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致勃勃地跟朋友討論十一去哪玩的話題,鎖定云南,一核算,朋友說****元就可以玩得很美,我說貴,一個月的工資6天就這樣浪出去了,隨后發了個哭的表情。接著就看到了這句“你都畢業五年了,不至于吧!”聽到這話,有一種想立馬找個地縫鉆進去的沖動。
是的,畢業五年!畢業五年應該是什么樣子,大抵不該是這個樣子吧!但是生活在這個美其名曰文化古都,實則勞動力可不像出土文物那樣值錢的城市,非名校、非熱門專業,看看周圍,同等學歷、同時畢業、相似行業,但凡靠自己努力一步步往前走的人可能有的還不如你,面對這樣的問題能說什么,可能只剩一陣深思了。
別人覺得你應該已經過得光鮮亮麗,沒曾想你依然掙扎在苦逼的基準線上。這個問題怎么破,大概只有往回望,也許能有答案。
有的人天生就有好命,比如我一個表妹,剛畢業那會還在發愁要找什么工作,因為他們專業去沿海城市都是進工廠,環境嘈雜不適合女孩子,她就讓我幫她留意在古都找份工作,當時我還勸她古都平均工資都很低,而且大多公司規模小、不正規,讓她做好心理準備。當時想著她高中化學不錯,想到我一高中同學好像是在一家圖書出版公司,就打聽了下,剛好人家需要化學學科編輯!就這樣,她沒投一份簡歷、沒跑一場招聘會,通過我朋友引薦,很順利就找到了人生第一份工作,更重要的是薪水還不錯。
那么,我就沒有我表妹那樣的好命了,記得剛畢業那會從學習怎么寫簡歷、學習面試技巧到跑招聘會、上網投簡歷各個環節都親力親為,沒有一個可以幫助和點撥我的人。其中的艱辛找過工作的人應該都知道,剛好還是酷暑夏天,其實這些都不是事,最主要的是領略了古都各大公司的概況——規模小、不正規、薪水普遍很低,簡直是壓榨廉價勞動力,但是整體市場就這樣,你能奈何?當時就在想,自己確實剛畢業,沒經驗、沒閱歷,只要能給我學習的機會就萬幸了。出于我們是師范類專業,于是乎就找到了一份培訓機構代課的工作。懷著忐忑的心情就去了,去了之后發現這家機構也就剛剛起步,對員工除了基本的底薪之外沒有其他任何保障,而且員工也都是清一色應屆畢業生。培訓機構都是靠給學生補習獲得盈利,去到這半年內,我們所有年輕老師一起學習、一起進步,備課、講課,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就等著有一天能沖鋒上陣。結果半年過去了,平均帶過的學生每人不超過兩個,原因是很多家長認為我們都太年輕不放心能教好,所以很多老師不得不從幾大名校高薪聘請。這份工作終于在年底的時候被我們一眾五人草草收場了,最終選擇了一起離開……
由于第一份工作并沒有積累多少實踐的經驗,依然作為職場菜鳥的我接下來的工作經歷可以說還是一把辛酸淚,但是值得慶幸的是我找到了自己喜愛的行業,編輯!輾轉多個雜志社,財經類、文化類、商業類,從剛開始對編輯行業的不了解,對雜志運營模式的陌生,到一步步深入,學會了一本雜志怎么從無到有,怎么尋找策劃亮點,怎么寫商業軟文,怎么寫高逼格的文化稿,第一次采訪的戰戰兢兢、第一次外出采風的興奮激動,如今都歷歷在目,遇到了一群純粹的文藝青年,開拓了自己的視野,明白了原來生活真的不只眼前的茍且,還有一群人是為詩和遠方的田野而活著。遇到他們是我至今為止覺得最大的財富!由于各方面能力的提升,換到第二個雜志社的時候工資已經有所提升,當時就懷著感恩的心情,覺得跟一群文化人在一起,工作都變得神圣起來了。可是,好景不長,不曾想老板別看他表面布衣青衫一副吃齋念佛的出世模樣,實則是一個到處玩政策擦邊球非法融資的貨色,一家走傳統文化風格的高雅會所、一本高逼格宣揚道家傳統文化的雜志,就這樣,毀于他的鋃鐺入獄!還欠了我們三個月工資以及一大幫老爺爺老奶奶的命家錢!真是人生處處都是坑啊,走過最長的路就是老板的套路~接下來的一個月我們懷著激憤和不平還演繹了一番“秋菊打官司”,其中劇情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現實總是讓我們在曙光和黑暗之間徘徊,總歸還是被司法機關的執行力而重重地打回現實!
五年經歷的太多,五年好像又轉眼就到,經歷了太多的艱辛、波折、不順和逆境,但是往好了想,自己一直也處于曲折式上升的狀態,就拿現在的薪水同剛畢業那會來比,還是能看到自己明顯的成長的。因為薪水漲幅的背后肯定是這么多年能力的提升和職場經驗的積累在做支撐,這是一定的,常常說考驗自己當下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自己丟給市場,讓市場去評價,這是最客觀的。
我想說,五年的職場磨礪可能會成為你參與市場競爭無堅不摧的鎧甲,也有可能是你與當下剛畢業年輕人比較相形見絀的軟肋,就看你五年是怎么利用的。聽到“才畢業五年你就這么牛逼”這樣的話總比聽到“你畢業五年了,不至于這樣吧”要順耳很多。所以,當下畢業不到五年的你們,抓住當下是最現實的,充實自己方面的能力這是給你們最質樸的忠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