛盾思想。每一位父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并且更多地走向社會,走向更大的世界。但是真正到了那個時候,又是萬般的不舍,所以他才輾轉反復,十分想念兒子。? ?
傅雷對兒子的囑咐藏在字里行間之中,尤其是他特別注重兒子理論學術的學習,在鼓勵與支持兒子練琴的同時,不忘叮囑他注意學習的根本,做事的基本技巧要學會,這是傅雷教兒子學習的一大要點。讀到這里我會想到自己,我也學過琴,當時媽媽也是這樣教我練,不用盲目地一遍一遍練習,要學會發現事情根本的錯誤——從手法技藝上去改正,這一點讀時深有感觸。
? 傅雷善于因材施教,兒子喜愛藝術,他自己也會了解,并在書信中提出與兒子分享討論,同時結合兒子的水平,給兒子提出一些有用的建議。這一點不十分贊賞,在現代,說起來孩子與家長有代溝,那是因為雙方并沒有真正地去理解、了解對方的生活、興趣。沉迷于各自的事情,這當然會到這大家合不來的結果。讀了這本書后,我發現,我們應該多理解對方,這樣才有更多的共同話題,是家庭更加親。
? 當然傅雷對兒子并不只有不滿,也有贊美。在聽了兒子的錄音之后,傅雷時常會很滿意,從他對錄音的分析,客觀地評價中看出了他的贊賞,這樣他會鼓勵兒子更進一步,有更高的要求。這種教育方法在我看來十分合理,并且易于我們孩子接受。一方面對孩子有了很大的肯定,在這樣會使孩子更加有信心,在精神上支持了他們;一方面,合情合理的提出要求,也讓孩子在前進的道路上能夠找到方向,不走彎路。這樣,孩子們應該就會像傅聰一樣聽取父母的意見,更加努力。
書信中有一篇談的話題有所不同,這一篇讓我看到了傅雷也有母親的那種思想的人。傅雷對于已經不小了的兒子有許多教導,但是在感情這方面傅雷長話短說,沒有特別強調這個事情,只是以身說教,并且也換位思考,從兒子自身的角度出發與兒子說。而這個事情,他給兒子也留了很大很多的空間自己思考,自己決定。從這里我也看出了傅雷對兒子的信任與一定的尊重。
《傅雷家書》這本書,記錄了傅雷與兒子真實的交流,嚴肅又不失真情,從一些日常小事中說教,以小見大。讀了它,不僅了解了傅聰是如何成為一個著名的鋼琴家的,更讓我對自己的生活有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