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巴里坤,一個四面環山,水草豐盛之地,4月中旬,春風還是沒有渡到玉門關外,相比看山看海的大理,其實這里的自然資源毫不遜色。
這是個6月也會飄雪的地方,冬季更是被極寒和大雪覆蓋,是漫長的冬季,遙遙的路途,讓它沒有成為旅人們趨之若鶩的避世圣地。
這個季節,沒有看到讓人連綿的綠色,老公說這里有一種叫一點紅的鳥,叫聲特別好聽,他多年前,去山里,想捕捉一只,只是才到山腳下,草已齊脖,突然就被一種不確定的危險感包圍,放棄了捉鳥兒計劃,速速退去。
這里有很多古跡,6000多年前人類就在此地繁衍生息,西漢時這里就屬于西域都護府的轄地,唐朝這里被稱作蒲類,古絲綢之路進入新疆的第一個要地,歲月更替,它一直是中原政權轄控西域的政經文軍通之中心。到了清朝,平定準葛爾叛亂的時候,這里也是指揮部,后來迪化也就是烏魯木齊建立市,這里在北疆的地位才逐步被取代。
巴里坤文化也是多樣融合薈萃,從城池、廟宇等遺跡中可以看出這里漢文化的統治地位。
夜晚的巴里坤縣城,安靜,街道空空,與白日里氣溫相差很大,空氣依然清爽至極,抬頭望見夜闌星稀……一碗香香的野蘑菇湯飯下肚,比起白天吃的巴里坤名菜羊肉燜餅,更讓人回味和喜愛。
在要下大雨的上午來到巴里坤湖的邊上,湖水已經完全融化,湖邊還有未融化的積雪,風很涼,很硬,各種大地融動后散發出來的氣味混合著,撲面而來……我們沒有過多停留。
巴里坤的水很甜,據說富含鍶,泡的茶很嫩口,在湖邊的冷風里喝了一口。全身立刻暖和過來。
我們來的匆匆,沒有能享受到夏日“鷹”飛草“長”的美好,沒在哈薩克氈房里喝一杯奶茶……
等夏日來臨,我們再來,看看這雪山,這草原,這海子!
圖片發自簡書App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