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早點的世界異彩紛呈,各省市縣區(qū)都有獨特的精彩。但若說到有哪類早餐有著變幻無窮、花樣繁多的特點,那面條定能排得上名號。
? ? 先別提像“老北京炸醬面” “蘭州牛肉面” “山西刀削面” “武漢熱干面”這些早已名聲在外的面條能把你饞得神魂顛倒。像“貓耳朵” “炮仗面” “板凳腿面” “加加面” “片兒川”這些非本地人很難叫對名字的面條想必也能勾起你爆棚的好奇心,想弄清這些面條到底是個什么來頭。
? ? 大街小巷,羊腸小道,總少不了大大小小的面館。面館兒雖多,但未必能常去,在家吃面才是最樸素的日常。家里的面條也許并沒有面館那般種類繁多,但家常味道才多了幾分煙火的滋味。下面就是幾款日常在家也能輕松做出、輕松享用的面條:
濃湯紅燒牛肉面
? 想做一碗好吃的紅燒牛肉面,湯頭與肉的質(zhì)感是最重要的。前一天燉好的一鍋滋味濃厚,不用使勁兒聞肉香味就能鉆到你鼻孔的紅燒牛腩就是最好的湯頭與澆頭。肉必須選那種帶肥帶筋的牛腩,這樣燉煮的肉塊才會滑而不柴,而且越燉越顯酥爛。
? ? 紅燒牛腩配米飯已經(jīng)是一絕,若還剩下小半鍋湯汁留作第二天吃面,睡夢中沒準(zhǔn)兒都能看見鮮味氨基酸分子在向你招手。
? ? 如果你嫌一碗只有大塊兒紅燒肉的面條太樸素,還想加點兒紅、加點兒綠,擺出小資生活的調(diào)性,那么胡蘿卜、西藍(lán)花與雞蛋則要你追我趕前來撐場子了。雞蛋如果是溏心的,拿幾根面條進(jìn)去蘸一蘸,再淋點兒紅燒汁兒上去,那滋味想必不用我多說。胡蘿卜片切個花刀,西藍(lán)花剃掉底部筋皮,再稍微擺弄擺弄,一碗高顏值的濃湯紅燒牛肉面就出爐了。
紅燒牛腩:
用料:牛腩塊兒,土豆蔥結(jié),姜片,蒜瓣,八角,桂皮,香葉,花椒,草果
醬料:冰糖,生抽,豆瓣醬,耗油,鹽,料酒
步驟:
1.牛腩切塊,加料酒浸泡半小時去血水。
2.牛腩塊冷水入鍋,加入蔥結(jié),姜片。中間不斷撇去浮末,水開后撈出肉控干,湯汁留著備用。
3.熱鍋加入蔥結(jié)、姜片、蒜瓣、八角、桂皮等香料小火干炒,釋放出香料芳香物質(zhì)。
4.熱鍋起油,加入小冰糖粒劃開呈焦黃色再加入控水牛腩塊翻炒上色。
5.加入干炒的香料和豆瓣醬炒出香味,加上適量水沒過鍋中食材。
6.倒入適量生抽、耗油以及料酒到鍋中。
7.燒開后關(guān)火,轉(zhuǎn)移到高壓鍋中加入土豆,燉煮約30-40分鐘。
8.開鍋嘗味道,加適量鹽進(jìn)行最后調(diào)味即可。
番茄雞蛋打鹵面
? ? 西紅柿炒雞蛋,這個乍一看很普通的菜其實是一道“享譽中外”的國際名菜。而且這菜“狡兔三窟”,叫法都有好幾種,“西紅柿炒蛋”、“番茄炒蛋”“柿子雞蛋”,全憑當(dāng)事人所處地域和當(dāng)下心情做選擇。
? ? 外國留學(xué)生初來中國水土不服,但往往會對一道番茄炒雞蛋情有獨鐘,贊不絕口。而中國學(xué)生到世界各地留學(xué)時,即使廚藝再爛,一道番茄炒蛋還是不在話下的。
? ? 然而,事實往往就是,看著最簡單的菜想要做好吃可不簡單。經(jīng)驗告訴我們的舌頭,雞蛋得是那種又滑又嫩而且外表裹著濃郁番茄汁的那種最好;番茄塊兒不宜太多太大,不然就是活脫脫一盤“西紅柿炒小星星”,讓人見之掃興;至于到底是加糖還是不加糖,那就看吃的人好哪口了。早餐吃番茄雞蛋打鹵面,則要用厚厚的鹵汁澆裹在面條上,每一口都有每一口的鮮濃酸爽,這才對味。
番茄雞蛋鹵:
用料:番茄,雞蛋,蔥末,蒜末
醬料:生抽,鹽,糖,淀粉
步驟:
1.雞蛋打散在碗中,加少許鹽,攪勻分開蛋清中的膠狀物質(zhì)。
2.番茄熱水燙去皮,切適口小塊,備用。
3.熱鍋起油加入雞蛋液,兩三秒后快速攪散,成型后立即出鍋。
4.鍋中倒入少許油,加入西紅柿塊蒜末,翻炒出汁水后加入雞蛋。
5.加入適量生抽、鹽入味,加入少許糖提鮮,加入蔥末增香。
6.加入適量清水煮開,之后加入少量淀粉水快速攪拌,微微粘稠狀即可關(guān)火。
蒜香扁豆?fàn)F面
? ? “家里的扁豆多了吃不完怎么辦?”“再也不想吃炒扁豆,干煸扁豆了!”“還剩幾根扁豆加點兒什么一起炒好呢?”當(dāng)你有以上這些疑問的時候,帶著濃郁蒜香味兒的扁豆?fàn)F面那是再適合不過了。
? ? 你別以為扁豆?fàn)F面跟它名字一樣聽起來“寡淡無味”,其實人家的靈魂是帶點兒肥的五花肉片。扁豆本身就是普通青菜的香味,可是被五花肉片里的油脂香一激發(fā),它的命運從此就改變了,還沒等它們在碗里回過神來,早就三下五除二下肚了。當(dāng)然了,您要是不愛大蒜味,少放點兒也行。
蒜香扁豆?fàn)F面
用料:五花肉,扁豆,蒜瓣
醬料:生抽,耗油,鹽,雞精
步驟:
1.扁豆去除筋膜,摘成小段,蒜瓣拍碎,五花肉切小片。
2.煮面條,半熟即可,起鍋后過涼水防止粘粘。
3.熱鍋少許油,下入蒜瓣、花椒、五花肉下油鍋煸炒出油脂香。
4.加入扁豆翻炒至扁豆變色,加入生抽、鹽、耗油等調(diào)味。
5.加入少許清水,將面條蓋在扁豆上。
6.蓋鍋蓋燜一會兒,翻拌均勻,即可起鍋。
五色蔬菜素炒面
? ? 一說起炒面,那絕對是街邊美食的代表,亞洲國家尤其愛吃炒面。中國的“干炒牛河”,日本的“醬油炒面”,馬來西亞的“馬來炒面”,新加坡的“炒蝦面”,泰國的“泰式炒粿條”,食材不同,但大道歸一,味道體現(xiàn)的都是多種食材的融合。
? ? 想要來點兒葷,那就多加雞肉、牛肉、海鮮,一口主食一口肉,一碗炒面就能搞定一餐的碳水化合物攝取。倘若今天食欲不濟(jì)、就想吃素,那自然也有素炒面的做法。?
? ? 不管葷素,炒面吃的就是剛出鍋那股熱烈勁兒。一筷子進(jìn)嘴,多種味道一齊涌進(jìn)口腔,不過你得細(xì)品才知道你咀嚼的味道來自何方。你的牙齒們常忙得上躥下跳、不亦說乎,味蕾也在這一刻開啟了話癆屬性,不停告訴你“這是胡蘿卜絲兒!”“注意了,這帶著脆勁兒的是紫甘藍(lán)!”“哎,這紅椒絲兒可一點兒都不辣,甜絲絲的!”你看,吃個炒面多熱鬧,一點兒也不孤獨。
用料:胡蘿卜,雞蛋絲,紫甘藍(lán),黃瓜絲,紅椒絲,蔥絲,面條
醬料:鹽,糖,生抽,耗油
步驟:
1.雞蛋打散,用不粘鍋攤成薄雞蛋餅,細(xì)切成雞蛋絲兒。
2.胡蘿卜、紫甘藍(lán)、黃瓜、紅椒、大蔥均切成細(xì)絲。
3.煮面條至半熟過涼水或者加香油翻拌均勻。
4.熱鍋下油,下蔥絲煸炒至發(fā)黃。
5.加入胡蘿卜絲、黃瓜絲、紫甘藍(lán)絲、紅椒絲翻炒均勻。
6.加入白糖、鹽、生抽、耗油調(diào)味。
7.加入煮好的面條,翻炒均勻即可出鍋。
鍋煮泡菜拉面
? ? 深夜看劇,饑腸轆轆,沒有一鍋濃郁的泡菜拉面怎能完整?若是癡心一片的韓劇迷,則非要用到泡面專用的雙耳黃銅鍋。面好之后盛到鍋蓋上呼哧呼哧幾下就下肚。日式小清新則常用到雪平鍋,是配下酒小菜還是日式炸雞,豐儉由人。
? ? 好吃的泡菜拉面有三個靈魂元素:洋蔥、泡菜和雞蛋。簡單水煮這個方式無可厚非,但若想增加一層似有若無的蔥香,洋蔥那是必不可少。泡菜生口吃解膩,但有一種生澀之味,而先炒后煮的泡菜入口順滑卻不失清脆,味道更是醇厚了幾分。雞蛋一定要是那種煮到半生,筷子一戳還能流出嫩黃的半固體汁液為佳。這時再用筷子將面條與蛋液攪和均勻,一口吞下,鮮到你眉毛都要揚起來。面足湯盡,用個泡菜味兒飽嗝兒問候銀河里的星星點點。
鍋煮泡菜拉面:
用料:泡菜辛拉面, 洋蔥, 泡菜, 雞蛋
步驟:
1.熱鍋少許油,洋蔥絲煸炒至微微發(fā)黃。
2.加泡菜、拉面料包翻炒出香味。
3.加適量清水,水開后加入面餅。
4.待面餅即將熟透時打一個雞蛋在正中間,雞蛋半熟未熟時關(guān)火。
? ? 面條的世界如此精彩,說到底都要歸根于人類的飲食智慧。從小麥的種植到面條上桌,這中間經(jīng)歷了很多你推理不出必然性的環(huán)節(jié)。
? ? 我們只能說,這種能洞悉不同作物本味,然后將作物粉末與水、堿面、雞蛋混合成面團(tuán)的藝術(shù)是充滿不可言說的智慧的。但不管怎么說,你早餐餐桌上的那碗面其實來之不易。借用食帖《面的奧義》里的一句話:“如果世界沒有面,我們固然還可以選擇其他的主食飽腹,但這份空缺卻是無法彌補的。生活中看似簡單平常的東西,偏偏就是無可取代的。哪怕是一碗清湯掛面,在最需要的時候,也彌足珍貴。”
? ? 這個世界好吃的面那么多,所以何不考慮一下:早餐,來碗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