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回到家里,很鄭重地把那包香粉藏在房間的一個抽屜里。不斷地回想起在店中和女子會面的那一幕,心中心中充滿了甜蜜,走路、吃飯臉上都不自禁地要笑出聲來。
他的父母親覺得奇怪,問他有何事這么好笑,少年紅著臉搖頭不答。母親旁敲側擊,想要打探出一些由來,少年卻總是三緘其口。母親見他不肯說出來,也不好強他,心想,這孩子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想必有了意中人。但自古婚配還要看門當戶對,要明媒正娶。所以也就留了心。一面要有意無意地試探少年,到底中意哪一個女孩子。一面也趕緊暗暗地找了媒人,去留意一些門當戶對的。
少年也知道父母的心思。每隔個4、5天,他就來到“阿金粉鋪”去買一包香粉回來。前幾次,少女見他又來了,心中有些詫異。因為這一包香粉在4,5天之內是用不完的。少年還是木訥地要那種香粉,只買一包,拿了就走。少年性格沉靜內向,不善于表達,所以雖然上門買了許多的香粉包回家去,但從來沒有對這女子當面表達過好感。漸漸地,女孩子已明白了少年的心意,知道這個少年心中有些喜歡自己,女孩心中有些歡喜。但想到自己是一個窮苦人家的孩子,而看著少年,穿著華服,舉止文雅,膚色白凈,像是一個有錢人家的公子哥,心中有些膽怯。怕自己的身份配不上人家,反而惹人笑話,所以也只把好感留在心底。
這樣,兩個人都有心意,心照不宣,但合乎情,止乎禮。
一次,少年在家里,母親忽然和他談起一件事。原來母親托的媒人,很快找了一家女孩------ 是鎮子南邊的一個財主家的千金,這女孩家道殷實,有錢有勢,還是個賢淑貞德的女子。少年聽了母親的話,心中焦急萬分。他想不到母親這么快就給自己張羅了婚事,而他心里只有那個身上有淡淡香味的少女。他暗暗發誓非她不娶。迫于無奈,少年只得將自己這幾個月來隔三差五去“阿金粉鋪”的事合盤告訴母親。母親聽兒子說出實情,暗暗吃驚。她知道兒子的性格:他萬不得已不會說出來,而當他說出對某個女子中意7分,那在他的心中就有10分。既然兒子中意這家姑娘,那也好強行逆了他的心愿。當晚,少年的母親和丈夫商量,一方面心中喜歡那媒人薦的那家姑娘,覺得如果他們的兒子娶了這家媳婦,那以后的吃穿不愁,這是最好不過的了。但又覺得兒子現在對一個普通的買脂粉的姑娘這樣熱心,這事情又需要從長計議。
所以,第二天,兩人對少年說,他喜歡這買脂粉的女孩,也不是不可以,但還是需要去托媒人去正當光明的說親,也需要事先知道那家的底細 ,女孩的樣貌人品等等 ,仔仔細細的方才合適。
少年見父母親松口同意自己娶這少女,心中狂喜。又過了三天,他喜滋滋地趕到女孩的店中。但只見大門緊閉。他有些奇怪,之前他去過多次,從來沒有見過這鋪子在大白天關了門不開張。少年回到家里,心中悶悶不樂。
第二天是個雨天,他撐了一把油紙傘又去了,但還是鐵將軍把門,少年惆悵萬分,心中隱隱感到不安。他不知道這女子一家人去了哪里。這突然的消失不見一定有什么隱情。。。那天下午,他在鋪子對面 等了好久,既沒有見有人出來,也不見有人進去。等天黑了他才回家去,心情落寞沮喪。
母親看他失魂落魄,一個勁地安慰他。答應他第二天叫個伙計去打聽一下這家人的下落,一定能夠問個究竟。少年這才稍稍有些精神。
那伙計一早就出去了,一個時辰后回來,帶來一個不好的消息。原來這家人原來住在A縣,三年前來這里開店。不久前,他A縣的一個親戚上門來,原來姑娘的一個表哥看上了表妹,要娶這姑娘為妻。姑娘的父親馬上同意了。他們前幾日剛走,估計不會再回來了。
少年聽了如同當頭一棒,心中萬念俱焚。他的人生第一次經歷如此大的打擊。而他又是一個鐘情的癡情的人。
一個原來對未來充滿了美好愿景的少年,一下子要面對突如其來的離別,心中痛苦萬分,不能自己。他在屋子里,看到抽屜里的滿滿的一個紙包一個紙包整整齊齊地香粉,想起那個姑娘,眼淚撲簌簌的掉下來。
而當他走在去店里的路上,心中無時不刻不在想念這美麗的姑娘,想起她可愛的舉止。但他一次次地來到那個熟悉的地方,卻發現早已人去樓空,心中滿是失落和愁苦。
{到這里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