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接到一個任務,幫助單位同事修改一篇發言稿。發言時間6分鐘,按照本人的語速,應該在1800-1900字之間。
接到任務后,第一反映 ,這個發言很重要:公司6年以來召開的一次科技大會,同事作為將要受到表彰的突出貢獻者代表做大會發言,我認為非常重要。
從昨天帶現在,我的腦子在不停的運轉,給發言人畫像——他是什么樣子的人?他在工作中發揮了什么作用?他創造了什么價值?他與別人有什么不同。盡管與同事共事13年了,對他本人也算是了解,原來也寫過他的事跡材料,但是他的發言材料還是第一次寫。我拿著他本人的稿子念了幾遍,總覺得他太謙虛了,干了那么多工作,都沒有寫出來,就一個成果展示,還展示的不全。
不行,我還是找外援,有的說:好的,我先看看。好吧,我的時間以分鐘計算,不停地在心里催他;有的說:挺好的,就這樣吧。不行,我看不過眼,算了,這個外援在對付我,舍棄;有的說,晚上我看看的,需要時間呀。我的丫丫,我還需要時間能,能用腦子先整合一下嗎?
雖然找了外援,但是,我還是心里著急,自己修改了一稿又一稿,每稿出來,我就傳給辦公室同事和發言人本人,征求意見,自己再念,不行,重來,再一稿,至少修改了5遍以上了,但是還不滿意,好在是在電腦前,不用我手寫,要不然慘死了。
對待工作,我真是成了天大的事情,姑娘答應要跟孩子去天津口腔醫院拆線,算了,自己做車去吧;到現在座的時間久了,脖子和腰都有點不舒服的感覺了,還是稍加活動一下,馬上又敲起字來。
記得剛到機關不久,我的領導要求寫一篇宣傳稿件,轉天一上班,問我寫完了嗎?我說明天寫呢?為什么,不趕緊寫,那個時候,是手寫呀,一個字一個字的寫,再說也沒有要求什么時間出來呀?領導告訴我說,安排的工作要在24小時內完成,知道嗎?不知,也沒有人說呀,他說這個規則,潛規則。好吧,到現在我成為一個小頭頭了,我也這樣要求下屬,24小時復命制。剛開始帶一個80后的小伙子,對待他的拖延癥,我就拉著椅子坐在他身邊,陪著他座了一個通宵,直到完成交辦的任務。他心里是不是恨透了我,不知道,我也猜不到,反正他總是說,怎么那么著急干活呀。強迫癥,恐懼癥,都有吧,怕自己出錯誤,怕自己干不好,怕別人說。
現在都50歲了,還這種作風,我的脖子呀,感覺頭有點重,減肥從頭部開始吧。
6分鐘的稿子,我折騰了6個多小時,還不滿意,我已經將修改的兩個版本穿給本人了,請他自己下挖掘一下。但我的心里還是著急,時間呀,明天還知道有什么事情,為什么寫出來的東西,自己都不滿意呢?
還是多看書,學習吧,書到用時方恨少,肚子里面墨水少,寫出來的文章平淡無味。
現在,我覺得自己不是怕的問題了,而是覺得,我是形象我負責,經我手的活,是我的形象,本來歲數大,歲月都刻在了臉上,再不注意形象,我就要崩潰了。
還是好好干活吧,寫到這里,我還是認定自己是認真的,負責任的,這是一種態度,無論結果如何,我就要準備自己做到最好。
繼續修改,首先讓自己滿意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