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簡書看到一篇文章,作者說自己從不把自己的文章發到朋友圈,因為真正的寫作是孤獨的,朋友圈太過喧囂,眾多評論者也感同身受。有的認為熟人眼中無先知,只會招來嘲笑或嫉妒,有的認為文字記錄著自己真實的內心世界,把自己的文章放在朋友圈猶如赤裸裸地行走在熟人面前。對于陌生人反而容易打開心扉,可以任性地自由筆下生花,暢所欲言,肆無忌憚地酣暢淋漓。而我半年前突然心血來潮,把自己閑暇之余的一些矯情隨筆毫無顧忌地放到了朋友圈,不為博取別人的眼球,只為興趣而生。也許是我不把碼字奢望成一種事業,也就沒了莊重的孤獨寫作之態吧。
我自知自己才華平平,反應遲鈍,沉默寡言,但內心卻嘶吼澎湃,洶涌的表達欲頻頻過剩,荷爾德林曾說:人充滿勞績,然而詩意的棲息在大地上。平凡奔碌的我,偶爾的碼字只因執筆能取暖,焚字能療心,以此在這大地上獲得一點詩意的小怡情,僅此而已。在這個崇尚吃喝玩樂為人生樂趣的世界,我也曾想會不會被別人說文字水平那么低,也好意思發朋友圈顯擺,給別人留下矯情,裝逼的印象。也許是源于對文字的癡迷,也許是生活中親人的替我負重前行,讓我得以心靈的任性與自由。生命本也不是用來比較,而是用來完成,自認沒有理由為別人的目光而活,只想忠于內心,不管朋友圈還是實際生話,一如既往地做自己喜歡的事,所以我把自己碎碎念一樣的文字毫不知羞地發到了朋友圈,只為邀卑微也如我的你分享我生活的點滴。
我贊同低質量的社交不如高質量的獨處之說,所以我的朋友圈很小,就50個人,包括了親人,同事,好友,同學以及幾個未曾謀面的小編及圈中人。也許是圈中大多人和自己生活同頻道,也許出于對我禮貌性的鼓勵,圈中的“我是忠實的小讀者”“喜歡看你寫的文字”“好,已轉發”等,讓感性的我如沐春風般的舒暢,麻木已久的神經竟也春光明媚起來。這些朋友圈小小的鼓勵,成全了我陽光的自信,特別是圈中同事還特登錄我發表文章的本地公眾號里評論,讓我除了感動還有對這世界久違的心動,原來平淡若水之交永遠不缺乏真誠,混濁之世并非我想象的殘忍與悲情,我朋友圈的小世界也可以那么溫暖而美好。有的文章就為投稿而寫,本不想發朋友圈,結果第二天還是心癢難耐發了朋友圈,只為想和朋友圈一起成長在人生路上。
我只是個想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普通路人,對于我的文字,無論喜歡也罷,不喜歡也罷,從我的朋友圈路過,無論你駐足與否,我一樣感謝你的存在,有人說在這70億人的世上,人與人相遇的概率是0.00487,能相遇是緣份,我感恩每個能留在我朋友圈的人。每個生命個體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我不會跟隨你的步伐,你也不會留在我的世界不出發,只要你的朋友圈還能收到我點贊或看到我的朋友圈,我們都同行在人生路上,其實人海并不寬,此岸連著彼岸。“社會關系和心理關系,前者的繁華讓你不寂寞,后者的存在才讓你不孤獨”,前行路上,偶爾招呼,問候,攙扶,或默默關注,才不致活成孤獨患者的世界。
人生沒有不可能,改變永遠不嫌晚。碼字只是我的一個小愛好,放縱不羈的我不知自己來日又會丟下文字去癡心地愛好什么,但當下每個路過我朋友圈并為我駐足的你,照亮了我的一段人生路,已然令我感到生命的動力與幸福,我的世界因你的駐足而美麗。
朋友圈是一個小型劇場,生活是劇本,每一個你是演員,努力詮釋著生活的美好,贊嘆人生的美妙。有的人幸福得要秀一秀,而有的人幸福得沒時間秀,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世界,我們無法讓每個人都喜歡自己,每個人都有讓別人無法接受的部分,所以不要苛求別人,也不要埋怨自己。朋友圈只是人們精神世界的一部分,聽從本心,為自己而活便很好。
天空因為云朵而美麗,我的文字空間因每一個圈中人的路過而精彩,愿你我任性而自由地活著,這樣真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