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在做初始意象看動物子人格的時候,我又看到了那只鱷魚,它在小河中獨自戲水,相貌丑陋,形單影只,不時的用眼睛看看別人。我很好奇,它怎么又出現了?我知道這個子人格代表我自己,那,難道說我冷血?不可能吧?像我這樣善良的女人都有冷血的一面?我在自問。而且這只鱷魚是第二次清晰的出現在我的意象中。于是在做體驗時,我毫不猶豫的選擇來體驗這個讓我不解的子人格。
? ? ? 老師說:讓這只鱷魚和其他的小動物打個招呼吧。當這只鱷魚鼓足勇氣對小猴子說:“hi,monkey,how are you?”結果河邊樹上的小猴子抬頭瞥了它一眼,繼續吃著手里的香蕉,沒有搭理它。鱷魚又鼓足勇氣對其他小動物說:嗨,大家好?其他的小動物也只是抬頭看一眼鱷魚,不去搭理它。
老師問我,那此時鱷魚有什么樣的感覺呢?
當然是很傷心,很難過呀,我回答。于是老師帶我體會這種傷心和難過。這種傷心和難過一開始在心里洶涌澎湃,越來越強烈,我感到心痛急了,不過當我繼續體會時,它又逐漸降了下來,心痛感也逐漸變得不是那么劇烈了。此時我仿佛看到了一條開口向下的拋物線,它表示著我的心痛感先升后降的過程。當然這期間我聽到到鱷魚在自言自語:我為什么就不招人待見呢?大家為什么就不喜歡我呢?是我太丑陋了嗎?是我的脾氣不太好,平時對大家太兇了?還是我從來就沒有幫助過別人?那我該怎么辦呢?
想著想著,我發現河中的鱷魚不知不覺的變了,它變成了一只可愛的金黃色的玩具木質的鱷魚,表情和善,面帶微笑,此時,大家竟然都十分歡迎它。它上岸和很多的小動物們開心的玩了起來,小猴子也友好的和他打招呼。
當我高興的向老師敘述完這個變化,并且告訴老師,原來鱷魚也可以這樣可愛,我好喜歡這樣的鱷魚。不想老師問,那你看看原來的那只鱷魚還在嗎?我去看了看,還在,還在水里。于是老師說,那我們來倒帶看看原來的那只鱷魚,體會一下它此時此刻的感受。當我閉上眼睛體會時,我發現它的心里是孤獨,失落,難過。于是我繼續體驗這種孤獨,失落和難過。此時,鱷魚也在自語,原來大家不喜歡也是有原因的,我也是可以變的可愛的,只要我熱心的幫助別人,只要我真誠的對待別人,只要我控制自己的情緒,不隨便發脾氣,大家還是會喜歡我的。慢慢的,隨著老師的耐心的陪伴,這種孤單,失落和難過的感覺降了下來。老師說,那你再看看岸上戲耍的那只鱷魚。當我再次看它時,發現它變的更開心了,好像此時變得更有靈氣了,也更活潑可愛了,更有動感了!
? 體驗結束時,當老師問我有什么疑惑時,我迫不及待的問老師,為什么要倒帶體會?不是鱷魚都變的可愛了,受大家歡迎了嗎?其實倒帶回去體會原來水中鱷魚的感受時,我是有點不情愿面對的。因為那畢竟是痛苦的。
老師說,早就預料到我會問這個問題。她解釋,鱷魚是變了,但是它是為了討好別人而做的改變,變成的金黃色可愛的鱷魚不是真正的自己,是玩偶,所以要倒帶去陪伴原來鱷魚。我恍然大悟,所以當我們陪伴完了之后,那個玩偶變了,變得有生命力了,變得靈氣十足了。
通過今晚的體驗,我覺得很開心!因為我又成長了一點:我理解了子人格鱷魚,也在心底里接受了它。同時,更加了解了自己:在人際關系中,為了得到別人的認可,我總有為了討好別人而失去自我的現象。雖然我有時候顯得特立獨行,其實內心總有討好別人的想法,也就是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尤其是總想讓別人對自己有一個好的評價。承認這一點是需要勇氣的!但是在老師的幫助下,我清楚的看到了自己的這一缺點。深刻認識了這一點,相信我會慢慢改變的。在心靈成長中,痛并快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