聿爾一個人在家待得時間久了,就會感覺煩悶,很想找投緣的人相聚。
有一個茶舍很好,“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聿爾與那里的主人只接觸過兩三次,但很投緣。為了解悶,下午聿爾就去了這個讓她感覺舒適的所在。
說是茶舍,其實也是女主人的住房,與一般茶舍有別。大約200平米的空間十分通透,客廳、書房、陽臺、餐廳毫無阻隔地連接在一起。純色淡黃墻壁、淺咖天花板、淺咖木地板,三者渾然一體,使房子空闊而舒適。
客廳中央是很長的條形茶桌,淺灰色臺布上擺著干凈整潔的茶具。茶桌兩旁是兩溜木制圓形椅。這是客人喝茶的區(qū)域。
書房很寬敞。幾幅書法作品與滿滿一面墻的書,使茶舍文化氛圍十足。來到這里的人會有一種坐下來讀一會兒書的沖動。同色系的書桌、木椅就擺放在那兒。
客廳與陽臺之間垂下來的一溜半截似有非有的竹簾,陽臺玻璃窗前半遮半掩的白色紗簾,使陽臺這個小小的空間別具一格!這里是小聚也是小憩的空間———小的書架前有單人小沙發(fā),夠兩個人席地而坐的棕色方墊中間是紅色小茶臺。這兒空間雖小卻古色古香雅致十足。
敞開的餐廳與客廳、陽臺幾乎在一條直線上。從陽臺一眼望過去,可見餐廳全貌。餐廳面積不大,一應用具簡潔有序。
茶舍在一層,窗外正好是綠意盎然的樹蔭,給茶舍增添了幾許清涼、寧靜與意趣。
從茶舍的風格便知女主人的品味。聿爾與女主人很投緣。她每次來到這里,都有一種洗去塵勞的輕松!
今天下午茶舍十分安靜,沒有茶客。聿爾與女主人聊得很開心,也很自在———彼此欣賞了對方的一角精神領地,獲益匪淺!聿爾覺得她們應該是靈魂可以靠得更近的一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