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祭 第三十章
劉彥君的高中生活平靜有序的進行中。學習不須太用力,生活樸素節儉,每天吃食堂花不了多少錢,衣服也不怎么添置,穿著整潔干凈心里就舒服。和同學們相處的也算融洽,上課時除了有時犯困都能認真聽講,下課偶爾和同學交流課程和習題,經常和前后左右的同學聊天,要不就到教學樓外面活動活動呼吸一下新鮮空氣。劉彥君漸漸適應并喜歡上了這種平淡中充滿快樂的高中生活。
一個周末,劉彥君拿著暖水瓶到水房打水。水房里并排排列著十幾個水龍頭,劉彥君在一個水龍頭下接水,滾燙的熱水冒出了縷縷蒸汽。劉彥君接滿了水蓋上壺蓋,轉身的時候,一下撞上了一個人。只見那個人穿著花襯衫,頭發燙著卷,一副兇神惡煞的樣子。“你他媽撞到我了,不想活了”。那個人舉起拳頭朝著他胸口就是一拳,后面有兩個同伙也沖了上來。劉彥君感到一陣疼痛,也感到了一陣害怕。從小老實本分的他,基本沒打過架,看到這陣勢不知如何是好,更是不敢還手了。就在這幾個人準備對他大打出手是,劉彥君怯怯的說:“哥,你們認識劉彥利吧,他是我堂哥。”幾個人立刻住了手,“你怎么不找說,原來是大利的兄弟啊。以后注意點,別愣了吧唧的。”說完幾個人就轉身離去。
劉彥利是劉彥君的遠方堂哥,在二中讀高三,在學校里也比較有名,和校內外的混混們關系處的很好。來二中之前,劉彥利就告訴劉彥君,學校里有些高年級的同學偶爾會欺負低年級的同學,他們還和校外的小混混們混在一起,來學校鬧事,如果有什么事可以去找他,或者提他的名字也行。
回到宿舍,劉彥君還心有余悸。以前聽說的那些可怕的事情沒想到竟然發生在自己身上,幸虧提了堂哥的名字,要不今天肯定逃不了一頓暴打。平淡的生活也會起波瀾,必須學會去慢慢接受和適應。
青春祭 第三十一章
劉彥君發現有個叫史強的,是一班的,總是穿的很時髦,頭發和皮鞋都很亮,趾高氣揚走路橫晃,經常到二班來溜達。有時和后排的同學們胡鬧一會,而大多時候都是在郭曉敏身邊晃悠,有空座位就坐下,有一搭沒一搭的和郭曉敏聊天。而郭曉敏很少用正眼看他,對他的搭訕也是敷衍應付。
劉彥君聽同學們議論,史強是清河縣副縣長的兒子,因此在學校里沒人敢惹,就連老師拿他也沒辦法,干脆放任不管。史強經常和校外的一些流氓地痞小混混們在一起,出去大吃大喝,飯店、舞廳、錄像廳、臺球廳,經常出現他們的身影。史強還經常把一些狐朋狗友帶進學校,欺負學生惹是生非。
一個周末的晚上,吃完晚飯,劉彥君和王小剛、陳志民、付玉龍閑著沒事來到學校門口的臺球廳打臺球。對于臺球這種新鮮好玩的東西,劉彥君是最近才接觸到的。周末的時候,為了放松一下,劉彥君陳志民幾個人會偶爾去臺球廳打打臺球,豐富一下課外業余生活。劉彥君總是覺得自己很笨,怎么學都打不好,誰也打不過。而班長李大偉、張國軍、朱云迪、張勇他們打的非常好。他們幾個打時,劉彥君幾個人就在旁邊看著,看到好球時就大聲喝彩。什么借力、倒勾、折板等技術,雖然看著很簡單,但劉彥君就是學不會。
臺球運動從八十年代傳入中國,八九十年代風靡一時,大街小巷遍布臺球廳,成為了年輕人最喜愛的業余休閑活動。無論白天黑夜,臺球廳里總是擠滿了人,穿著時髦的社會青年,穿著樸素的學生,叼著煙的,哼著小曲的,罵著臟話的,好不熱鬧。
陳志民和付玉龍打一個臺,劉彥君和王小剛打一個臺。劉彥君已經輸了好幾局,嘴里叨咕著不服氣,心里早就認了輸。這時門外一片糟雜聲,只見沖進了幾個人,為首的正是史強,跟著他后面的劉彥君也認識,外號叫孟三,是史強的跟班混混,另外幾個看著也是小混混,他們手里都拿著兇器,有拿著鐵棍的,有拿著片刀的,進來不由分說對著旁邊球桌邊正在打球的幾個年輕人開打。對方也不示弱,馬上還擊,一時屋內桌椅板凳橫飛,臺球也被當成了武器,頓時亂成了一團。劉彥君等幾個人趕快跑了出去,以免被誤傷。頭一次見到這么激烈的打架場面,劉彥君嚇的腿都有點發抖了。
第二天學校內都在傳,門口的臺球廳昨天晚上發生斗毆事件,其中一個人被達成了重傷住進了醫院。至于打架的原因和參與者則說法不一。劉彥君暗自慶幸也感到后怕,慶幸的親眼看到了這么猛烈的場面,后怕的是差點被誤傷。
青春祭 第三十二章
校門口的小賣部到了晚上熱鬧無比,就像是美國西部電影的酒吧一樣。下課后很多學生都到這里,有買日用品的,有買零食的,有喝飲料的,有吃冰棍的,也有個別學生買點花生米要兩瓶啤酒兩三個人邊吃邊喝的。
劉彥君和陳志民、王小剛偶爾也會去,有時買點瓜子,有時買點冷飲,有時還會讓老板煮幾袋方便面,加兩個雞蛋,兩個火腿腸。熱騰騰的方便面聞起來真香,吃起來更香,幾個人狼吞虎咽不肖幾分鐘就吃的干干凈凈。當然大多數時候都是陳志民請客。來吃方便面并不是因為餓,更多原因是為了解解饞,改善一下生活。天天吃食堂的饅頭咸菜白菜豆腐,時間長了確實有點吃夠了,所以有必要改變一下伙食結構,犒勞一下嘴和胃。
劉彥君第一次吃方便面是在初中的時候,父親去省城的表叔家帶回來幾袋方便面。從來沒見過這種東西,也不知道怎么吃,父親撕開袋拿出調料包,把方便面放在一小盆里,倒上滾燙的開水,再撕開調料包把調料灑在里面,蓋上鍋蓋。不一會盆里就飄出陣陣的香氣,勾的劉彥君直咽唾沫。
劉彥君和哥哥一人吃了一大碗,嫂子吃了一小碗,父親和母親只每人只挑了一小綹喝了一大碗湯。劉彥君覺得這簡直是自己長這么大吃過最好吃的東西,久久回味。因此劉彥君一直對方便面有著特殊的感情和喜愛。
青春祭 第三十三章
時間過得真快,1993年就要過去了,新的一年即將到來。班級準備組織元旦聯歡會。齊老師召集班長和各班干部商討聯歡會的具體事宜。最后商議由班長李大偉負責整體聯歡會的指揮和協調工作,文藝委員張秀玲負責聯歡會的整體策劃和節目安排以及演職人員的指導工作,生活委員邊洪超負責物資的采購和管理,體育委員張國軍負責聯歡會的后勤保障和其他支撐工作。
晚上回到宿舍,大家都在討論聯歡會的事,都很興奮。“志民,你打算表演什么節目啊?”王小剛問陳志民。
“唱首歌唄,至于唱什么現在保密,呵呵。”
“我去,還賣起關子了。”王小剛撇了撇嘴。
“玉龍,你這么有才,也得來個節目啊。”小剛對著正在洗腳的付玉龍說道。
“呵呵,張秀玲讓我找個人說段相聲,你看我和誰說好呢?”
“我看張國軍行,你倆平時在一起扯淡就扯的挺好。”
“我看也行。”王立財笑著附和道。
“你們可別逗了,我平時閑扯行,上臺表演肯定不行。”張國軍連連擺手。
“你就別謙虛了,我和你說定了,明天咱倆研究研究劇本。”付玉龍興奮的說道。
12月31日,天氣雖然很寒冷,但陽光明媚,讓人心情舒暢。
教室里的桌椅被搬到了四周圍城了一圈,留下中央一片空地當做舞臺。教室屋頂拉起了五顏六色的拉花,一片喜氣洋洋。桌子上擺滿了桔子、蘋果、瓜子和糖果,猶如過年一樣。
張秀玲和江志華走到教室中央,張秀華一身紅色連衣裙美麗大方,江志華一身藍西裝配著白襯衫紅領帶帥氣得體。“光陰荏苒,歲月如梭,轉眼間我們就要告別1993年了。在過去的一年里我們相識于清河縣第二中學一年二班,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獲得了寶貴的知識,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馬上新年就要到來了,在新的一年里,祝愿我們的老師,我們的同學都能夠有新的開始,都能有一個美好的心情,都能有一個美好的征程。。。”兩個人用甜美和洪亮的聲音朗讀著主持詞。“首先要感謝齊老師這半年來對我們的關心和培育,老師您辛苦了。下面請齊老師上臺講話。”
齊老師在一片熱烈的掌聲中走到教室中央:“首先祝同學們新年快樂。在我執教生涯的第一個年歲里,能遇見你們也是我的榮幸。我可能教學和管理班級的經驗不足,如果有什么做不到的地方同學們盡管提,有什么困難也盡管來找我。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們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共同譜寫美好的青春樂章。下面我宣布一年二班新年聯歡會正式開始。”
第一個上臺表演的是趙大海,演唱的也是張雨生的《大海》。“如果大海能夠帶走我的哀愁,就像帶走每條河流。”趙大海的聲音機具穿透力,高亢嘹亮的歌聲引起了全班大合唱。第二個節目是邊洪超演唱的《新鴛鴦蝴蝶夢》“昨日像那東流水,離我遠去不可留。。。”婉轉的歌聲唱出了時間流逝的無奈。
第三個上臺表演的是郭曉敏,只見她上身穿著一件紅毛衣,下身一條修身的牛仔褲,充滿著青春的氣息。“讓我輕輕地告訴你,天上的星星在等待。。。”郭曉敏一張嘴劉彥君就驚呆了,沒想到她唱歌這么好聽,這么甜美,而且他突然發現郭曉敏人長得也有點像楊鈺瑩甜美動人。歌聲結束,劉彥君還沉醉在歌聲里,都忘了鼓掌。
聯歡會在熱烈歡快的氣氛中進行著。付玉龍和張國軍的相聲讓大家忍俊不止。孔慶龍演唱的《水手》、馮中才演唱的《小芳》、孫喜林演唱的《九百九十九朵玫瑰》、胡麗娜演唱的《風中有朵雨做的云》都是時下最流行的歌曲,優美歡快的旋律引起同學們的合唱。張秀玲、胡麗娜等女同學跳的現代舞展現了火熱的青春活力和熱情。
張勇和趙大海的霹靂舞把晚會帶入了高潮。兩個人隨著勁爆的音樂熱情舞動,時而做出擦玻璃的動作,時而做出拉繩子的動作,時而飛快旋轉,時而太空漫步,引發一陣陣熱烈的掌聲。劉彥君在電視上看過霹靂舞,今天看見現場的表演,感覺更是精彩過癮。
朱云迪帶著一副眼鏡,穿著一件灰色西裝,頭發不知是自來卷還是燙的卷,看起來酷酷的樣子,雙手握著一只笛子,吃起來一曲悠揚的樂曲。劉彥君不知曲名,但和大家一樣都聽的如此如醉。一曲完畢,掌聲雷動。“行啊云迪,深藏不露啊,沒想到笛子吹得這么好。”張國軍在下面笑著說道。
張秀玲的一曲葉倩文的《瀟灑走一回》,再次展現了她不俗的演唱功力和舞臺魅力。陳志民穿著一身灰色夾克衫走上場,深情款款的演唱了《濤聲依舊》。“帶走一盞漁火,讓它溫暖我的雙眼。。。”
劉彥君坐在臺下,邊吃著瓜子水果,邊欣賞同學們的表演,感受著新年帶來的愉悅和美好。劉彥君從小唱歌就五音不全,這可能已經成為他今生最大的遺憾之一,因此他非常羨慕那些唱歌唱得好的人,可以到眾人前展示自己的魅力,可以給他人和自己帶了美的享受,可以讓人變得開朗和自信。
最后聯歡會在一曲合唱《明天會更好》中結束。“唱出你的熱情,伸出你的雙手,讓我擁抱著你的夢,讓我擁有你真心的面孔,讓我們的笑容充滿著青春的驕傲,讓我們期待,明天會更好。。。”
青春祭 第三十四章
期末考試之后就放寒假了。這次期末考試劉彥君的成績依然不錯,考了全班第四名,年組第十二名。離家半年,每月回家一次,也就呆一天,這次放假回家可以多呆些天了。
已近年關,家里已經備好了年貨。年豬已經殺了,酸菜腌好了,粘豆包蒸好凍上了。父親在鎮上買了些凍魚、粉條、豆腐、凍梨、燒酒等年貨。農民的日子雖然過的緊,但是卻把年看得很重要。一年到頭,不管收成如何,都要過個好年。吃點好的,喝點好的,圖個熱鬧,盼著來年有個好年景,日子能好過點。
劉彥君偶爾去同學家玩兩次,大多時候都是呆在家里,復習復習功課。沒事的時候,劉彥君就拿出那本《席慕蓉詩集》和《唐詩三百首》來欣賞那些讀起來很美的詩。這兩本書是臨放假時劉彥君從郭曉敏那里借來的。
如何讓你遇見我
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為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他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樹
長在你必經的路旁
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當你走近請你細聽
那顫抖的葉是我等待的熱情
而當你終于無視地走過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只緣感君一回顧,使我思君暮與朝
不知為何,劉彥君讀這些詩時,眼前總是浮現郭曉敏美麗的身影和動人的臉龐。想起她與他探討習題時的回眸一笑,想起她課間看書時的安靜和淡然,想起她美麗的秀發,想起她恬淡的笑容。
年三十一大早,母親就把倉房里的凍肉凍魚凍雞等拿了出來準備團圓飯。母親炒了一盆瓜子,還有從鎮上買的花生,放在了炕上。劉彥君和父親把嶄新的春聯福字和窗花貼在了門上窗上和柱子上。外面已經響起了零星的鞭炮聲。劉彥君也從小賣店買了些鞭炮和煙花,感受一下過年的氣氛。
下午三四點鐘,母親和嫂子就做好了一桌豐盛的飯菜,紅燒魚,小雞燉蘑菇,蒸肉,炒蒜薹,炒雞蛋,自制香腸。。。劉彥君和七歲的小侄子到院子了放了一聯鞭炮,母親給祖先的牌位上放上了肉食、饅頭、水果等供品,點上了幾根香,祭奠了祖先,然后一家人就圍坐在一起吃上了團圓飯。
哥哥給奶奶、父親和自己倒上了一小杯白酒,劉彥君給母親、嫂子、自己和小侄子倒上了香檳飲料。父親舉起杯:“又一年了,過去的一年咱們家辛苦勞動,收入雖然不多,但是彥君上了高中,離上大學的日子也不遠了,小龍也慢慢長大了,老太太身體還算硬朗,咱們一家人在能夠在一起快快樂樂的就好。在新的一年里祝愿老太太身體健康,彥君學習取得好成績,小龍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明年莊稼能有個好收成,咱們一家人在一起快樂幸福。來,都喝一口。”大伙都舉起了杯,共同慶祝和迎接新年的到來。
吃完了飯,奶奶出去找老伙伴們玩紙牌去了,哥哥出去打麻將去了,父親帶著小侄子在屋里玩耍,母親和嫂子和面切酸菜拌餡準備晚上的餃子。劉彥君無聊的換著電視的頻道,一共就那么幾個臺,不太清晰的黑白畫面上全都是有關過年的節目,渲染著過年喜慶的氣氛。這臺十四寸的黑白電視機還是幾年前父親從城里的表叔家背回來的。村里的大多數人家都已經換成了彩色電視機,父親和母親沒舍得換,說都是電視看著都一樣,其實還是舍不得錢。
晚上七八點鐘,奶奶和哥哥回來了,母親和嫂子把餃子都包好了,大伙來到隔壁哥哥屋里看春節聯歡晚會。哥哥家的二十一寸大彩電看著就是新鮮和舒服。在一片歡快的歌舞聲中,主持人倪萍和程前走上臺用飽滿激情的聲音和華麗的詞語宣讀春節晚會的開始。歌舞、小品、雜技、魔術、相聲、小品一個個精彩的節目將春節晚會推向一個又一個高潮。
到了九點多鐘,全家然都很喜歡的趙麗蓉出來了,表演的是小品《吃餃子》,主要講述的隨著時代的進步,老年人與年輕人關于傳統文化和新的文化觀念的沖突。小品很歡樂,寓意也很深。看完了《吃餃子》,母親和嫂子準備煮餃子了。劉彥君到院子里和小龍放鞭炮和煙花,噼噼啪啪的鞭炮,絢麗多彩的煙花,響聲震天的二踢腳,驅走了一年的煩惱和不快,迎來新年的祥瑞和希望。一盤盤冒著熱氣的餃子端了上來,酸菜餡餃子是劉彥君最愛吃的,不一會就吃了半盤。
“啊!”奶奶突然叫了一聲,大伙嚇了一跳。
“怎么了,奶奶?”劉彥君急忙問道。
“咯到牙了,甜的,好像是糖啊。”
“是的,我包的糖,奶奶運氣不錯啊,明年一定身體會更好。”嫂子在旁邊笑著說道。年三十包餃子都會在餃子里包兩塊糖,誰要是吃到就預示著來年會有好運氣。
“我也吃到了!”小龍也高興的跳了起來。
三十晚上看電視看到一點多鐘,初一早上劉彥君九點多才起來,媽媽早已煮好了餃子,熱好了菜。年就這樣過去了,又長了一歲,新的一年心里默默祝福奶奶和父母身體健康,家庭和和睦睦美美滿滿,自己的學習也能取得進步。
大年初二姐姐姐夫帶著小外甥從幾十里地外趕了回來,家里更熱鬧了。外甥和侄子一見面就特別高興,小龍拉著小表哥出去高高興興的放鞭炮去了。姐夫拿了兩瓶酒,兩包果子,兩包糖,表達對岳父母的敬意。母親和嫂子、姐姐又做了一大桌豐盛的飯菜。父親和哥哥、姐夫推杯換盞的喝著。母親和姐姐、嫂子高興的聊著。兩個小孩子屋里屋外跑著跳著。這就是年,就是一家人幸福的團聚在一起,吃著,喝著,玩著,樂著。忙活了一大年,辛苦了一大年,仿佛就是為了這幾天的團聚的幸福和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