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寫呀寫,沒有留意到如今已經是2017年底了。轉眼間,2008年那個舉國歡慶的奧運會已經過去了快十年了。
2017年,像是宿命的一年。回過頭看,不敢相信自己做了那么多讓我無悔、偶爾想起來會覺得有點瘋狂的事。
我開始規范了自己的閱讀習慣。每天堅持寫了讀書筆記,每個星期會寫上一篇讀后感。無論文筆如何,終究會越來越好的不是嗎?重要的是,我終于開始了。一開始是因為參加了扇貝小組的讀書會,第一期讀書會結束之后,應幾個朋友的約,我們創建了自己的線上讀書會。
十個星期為期,每日讀書筆記分享,每周完成一篇讀后感。慶幸早一天開始了規范自己,讓我今年讀了不少好書。然而不曾想,走到最后的只剩三個人,包括我在內。我為他們感到驕傲,卻也為中途因種種原因離開的人感到遺憾。來年繼續加入我們吧,這次希望終點處你我都在。
我開始有意識地為愛自己和我愛的人準備驚喜了。首當其沖的是家人。求學路的開始其實是離開他們的伊始,只是當時年紀小,并不知離別的意義,只顧著自己展翅而飛。初中到大學,一直過著住校的生活,和家人相聚的時間就從一月一次,變成了一年兩次,甚至是一年一次。再后來,一個人到了陌生的城市工作和生活,回家的機會就越來越少了。
上半年看了本書,叫《最好的告別》。看完之后突然間意識到父母逐漸老去,我卻已到了該為人妻的年齡。想到這里,不禁心傷。希望你的覺悟沒有比我晚。
其次,是愛人。我們自詡是成熟的成年人,有自己的思想和獨立的靈魂。希望他能撐起自己的天空,卻又不希望他一個人去撐起來。如果他的靈魂能在疲憊的時候找到停泊的港灣,我想那必定是上天待我不薄。于是我拾起了紙筆,每天給他寫個向上的勇氣和動力。
最后是自己。我給自己準備了幾個禮物,第一個就是給自己“放了個假”:從穩定的全職工作轉為了兼職。剛開始薪資明顯減少了,但是沒有了需要必須按點到的上班時間點,我有了充足的獨處時間。利用這些時間,我把一直想讀的書給讀了,把一直想做的事給做了,花了大量的時間輸入,給自己充電......
說到充電,今年除了扇貝這個軟件又繼續了一年的學習外,我試了其他的學習方式。比如,試用了英語流利說,然而就堅持了兩個月。軟件的確是不錯,但是打卡機制對我來說有點難融合,明年可以再試試。參加了薄荷閱讀原文書的活動,100天讀完了3本原著,結合講義,對文章了解得更透徹。不過因為時間較短,所以原文書全是精編版,于是我在網上自己買了原文書,重新閱讀。閱讀,真的是一種享受。我還試著每天看一點語法書,選的書是賴世雄的,只是有些說法覺得太過繁瑣,看到一半就棄了。接著,就是現在正在嘗試的聽力筆記整理。
從小老師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只是很少人會這么費力真的靠這樣的方式去記知識點。我只是想試試看,整理好了之后發現自己對詞的把控更精準了,這點讓我感觸很深,希望能堅持下去。
再后來發現,雖說轉了兼職之后固定收入減少了,但是我剩下的時間可以開始做點我想嘗試的“兼職”了。
我首先嘗試的是做線上銷售。聽起來像微商,但是又不太像微商。微商有團隊,我沒有。因為賣的是護膚品和藥品,我自己在課余時間做了很多關于護膚知識和藥理知識的功課,大圣有時候開玩笑說我快要比他還專業了。
護膚對于女孩子來說,似乎是件尋常事,對于我來說可不是。我就是傳說中那個專注內在,而忘了外在的人。外表有時候會成為一個人的武器,我不需要它成為我的武器,能為我的內在美錦上添花就行。
后來漸漸就基本有了固定的客源,還有了忠實的客戶,這樣的成就感并不亞于教學給我帶來的愉悅。
翻譯是我的第二個嘗試。這個翻譯是在一個網站做的在線翻譯,因為不限時長,還能任意選擇翻譯類型,隨時可以交稿,在讀大學的時候老師就建議我們可以做一下積累經驗,另外也可以提升我們的專業技能。大二以后學業繁忙我就停了,一直到今年9月份,才重新撿起來。雖然一個月能拿到的稿費并不多,但是大膽嘗試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完整的自我教育再學習的過程,我收獲很多,相信會越做越好的。
第三個嘗試是寫作。說來也奇怪,雖說大學選的專業是英語教育,但是從小到大我的強項卻是語文的寫作。真是應了那句老話:你熱愛的,未必是你最擅長的。我為英語兢兢業業這么多年,然而英語似乎并不為所動。注冊簡書的初衷只是為了整理知識點,后來干脆在上面發布讀書筆記,后來就一發不可收拾了。重拾寫作的樂趣,讓我仿佛回到了那個可以以筆明志的時代。
最后一個嘗試,其實是我最先開始的、也是對我個人來說最大的嘗試——線上授課。我有18個特別的學生,她們都是清一色的全職媽媽,她們來自天南海北,沒有一個是我一年能見上一次面的。比較有趣的是,這18個學生里,只有3個學生與我是認識的,其他人都是后面陸陸續續加入的。我還沒有做過別人的妻子,更沒有當過媽媽,但是因為她們,我在這半年多的時間里聽遍了各式各樣的婆媳關系,也看遍了全職媽媽們和丈夫之間的矛盾和不安。
起初是其中一個媽媽看到了我每天用扇貝的打卡記錄,試探性地問我:“你說,像我這樣英語基礎都還給老師了的年紀,學英語還能學得會嗎?”當時的她經常充滿了怨氣,我想或許讓她的生活里多了一些除了家庭以外能讓她想到為之努力的東西,也未嘗不是件好事。
為了鼓勵她,我給自己挖了一個巨大的坑“我來教你吧!”
后來,她拉了另外兩個認識的朋友一起加入,再接著,就越來越多了。一直到18個,我威脅她們再加入新人我就跑路了,這才罷休。
這個秘密的學習小組斷斷續續執行了半年多,上課頻率大概是一周一次,時間不固定,因為有些媽媽孩子年紀還小,能統一時間上課已經非常不容易。上課的時長有時候長,有時候短,上課的內容也不一定。教完音標以后,有時教她們怎么記單詞,有時講語法,有時干脆做個影視分享。上課的地點也不固定,有時候在家里,有時候在我下班回家的路上,有一次我甚至跑到了公園里。
她們提過要給我付課時費,雖說老師是個清苦的活,但是想起了初衷,我只是想幫她一把,只是后來這個“她”變成了“她們”而已,但是初衷沒有變,于是我沒有收任何費用。她們是一群普通的家庭主婦,我也知道自己的這個舉動無法改變他們的生活和人生軌跡,只是如果你還能學習,說明你的生活也沒有多壞。有抱怨的時間,不如像她們這樣給自己找個出路。
后來我們的課就越上越少了,但是直到今天,我們仍然在堅持。我從未在朋友圈、空間或微博等任何公開的平臺分享過她們的點滴,因為我知道,對于她們來說,有時候不被關注的努力更讓她們安心。
我仍然感謝自己當初下定了決心,因為這樣我才敢于去嘗試了對我來說全新的東西。如果你覺得自己在職,工作生活都很忙碌,沒有時間,不如聽聽我的建議。
1.減少其他不必要的時間。這個時間大多數是玩手機的時間。回憶一下打開手機你第一時間要打開的app是什么?查看朋友圈更新?微博?空間?微信群?如果以上都對號入座了,說明你也不是很忙嘛~
2.提高工作或學習效率。我并不欣賞那種把工作帶回家的人,除非工作量超大,不然只能說明別人能在8小時之內處理好工作,而你還不行。以前聽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你連8小時的工作生活都處理不好,你憑什么覺得你能處理好你的人生?”雖然這話有以偏概全的嫌疑,但是它的確讓我反省過自己的工作效率是否不夠高。
那么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我是這樣去嘗試的:1.學會規劃:列清單。把要做的事按輕重緩急列出清單,完成一項打勾或者劃掉,一天過去了若未完成就標上完成的進度,到了晚上甚至還可以花幾分鐘的時候想一下改進措施。我的第一份工作,老板要求我們每天要交工作小結,剛開始我也覺得非常麻煩,但是后來發現對我個人幫助非常大,于是就一直把這個習慣延續到了現在。2.學會如何高效做事,做事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你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書,利用現有資源,最重要的是要從現在開始動起來,并且不斷改進。
我不是個勵志的人,但我希望自己能找到更優秀的自己。
人生的痛苦之處對我來說就在于,苦苦找尋答案而不得其所。在找尋答案的過程中,有時有同伴隨行,有時你們要分開,漸漸我也習慣了告別。既然已經開始了,不如就好好繼續下去。
明年會更好嗎?我覺得明天就會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