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世界充滿了不易”年少時聽到這句話內心? 依然充滿了對成年人生活的向往,憧憬著成年人的“自由“。等到現在自己真的成年了,才深深體會到這句話背后隱藏著深深的無奈。
? ? ? 最近在思考“人”字結構,簡單的一撇一捺,沒有過多的修飾,恰似我們在行走時邁開腿的形態。細想其實這是我們每個人奔波一生的寫照。相比毒雞湯“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是來贖罪的” ,我更贊同“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有自己的使命”。“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確實是這樣的,從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們行走的腳步的就沒有停止過。
? ? ? 年幼時努力學習身體技能,年少時奮力學習理論知識,成年后全力學習生存技能。你會發現,所有形容我們人生狀態的詞都是“向前”的。就像那個“ 不想長大的愿望 “ 似乎是不可能實現的,不知不覺 時間? 會把你放到該在的狀態。 時間? 我們一生最大的宿敵,但又是是我們人生道路的裁判員,掌握時間的人都是贏家。
? ? ? 成年人的世界,到處都是匆匆。社會結構劃分滿18周歲為法定成年人。其實真正的成年時間是滯后的。時間本就是變量,每個人的成年決定于與對時間的思考。當你真正感覺時間匆匆、時間珍貴的時候 算是真正意義的成年吧。只有對時間有了感知,我們才開始對人生的意義有深度的思考。
? ? ? 成年人的世界,只能依靠自己但不是你一個人說了算。成年代表著承擔責任的開始,對自己負責、對家庭負責、對工作負責、對生活負責。你會發現有許多事情是力不從心的,成年后的第一堂課就是你必須要學會自力更生,見過的人多了,你會發現這樣一個規律:成年后和父母長期生活在一起的人大都沒有太大的作為。人有了依靠會失去一大部分思考的能力,適當的危機意識應該作為成年人潛在意識的一部分。年少時向往的自由,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是詩和遠方,這偏偏又是成年人心中那份偏執的情懷。
? ? ? ? 成年的人世界,要懂得“門里”和“門外”。門里的我們可以開懷大哭,可以滿地打滾;但是“門外”的我們必須意氣風發,笑容滿面。“門外”的世界里不是沒有眼淚,而是學會了偽裝,就算懷揣著痛苦和悲傷,也是帶著它們笑著前行。如果用這個劃分時間,那么門外的時間一定大于門里的時間。成年后,會發現人生原來還有眼淚沖刷不掉的悲傷。
? ? ? ? 這或許就是為什么小時候總盼望成年人的世界,可真的長大之后又開始想念孩童的時期。時間磨滅了許多東西,同時也點燃了我們前行的燈塔。每一次轉航我們必須要決絕,在這個世界里海浪不給我們喘息的機會。如果猶豫太久了,會被淹沒在茫茫的海洋。人的一生大概分為兩種狀態:踉踉蹌蹌的得過且過或者跌跌撞撞的奔向自我,有的人在這之間來回切換,有的人擇其一種過完一生,有的人不屈不撓達到頂峰。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不過要記住“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有自己的使命”。腳踏實地,奔涌吧,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