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未出團,就有導游傳回消息:冷!于是出發(fā)前我們約定捎上薄款羽絨服。
乍到新疆,沒感受到溫度有多大變化,倒是被“落日″驚著了。第一個景點,進去時已是20:30,還能玩?玩到近22:00還有夕陽!于是在新疆,這群老娘們也每個晚上都過24:00點才睡覺。
晚上十點
去禾木村時,我穿得最厚,因為早起在草場玩,穿毛衣被凍透了,于是沖鋒衣內膽罩上。離開禾木村時,豆大雨點砸在車窗上,刮的飛強勁陰冷,那些游人們,在溫度驟降時,可有保暖衣物?
游完喀納期回程第二天,傳來消息:喀納斯冰雹!我們備的羽絨服就是為喀納斯,然而我們去的當天,天氣尚好,我一件毛衣披肩足夠了!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新疆只要開始日照,氣溫就升高,沒有太陽溫度就低下去。以前教材上的“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終于親身體驗一次。
要去火焰山時,我們的裝扮很為難——又要涼快,又要防曬。因為火焰山地表溫度能到80攝氏度,能煎熟雞蛋!我們在山腳確實看到賣雞蛋的,但沒人買,因為天正下著雨,涼爽的很!所以我們才得以悠閑拍照,導游說平時大家5分鐘就撤出去,太悶熱受不了!導游要發(fā)個朋友圈,司機夫婦也下車拍照留念——火焰山下雨,難得!
火焰山的豬八戒
整個新疆年降水量18mm,所以下雨難得。吐魯蕃可見“晾房",除了頂部四面均蜂窩狀,葡萄干在此處“曬"成,因為氣溫高,干燥!
如此少雨的地方,在吐魯番卻成片葡萄園,灌溉用水依賴″坎兒井″,豐富的雪山融水,在地下匯集再被汲取……一面佩服前人的智慧,一面感恩前人的辛苦付出!
坎兒井
本預測挨凍的地方沒凍著,本預測高溫的地方沒熱壞,大家感慨好運氣。然,若冷,若熱,也會歡喜面對,難得的經歷。
從烏魯木齊離開的早上,送我們的司機說晚上溫度是8度,等我們到達濟南,坐在空調的候車室里,同行的一位同事,邊讓我們吃馕邊擦滿臉的汗……
熱情的濰坊,也用中伏歡迎我們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