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周開始了,每天又要家里單位兩頭兒跑了,滴滴和Uber的“共享”方式讓我們上下班更方便,也讓物流行業發生變化,我們物流是做什么的,我們就是要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我們不斷的探索車輛、倉庫、人力各方面的“共享”方式,所以今天作為物流人我們好好來聊一聊“共享經濟”。
其實“共享經濟”的話題在這兩年當中我們說的是不少的,說白了就是大家共同分享使用某種東西,提高使用率,優化資源配置,只不過在互聯網時代多了一個中間的平臺,大家都知道的是滴滴打車。其實早在1914年,洛杉磯就出現過類似“共享”自家汽車的模式,當時公共交通緊張,很多私家車主捎帶乘客出行,收5美分小費,1915年每天使用這樣出行方式的人已經超過15萬,后來因為營運混亂和政府管制這種方式就消失了。
康拉德.希爾頓為了維持生計,把自己家的土坯房改成家庭旅館,慢慢發展成了今天的希爾頓酒店,這是“共享經濟”的雛形。
20世紀英國中部和西南部的農村家庭,把閑置房間利用起來為客人提供住宿和早餐,用這部分收入貼補家用,民宿共享平臺Airbnb就是從這種方式得到啟發,聯系有空房的房主進行短租服務,在國內也有類似的平臺,比如說“小豬短租”。
“共享經濟”的方式已經在越來越多的領域被運用,金融行業的“P2P”平臺,服裝行業的“衣櫥共享”平臺,外賣行業的“眾包模式”等等。受“共享經濟”的影響,國內外物流行業也出現很多這種平臺。
在國內,為了降低車輛空駛率給物流行業帶來的成本,有超過200家 “車貨匹配”平臺,為貨主提供車源信息,為車主提供貨源信息,這是物流行業典型的“共享經濟”平臺。
在美國有一個叫Flexe的倉庫資源共享平臺,現在已經覆蓋了美國20個主要市場的80多個倉庫,要使用倉庫的人只要用這家公司的搜索引擎,就能快速找到符合要求的倉庫信息,比我們的百度精準靠譜多了。而倉庫出租者也只要提供一份自己倉庫的詳細資料,工作人員就會反饋報價,如果倉庫出租者接受報價,立馬就能將倉庫信息上傳,開展業務。
在紐約的Shipster是一個物流快運的“共享經濟”平臺,它們與所有大型物流機構——例如聯邦速遞、UPS、DHL進行合作,而且有一個100人左右的取件團隊,通過步行、單車、轎車、面包車和卡車等不同的方式取件,可以在20分鐘之內把所要托運的物品——無論是檔案文件還是家具全部打包好。它們自稱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把任何東西送到任何地方。
Uberrush已經在美國的多個城市上線同城快遞業務,用戶使用Uberrush發快遞,最近的司機就會接單把用戶要寄送的東西送出去,只是現在還不允許司機拉人的同時送貨。
現在國內的物流成本是國際行業平均成本的兩倍,相信在未來的某一天,咱們物流行業也能像出行領域一樣, 共享車輛、倉庫、人力等各種資源,真正的起到為我們的客戶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率的作用。
到底應該如何去共享?這樣的話題在我們物流行業里有很多大咖、專家和好朋友在探討,我們希望有更多的機會和大家一起多聊聊共享,如果在我們物流行業把共享經濟搞清楚搞明白了,我相信我們的商業模式會真正起到有價值的作用。
更多內容請關注公眾號:鈺見物流(wuliuyu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