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夏蟲不可語_D ? ? ? ? ? ? ? ?圖?| 源自網絡
當你認真思考人際關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兒時,腦子里會浮現出哪三個詞?
我想答案會五彩繽紛,也一定有人會和我一樣說,從未想過。
松浦先生給出了他的回答,三個再普通不過的詞——栽培、守護、堅持。
大家新的一周快樂,這一周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又是來自松浦彌太郎的書籍,書名是《謝謝你》。之前已經和大家分享過他的《不能不去愛的兩件事》《今天也要用心過生活》這兩本書,今天即將分享的這本書是被稱為松浦彌太郎經典作品“生活中的巧思與發現筆記”系列第二部,未來我也將會和大家繼續分享第三部——《嶄新的理所當然》。
根據書中的章節劃分,我將分四天完成書中精選內容的分享,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書中的第一章節,主題為——與人相連:開始總是始于自己。
(如下內容為個人讀書筆記,來自原文)
其實無須道聽途說,人與人自然就能成為朋友。
交流的真正目的,是為了傳達感謝的愛意。
“只要會做飯團,人生便不會有困擾。所以要好好記住。料理講究的不是做法,而是如何花心思,絕對不能以玩玩的心態對待料理”,母親說。
交朋友的能力,就是發現對方優點的能力。
與人相連,開始總是始于自己。
與人的交往就是“栽培、守護、堅持”這三個行為。
人本質是孤獨的,單純靠“自力”完成的事情有限,所以萬萬需要依靠“他力”。
與人交往,根本不需要“稍微等一下”。
兩種人值得交往,第一種是不從失敗和意外中逃走,也就是稱為別人能夠信任的人的最好方法;第二種是不讓別人等待,這也是隨時在為對方的時間著想。
用來把人分類的見識,根本不需要。
“耳提面命”這句話的背后,潛藏了想支配他們的心情。
所謂“最好”,大抵都是對某一方而言是“最好”。靠的太近,反而看不清對方的心情。拿著大地圖環視整體,找出對彼此而言“較好”的那條路吧。
忍不住而脫口而出的話語,其實大部分不說也無妨,一時沖動寄出的信和電子郵件,大都寫滿了“如果沒有寄出去就好了”的內容。
與人相處千萬不能懶惰,所以勤于寫信吧。
未完待續,See U Tomo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