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亞馬遜賣家有沒有問過自己這個問題:“我應該備多少貨?這樣備貨會不會太多或是太少……”,決定產品采購數量很重要,賣家不應輕視。
對上述問題,賣家應該采購的產品數量,要根據不同的情況有所區別。首先,先來看下采購產品時,賣家需要考慮的問題。
在亞馬遜上清空一件產品的庫存需要花多長的時間?
這可能很難決定,但賣家要試著預計庫存產品需要多長時間才能銷售出去,這很重要。
Jungle Scout生成了一張圖表,賣家可以借此預測清理各品類產品庫存所需時間:
上圖中,Jungle Scout預計了亞馬遜暢銷品類每20天、10天、1天或每周能售出的產品數量。
其他賣家已經有多少庫存?
既然賣家已經大概知道亞馬遜上1天或1周可以賣出多少產品,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看現在其他賣家在賣的產品有多少?
賣家可以利用工具(比如How ManyExtension),了解目前所有賣家某種產品的庫存量,同時還要再加上buy box賣家的庫存。
接下來就是算出3個月內將售出的產品數量,減去其他賣家的庫存量,就可以看自己能賣出多少。
雖然方法可能不是很科學,但卻是在采購產品前,看市場競爭情況的好方式。
采購正常價格或清倉產品時,賣家listing很有可能飽和。
庫存補貨問題
賣家要是能采購正常價格產品,并采購一部分、測試市場并補貨,這樣是不是就完美了。為了測試新的可補貨產品,賣家可以先拿一個月的貨。如果一個月的貨都賣完了,產品詳情還是不變,就可以采購3個月的庫存了。
斷貨產品
如果賣家采購斷貨產品,可以采購一些自己可以控制的產品。
斷貨產品最大的特點在于,產品一旦賣完了,就不能再拿到貨。而且從長遠來看,斷貨產品,產品價格將上升,而不是下降。
什么時候賣家可以采購大量的產品轉售?
以下3種情況下,賣家可以讓產品采購數量接近實際銷量:
·私有標簽產品;
·直接從制造商那里購買產品;
·清倉處理的斷貨產品。
當訂購私有標簽產品時,賣家會根據過去銷量,決定這次要采購多少。
因此,如果上個月賣家賣出了100件產品,那么下次就可以采購300件,這樣賣家就有3個月的庫存了。這讓賣家有足夠的庫存,能更好地適應市場的變化。
如果產品銷售的非常快,賣家也有時間在產品賣光之前采購更多產品。
即使滯銷,賣家手上的庫存也不會太多。批發產品也是一樣。
有時候,賣家會從清倉甩賣商店購買大量的產品。
研究發現,當產品斷貨時,產品價格會上升。并且隨著商店斷貨,賣家數量將減少。
如果賣家采購的產品還有幾百多件,那么可以在全部購進之前,測試一下產品市場。例如賣家可以采購10件左右,如果產品很快就賣出去了,那就可以采購更多產品了。
但這一策略僅限賣家對采購的產品非常自信,而且熟知亞馬遜平臺如何運作。
好啦,這一期的亞馬遜就講到這了,如果你由有關于跨境電商的問題不知的怎么解決的話,可以去麥言社區。未經允許私自轉載或未按要求注明原創信息,我們保留追究責任的權利。
(麥言社區/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