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廬山的世界,感受山間好風光
在我少年時,常常聽到蘇東坡“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兩句詩,慢慢地,廬山便在腦子里生了根。
在我少年時的想像中,廬山該有霧有云,有石有林,有溪有湖。在霧與云,石與林,溪與湖此去彼留的交替中,形成千萬變化的景致。
當我置身廬山,沿著錦繡谷的環山石階迂回曲折地向前走的時候,我的廬山想象,竟一一呈現,讓我驚喜不已。驚艷之余,眼界大開,警覺廬山乃是一座寶藏,中國千古文化的一個縮影。它的廟宇、教堂、別墅、奇花異草,都足以讓人吟賞、回味、思索。
告別大武漢,應同窗戰友邀請,開始三天的廬山之行。自武漢驅車270公里,傍晚到達廬山南山門,廬山風景區24小時營業,山門到半山腰的牯嶺鎮。需走20公里盤山路,400道折彎路。
牯嶺鎮是廬山風景區的中心,是一座海拔1167米的公園式的美麗繁榮的獨特的“云中山城”。
晚上八點到達,牯嶺鎮,氣溫12℃,又餓又累又冷,加衣服,加餐,加酒。還是趕快進被窩吧!
廬山北瀕一瀉千里的長江,南鄰煙波浩渺的鄱陽湖,大江、大湖、大山渾然一體,險峻與秀麗剛柔相濟,素以“雄、奇、險、秀”聞名于世。
廬山風景區成橢圓形,大體成南北走向,游覽區分東線景點,西線景點和廬山外圍景點。
早飯后,我們自駕先從東線走起。
第1站美廬。美廬是一座掩隱在一片綠蔭深處的英國券廓式的別墅,曾作為蔣介石的夏都官邸,是當年“第一夫人”生活的地方。“美廬”是紀錄歷史的真實載體,是中國唯一一棟國共兩黨最高領袖都住過的別墅。
第2站廬山會議舊址。原稱廬山大禮堂,建于1937年,中西合璧式石木雙層結構,建筑面積2554平方米,系民國時期廬山三大建筑之一。中國共產黨先后在此召開了 1959 年中共中央八屆八中全會、1961年中央工作會議、1970年中共中央九屆二中全會。三次廬山會議在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上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第3站蘆林湖。位于廬山區海拔1040米的東谷蘆林盆地。四周群山環抱,蒼松翠柏,湖水如鏡,青山綠水,山色倒影,相映成趣,為廬山一處勝景。毛澤東同志曾多次于該湖中游泳。
第4站廬山博物館。是毛澤東在廬山期間曾住過的地方,人稱蘆林別墅。因房號是1號,故亦稱“蘆林一號”。
第5站含鄱口。是含鄱嶺和對面的漢陽峰之間形成一個巨大壑口,大有一口汲盡山麓的鄱陽湖水之勢,故得名。
含鄱口是神州九大觀日出的地方之一 ,含鄱亭為最佳地點 。
第6站大口瀑布。又稱彩虹瀑布。因為往往在雨過天晴過了以后,在這里往往可以從燦爛的陽光下看到五顏六色的彩虹。
據說李白詩“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中的銀河就是指此大口瀑布。
上午廬山東線歡樂游,下午廬山西線深度游
第7站如琴湖。是利用西谷深洼,攔天橋上端谷口筑壩而成,湖與花徑組合一體,成為豐姿幽雅的勝地。因湖岸曲線玲瓏,湖面酷似一把媚人的小提琴,加之湖邊石上有古人刻“如琴”二字,微妙的結合,更具深意,故名如琴湖。
第8站花徑。曾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詠《大林寺桃花》的地方。傳說,白居易被貶任江州(九江)司馬時,曾來廬山游覽。花徑亭中一橫石上刻有“花徑”二字,傳說系白居易手書。
第9站白居易草堂陳列室。建于1988年,完全按照白居易的《廬山草堂記》“五架三間草堂,石階掛柱竹編墻”的建筑形式復建。白居易塑像佇立在白居易草堂前。這座草堂占地65㎡,再現了竹籬茅舍風光好的詩境。
第10站仙人洞。為廬山著名景點之一。位于錦繡谷的南端,洞中央“純陽殿”內置呂洞賓石像,傳說八仙中的劍仙在此修道成仙。毛澤東的著名詩句“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使仙人洞景點名揚四海。
第一天行程結束,上含鄱口看鄱陽湖,下懸崖峭壁賞大口瀑布,累了!累了!上硬菜!補補……
第2天,睡醒懶覺,繼續出發,目標,征服五老峰!
第11站五老峰。地處廬山東南,因山的絕頂被埡口所斷,分成并列的五個山峰,仰望儼若席地而坐的五位老翁,故人們便把這原出一山的五個山峰統稱為“五老峰”。五峰從各個角度去觀察,山姿不一,有的像漁翁垂釣,有的像老僧盤坐。
第三峰最險,峰頂有“日近云低”、“俯視大千”等石刻。
第四峰最高,峰頂云松彎曲如虬。下有獅子峰、金印峰、石艦峰、凌云峰和旗竿峰等小峰,往下為觀音崖,獅子崖,背后山谷有青蓮寺。
第三天,轉戰廬山風景區外圍,依然的處處美景
第12站白鹿洞書院。位于廬山五老峰南麓,是世界文化景觀,享有“海內第一書院”之譽,被評為“中國四大書院之首”。白鹿洞書院與湖南長沙的岳麓書院、河南商丘的應天書院、河南登封的嵩陽書院,合稱為“中國四大書院”。南宋理學家朱熹制定的《白鹿洞書院揭示》又稱《白鹿洞書院教規》影響后世幾百年,其辦學的模式為后世效仿,傳至海外的日本、南韓及東南亞一帶,白鹿洞書院譽享海外
第13站觀音橋景區。因橋側建有觀音寺,人們就稱觀音橋。建于北宋初年,已有一千年歷史,是一單孔石拱橋。橋畔,秀林蔥翠,景色如畫。橋的南端有“天下第六泉”,北端有蔣介石行館。
第14站東林大佛。位于九江市星子縣溫泉鎮的廬山山麓,是佛教凈土宗的發源地(東林寺)的標志,是中國及全球第一高阿彌陀佛像。東林大佛項目總投資約20億元,動用48千克黃金為大佛鍍金。佛像身高48米,以表阿彌陀佛發的四十八大愿。總高81米,為至火焰寶蓋頂點之距,以表九九八十一,意為修行成佛艱辛不易。
第15站他鄉遇故知。21年前我們是上下鋪的兄弟,21年后,我們攜子他鄉再聚首。感謝寶貴的戰友情誼,感恩難忘的軍旅歲月!難忘廬山!難忘戰友!
廬山之行,難忘!難忘!還是難忘!
廬山山美,水美,石美,林美,霧美。廬山的故事美,文化美,詩更美!
廬山的景色十分秀麗。這里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尤其是變幻無常的云霧,更給它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
廬山的云霧美妙無比。靜如練,動如煙,輕如絮,闊如海,白如棉。在山上游覽,似乎隨手就能摸到飄來的云霧。漫步山道,常常會有一種騰云駕霧、飄飄欲仙的感覺。
勝景如何,只有身臨其境才知,攀山爬石,直至峰頂,觀山勢之險,亂石之奇,才能真正感受到廬山之盛名不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