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根鳥的故事緣于一場清晰可見的夢,這種夢境在文中至少出現了三次以上,在菊坡初夢時有些哀傷,卻很期盼,在米溪再夢時充滿凄美,有點遲疑,在鶯店又夢時富含柔美,愿望強烈。一個處在青春期的少年就在魂牽夢縈之間不斷向西,行走在追夢的路上。
? ? ? ? 追夢路上,根鳥或期盼,或蹣跚,或踉蹌,或掙扎,或沉淪,或醒悟,但他從未停止過追夢的腳步。他告別了汲取力量的菊坡,跋涉過迷茫孤獨的青塔,擺脫了禁錮自由的鬼谷,徘徊于溫暖安逸的米溪和糜爛享樂的鶯店,最后奔向了魂牽夢縈的大峽谷。
? ? ? ? 真乃是夢想豐滿,現實骨感,道路崎嶇。
? ? ? ? 我想從根鳥追夢路上的心路歷程,以及所經歷的風景,遇到的人與事和大家作一分享。
? ? (一)狂熱期:年少輕狂,無所畏懼
? ? ? ? 十四歲的根鳥自我意識已經萌發,他更關注自己內心世界和體驗,他渴望強有力,渴望有擔當,在山林狩獵的他是多么想靠自己的力量獲取獵物來證明自己的實力。
? ? ? 十四歲的根鳥,更向往大山外的世界,大山阻擋了他的視線,限制了他的想象,他想走出去,更確切地說,他想一飛沖天,追逐自己的夢想。
? ? ? ? 他守候了一天,一只沒有躲避他獵殺的白鷹倒在了他的槍口下,白鷹攜帶的十三歲紫煙求救布條促使根鳥毅然決然地告別生他養他十四年的家鄉——菊坡。
? ? ? ? 正是年少的輕狂與任性,讓他不去想道路到底有多長遠?生活到底有多艱辛?命運有時也會無常?他懷揣著童年的回憶,帶著父親的叮嚀與支持,從夢想的起點——菊坡出發,時時不忘給予他汲取力量的源泉,慰籍傷痛的港灣。
? ? ? (二)迷茫期:寂寞煩惱,人助佛助
? ? ? ? 在漫無盡頭的荒漠邊緣,根鳥出發的義無反顧被心虛力薄而取代,他就像荒漠上的枯草與荊棘一樣,無人問津,默默承受,此時的他多想有一個說話的人,有一個同行的人。
? ? ? ? 可是?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荒漠,人跡罕至,草木不生,唯有“孤煙”、“落日”才略顯生氣。 根鳥孤單一人,行在旅途,無人陪伴,內心孤獨而又迷茫。
? ? ? ? 途中偶遇“道不同向”的駝隊,他曾一度心安歡喜,向駝隊年齡相仿的少年傾吐心聲,哪知換來的是嘲諷的話語,異樣的目光,他的追夢行為被常人所不理解。相交一冬的伐木工“友”黃毛,他曾一度改變其最初印象,哪知換來的是身無分文,遍體鱗傷。
? ? ? ? 也許身處孤獨的人,渴求與人分享快樂和喜悅,急于與人訴說壓力和苦悶,否則就會莫名惆悵,有時不禁心灰意冷。
? ? ? ? 此時更需要結交志向相同,情趣相投,患難與共的朋友。哪怕是一句鼓勵的話語,滄桑老人“不管別人說什么,你只管走自己的路”的篤定;哪怕是一個真誠的舉動,板金先生“搭肩而行,病榻伺候”的慰籍扶助;哪怕是一個善意的眼神,小女孩清純的目光不摻任何雜質;哪怕是一點暗暗的幫助,伐木大叔抬木頭時肩上著力的偏袒;甚至會有佛助,老僧人一路當心的囑托,一匹有靈性白馬的禮贈。
? ? ? ? (三)低谷期:絕處逢生,心存希望
? ? ? ? 騎著白馬行在江邊的根鳥,耳邊不停地回響著江水的浩蕩之聲,時不時看到山坡上的一群羊,半山腰的一兩個村落,他和山那邊的人扯開嗓門回應著,排遣著無盡的寂寞。
? ? ? ? 當他看到騎著黑馬西行的長腳時,心里掩飾不住地興奮,終于碰到了一個“同路人”,根鳥僅僅“聽其言,觀其行”,卻沒有“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武斷地認為長腳是個易親近,豪爽,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的人。根鳥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地被長腳誘騙至峽谷,可見長腳其心之險,根鳥其心之純。
? ? ? ? 那封別樣的微微透出恐怖的信件,將根鳥引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峽谷,成了被奴役的礦工,開始了暗無天日的生活。
? ? ? ? 起初的根鳥失意痛苦,疲憊頹廢,痛定思痛后,根鳥選擇大家松弛,毫無戒備心的日子,早已謀劃的路線,一把火燒了紅珍珠,在獨眼老人善意的提醒,鼎力的幫襯,白馬的廝守與堅持下,最最關鍵的還是根鳥堅定的信念,周詳的計劃,過人的膽識,得力的措施,使其成功逃離了鬼谷。
? ? ? ? 追夢人生不可能是一馬平川,應該是跌宕起伏的。人處在低谷不可怕,可怕的是心智消磨,銳氣喪失,渾渾噩噩,不知所以,畏畏縮縮,一蹶不振,好像沉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最終連自我都消融了。
? ? ? ? 其實“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低谷時期也是考驗我們毅力和高度的時候,也是我們默默積蓄力量的時候。向前看,往前奔,張臂迎接,全身心感受,不僅能獲得成長與感悟,而且會出落得更堅強,更有力。
? ? (四)矛盾期:理想現實,焦灼彷徨
? ? ? ? 逃出鬼谷的根鳥,想起了菊坡,想起了家,惦念著父親,他情不自禁地調轉馬頭,直奔菊坡。病重的父親一邊驚喜,一邊責怪根鳥半途而廢。根鳥遵循父親的遺愿,點燃和父親遮日擋寒的茅屋后騎馬向西而行,此時的根鳥已經十七歲了。
? ? ? ? 十七歲的根鳥沐浴著大平原溫暖濕潤的風,遇見了讀完書回家的秋蔓,擱淺在了富饒美麗的平原小鎮米鄉——米溪,在這個可以停留視為溫暖家的地方,根鳥只需滿足現狀,享受幸福,可是紫煙和父親輪番入夢,紫煙艱難在冬雪中覓食,父親認為他心已迷亂,根鳥離開了戀戀不舍的米溪,繼續追尋他那美麗的山谷和凄美的紫煙。
? ? ? ? 根鳥馳騁于草原的深處,歌聲讓人心顫悠,他暫歇于鶯店這個放縱,墮落的小城,在這里,根鳥學會了縱欲,白天賭博,晚上喝酒,還逛戲園子,沉湎金枝唱戲時舉手投足,憐惜金枝與自己悲苦相當的身世,似乎忘記自己要去尋的夢,一時打消了西行的念頭。
? ? ? ? 青春期的根鳥,遇見了三個女孩,一為理想中的紫煙清純柔美,頻頻出現在夢境,如青煙般鳧鳧無形,無法觸及,根鳥滿懷愛慕之情;其余兩個為現實中的秋蔓和金枝,清晰如人,如枝如蔓般纏繞不絕,秋蔓清麗可人,家室殷實,根鳥頗有愛戀之心;金枝清婉迷人,善解人意,根鳥兼懷憐愛之感。
? ? ? ? 如果理想與現實就擺在我們面前,我們也許會糾結于是追尋夢想還是安守現實?想要追逐的夢想需忍受孤獨,歷經磨難,閱人無數,有時在追夢路上停滯不前或躊躇徘徊,堅定的腳步不容易。
? ? (五)統一期:思想堅定,悅納自我
? ? ? ? 當根鳥想要挽回丟失的東西,在米溪曾經的擁有和美好隨風而逝,他重返鶯店選擇了沉迷,甚至舍棄了他那有靈性的白馬。直到再次遇見如人生導師般的板金先生,看到他仍舊執著地追夢,即使在追夢途中逝去卻很安然,甚至堅信自己的孩子已經在追夢路上,同是追夢人的根鳥才幡然醒悟:開滿百合花的大峽谷是他的精神世界,紫煙是他人生的另一半。
? ? ? ? 他再一次背起行囊,繼續他的追夢旅程,根鳥最后到達了開滿百合花的大峽谷,看到了在空中飛翔的白鷹,卻沒有見到純真柔美的紫煙,也許,紫煙如其名一般輕而易散,悄然無形,內化于心。
? ? ? ? 根鳥的故事到此告一段落,每一個故事終點意味著下一段故事的開端,根鳥看則有根實則無根,他的追夢之旅還在繼續。
? ? ? ? 人生本就是一次始終在路上的旅程,既會遭遇人世間的冷漠和惡意,也會遇見人性中的溫情和美好,也會在現實和理想之間躊躇,重要的是不忘初心,奮勇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