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把你的手給我 D6-積極的養育 學而思 By 璇花香墨
養育孩子需要愛但也需要規矩,但是如何在愛與規矩輕松育兒呢?兩點要注意:
1. 父母如何看待規矩。規矩可以幫助孩子形成行為規范,為了讓孩子順應我們的節奏,孩子會各種抵制。
2. 規矩如何傳達給孩子。口號標語禁止效果不好。父母在扮演聞名警察時不能太過,早上起床時最好鬧鐘叫醒,盡量定早一些,讓孩子有一會貪睡的時間,讓鬧鐘代替父母的嘮叨。
家庭型事物指示標語性
除了嘮叨可以用家庭型事物指示標語性指示孩子, 如彭彭家 三 就代表進門三件事;
廈門大學學生實驗路口警示標語:不要橫穿馬路,違者罰款---效果最差的標語;美麗的人都不橫穿馬路。愛護城市人人有責--效果一般。你丑你橫穿---效果最好。禁止性標語最差,會帶來反效果,意味著對自由的剝奪,易遭到大家本能的反抗。家庭標語設置如:收拾好牙刷的寶貝帥帥的哦/哇,今天的作業好簡單,我是可以完成的哦,正向積極鼓勵提示。
孩子裝病
父母爭吵時裝病-壓力軀體化,應對方法:診斷病因,多看為什么會病?真的還是假的?
1)逃避責任型---考試/打爛東西時裝病,除了鼓勵孩子勇于承擔責任,適當的給到孩子一個不可避免的邏輯后果,豁免權不可以給。
2)害怕上學型--找到為什么在幼兒園有壓力;調整對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讓孩子覺得不去幼兒園就可以去游樂園,不上學還是要限制飲食限制活動限制娛樂等作息規律,不要讓孩子覺得不去幼兒園就很爽
3)尋求關注型
關注什么?物質還是精神,物質上不能滿足;精神上尋求關注是否是因為夫妻關系不好,不能影響孩子。如果只是尋求大家看他,也要給到延遲滿足,要讓孩子覺得不能因為這種病的方式得到關注。(給孩子吃苦藥)
孩子表現出無效率
拖拖拉拉,磨磨蹭蹭,孩子版拖延癥,這是反抗不屬于他們自己時間表的專制的有效武器, 其實孩子是不需要催促,如果事情是他想做想要參與的,那就給時間限制, 把守時的任務交給孩子,簡短做陳述,告訴孩子我們希望并且孩子也能夠做到守時這樣的正面預期。還有一點是畏難情緒:
1)畏難情緒:作業難度大,畏難情緒,看哪個知識點需要提升。
2) 畏難情緒體現在事情的長度上,需要把任務細分分解,做一小步就休息一下,階段性的像爬山一樣,爬一段有個提示離山頂有多遠。
最后一點是孩子也不在意邏輯后果,當你太過帶入也無效。孩子應當承擔的邏輯后果,比如作業沒帶被老師批評就要讓她自己去扛,要不然只能爸媽一輩子嘮嘮叨叨。
吃早飯不要嘮叨,講大道理
避免災難性語言,對抗性情緒,避免講大道理,孩子抱怨講絕對性語言:你從來/就是/永遠。。爸爸媽媽不要被孩子的語言激起內心的小人就一定要說服孩子,批評孩子忘恩負義,問自己為什么這么大火氣,孩子想干嘛,見招拆招,幽默一點,那么孩子排山倒海的情緒猶如擊到棉花上。
孩子系鞋帶
系鞋帶與負責任 聯系在一起,把整潔置于玩耍之上---〉如果能用少量金錢和精力解決的問題就不要浪費時間在上面。就如不喜歡吃西蘭花就是不愛父母。學會抓大放小。我們非要孩子干什么孩子就不干什么的時候,我們戰勝不了的是自己,戰勝不了的是我居然不能讓你聽話那個的小小的認知,如果你覺得你的尊嚴好像不是非要讓孩子聽話才能夠表現出來的話,那其實真是沒什么的啊,加一點幽默感把自己放下會減少很多的爭端。
小小的事情不要放大,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真的不至于!所以把孩子忘了的東西遞給孩子不要說教孩子健忘/不負責任;孩子上學之前不要給他一連串的忠告,這有點像告訴孩子學校有很多陷阱,很危險啊,你要注意這注意那,會給孩子太多壓力,就只是簡單的說:孩子去吧!不要嘮叨,全然托付信任,給到孩子信任,孩子會自己肩負起責任。
父母如何過自己的生活不需要孩子的批準和同意 ,不要譴責孩子的恐懼也不要服從孩子的愿望,我們需要各自負起自己的責任。
安吉麗娜.朱莉育兒 : 大膽/放手/無架子/放松/幽默感。碰到事情時開個玩笑,有時候講道理無意義,會耗費很多親子時光。而且孩子之間不用比,自己吃就好,要不然孩子會活的很慌張。 可以跟爸爸媽媽比一比,爸爸媽媽示弱下,不要跟陌生孩子比較。
當孩子小的時候,我們常常在說:“慢慢走,小心跌跤”“慢慢吃,小心噎著” 然后現在卻變成了各種急切而不容置疑的催促,殊不知在競爭焦慮氛圍中成長,并時刻被迫進入競爭軌道的孩子,
更容易出現無力感、自卑感和心理失衡。
看到這段話還有媽媽之歌視頻深深反思,我多么像這個視頻中嘮叨的媽媽,從早嘮叨到晚,每天從娃起床到上學的這一段時間,是我最抓狂的一陣,鬧鐘沒有訂,有時候睡到7點還在睡,就自己叫醒,叫醒了第一件事是問媽媽今天上學嗎?一說上學就各種不開心,然后安撫,好了以后挑衣服,能挑20分鐘,然后起床后不主動洗臉刷牙不主動吃飯,就一直玩玩,面對這樣的拖延娃,我還要上班,每天感覺真的就猶如打仗一般,替她穿衣服,喂她吃飯,幫她洗臉刷牙,然后送到學校,路上還在嘮叨,今天要遲到了,到學校怎樣怎樣,然后我再飛一般的奔向公司。以后我打算:提前一天把衣服選好,選好了必須不能再改,早上6:50鬧鐘叫醒,可以是音樂聲,然后可以賴10分鐘,然后沙漏計時(10分鐘自己把衣服穿好,5分鐘洗臉刷牙,20分鐘吃飯自己努力吃)中間任何自主的做事都給到大大的鼓勵,獎勵朵拉幣2元,朵拉幣積攢到一定數量可以兌換自己想要的禮物,如果不愿意主動去做,不嘮叨不指責說不聽話,尊重孩子,用家庭環境標識提醒如:會自己穿衣的小花寶美美的哦!你的牙洗白白了嗎?你的臉洗白白了嗎? 會自己吃飯的寶寶棒棒的吆!針對每天早上上幼兒園有情緒的情況,我問小花為什么不愿意上學,她說在學校里見不到媽媽,每次家長日我去幼兒園,寶貝都要抓住我的手,也許是我們給她的安全感不足,也許是有一些焦慮,從此以后不再催促給她一種競爭的焦慮,上學路上不再嘮叨叮囑這叮囑那,就簡單說:去吧!全然托付信任,然后定期跟老師聊聊在學校表現,幼兒園的壓力,內心有一份安全感才會更好的去面對外界的一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