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這是一名小學生的座右銘,他不斷用此來激勵自己,使自己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小學生、時代好少年。他的臉上總掛著自信的微笑,明亮的雙眸透著聰明,他先后獲得國家級榮譽2個,市級榮譽6個,區級榮譽3個,他就是江北區X小學X年級X班的陳冠宇同學,一個積極向上、神采奕奕的男孩,一位閃耀著智慧與堅韌光輝的未來之星。
一、不懼病魔挑戰,成就非凡童年
陳冠宇剛生下來半小時,就接到確診為腦癱的通知。當陳爸爸拿到確診的通知書后,立即將小冠宇送到重慶市兒科醫院住院治療。剛來到這個世界的他,就開始以病床為陣地,與腦癱病魔作斗爭。那時,能夠像正常的同齡孩子一樣說話、走路,就是小冠宇一家人最大的愿望。在一年的住院康復治療期間,小冠宇盡管還是不出襁褓的嬰兒,但是仍然在爸爸媽媽的耐心引導和醫生護士的細心呵護下,憑借著對健康生命的最原始的渴望,漸漸的戰勝了腦癱病魔,慢慢的各項身體指標達到了正常水平,完全可以和正常同齡孩子一樣蹣跚學步、呀呀學語了。現在,見過陳冠宇同學的老師、同學、朋友都不會想到,他小時候患過腦癱,因為在他的身上,早已沒有了腦癱患者任何的痕跡,取而代之的是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已經取得了區級以上榮譽近10個的優秀學生代表,在陳冠宇小小身板上體現出來的,是滿滿的智慧、健康、樂觀、勤奮與開朗。
二、踏實求學知真,苦練進入殿堂
戰勝了腦癱健康成長的陳冠宇,早早的開啟了“學霸”模式。他愛學習,勤思考、愛鉆研、求知欲強,有極強的獨立自主學習能力。記得讀X年級剛接觸寫作時,他的作文水平并不理想,但他沒有氣餒,暗暗地下定決心,要努力,再努力,一定要把作文水平提上去。為此,他利用別的同學玩耍的課余時間,苦讀名著經典,經常利用課間時間向老師和同學請教探討;在課堂上認認真真地聽講,思想從不開小差,積極思考和并將所思所想體現在自己的作文當中,即使沒有受到認可也堅持不懈;經過近一年時間的寫作踐行,他的作文水平得到快速提高,甚至讓老師都感到驚訝,漸漸地在江北區、重慶市甚至全國比賽中嶄露頭角。通過這段經歷,他也理解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句話的含義。他把這種學習勁頭也用到了別的學科上、用到了體育比賽上,廣泛學習、總結反思、堅持踐行,養成了獨立自主的學習、鍛煉習慣,德、智、體等各方面都呈現出質的提升和飛躍,他寫的作文,已經成為班上的范文,他的各門功課成績一直保持在年級前列,小小年紀就已經學會了編寫代碼程序。在完成學校要求的學業之外,他還積極參加各級組織的征文大賽、奧數比賽、運動會比賽,先后在全國級的作文大賽,市級的論文比賽、奧數競賽、棒壘球比賽,區級的征文比賽、智力運動會魔方比賽等大型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三、修學先修為人,處世先煉品德
家庭的教育傳統注重品德的培養,從事執法工作的爸爸身上折射出的責任感、奉獻精神讓他從小就受到了熏陶。他知道一個人要品性端正,自立自強是立身之本,他開始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素養和言行舉止規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熱愛祖國、孝敬父母、尊重師長、友愛同學”。他崇尚環保,力行低碳生活。家里雖然有車,但他從不主動要求開車接送。編程興趣班距家約有X米,他每次都要求走著過去,時間緊張就自己跑步上學。家里的廢舊紙箱、礦泉水瓶,陳冠宇不讓扔到垃圾箱,而是打包收集好,賣給回收人員,這樣既不污染環境,又能循環利用。他還是家里的低碳宣傳員,洗菜的水他澆花;洗衣服的水沖馬桶。他秉持儉以養德的優良傳統,讀過的經典名著、課外書籍,一直沒有扔,在學校舉辦“捐書行動”時,他積極寫信聯系,把這些書全部捐給了車田鄉貧困兒童。在好好學習的同時,他在生活上也堅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到自主自立,提高自己適應環境和獨立生活的能力。父母親工作都忙,為了不讓父母為他分心,他學會了做飯、淘米、抄菜、洗碗、擦地板、洗衣服等各種家務活,得到親戚鄰里、老師同學的一致夸贊。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現在的陳冠宇,正用自己的正直和善良為歌、熱心和寬容為曲,彈奏暖人心扉的歌;他正用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為筆、進取和奮發為墨,描摹充滿希望人生之畫的畫;他正用愛心、恒心、信心、誠心托起屬于他,也屬于大家的更加燦爛、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