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差兩天就過一歲生日的時候,爸爸把我抱到媽媽的床邊,指著媽媽懷里的娃娃對我說:“快看弟弟!”據媽媽后來說,我疑惑的瞅了弟弟兩眼,傲嬌的呼了弟弟一巴掌,立馬就把弟弟打哭了。我聽了笑得抬不起腰,問我媽,我為什么打他呀?媽媽挑眉笑到:“誰知道你呢,估計是看媽媽身邊突然多了個人,你不高興吧。”我樂得不行,原來我不滿一歲情商就這么高了?弟弟這一出生就被我打,注定了要被我欺負一輩子嘛!
都說在農村大的要讓著小的,姐姐得照顧弟弟,可不知道是不是我小時候那巴掌,奠定了我在家地位的基礎,我那比我小363天的弟弟,處處讓著我。好吃的都讓我先選,買衣服也先買我的,讓我一度懷疑我是一個好吃的孩子,別的孩子都是正常人,不愛吃。。。
弟弟在這個家的不平等地位并沒有讓他產生什么不滿,依然穿著松松垮垮吊了一邊肩膀的背心兒拖著鼻涕跟在我后面跑,在地上看見螞蟻搬家了就喊一聲:姐姐,你看,螞蟻又搬家了。便去草里拈了一只肥碩的青蟲捏死了扔在螞蟻群邊上,然后跪在地上翹起屁股認真觀察起來。我一直不明白螞蟻有什么好看的,倒是他們居然能搬動那么大一只青蟲,讓我一直很感嘆大自然造物之神奇。
弟弟很舍得動腦,不像我從小懶到大。據爺爺說,在我們兩三歲的時候,他去田里插秧,在那田坎上放了一挑秧籃,我和弟弟在田坎上玩,路過這秧籃的時候,因為田坎很窄,被占了路我們就過不去了。爺爺奶奶在田里也不說話,就看我們要怎么過去。爺爺說,我是直接從籃子里爬過去的,歡兒(我弟弟的小名)可聰明了,兩手抱著籃子直接打了個轉身就過去了。聽得我尷尬不已,原來從小我就這么懶啊,弟弟簡直就是天才嘛!
再后來到上學的年紀了,我雖然比弟弟大一歲,但農村只有一個學前班,爺爺奶奶就讓我和弟弟一同上學,上同一個班。
第一天上學,我很興奮,學校路遠,要下山走兩塊土,幾塊田,還有一條小河流,彎彎的路,爺爺在后面送著,我們在前面蹦著,一會兒就到學校了。結果下了一節課老師問我,你弟弟呢?我只顧沉浸在學校這個新世界,卻沒發現弟弟不見了,后來到處找不見,回家發現弟弟已經在家里了。爺爺說弟弟是哭著回來的,他不想去上學。可能孩子太小第一次離開家害怕吧,我那時候也不懂,只聽爺爺的第二天拿了一毛錢給弟弟買了一塊豆皮就把他哄住了,在學校也不跑了。
不過啊,我這個腦子轉得快,第一次走那彎彎繞繞的路就知道回家的弟弟,學習卻不怎么樣。有一天晚上我們倆在一起寫作業(學前班的作業就是寫字),弟弟一直哭個不停,爺爺就過來問弟弟哭什么,弟弟說他不會寫,我當時心里還暗樂,總算我比弟弟聰明一點了,這些字我都會寫。結果爺爺“啪”地甩了我一個響亮的耳光,教訓我弟弟不會寫我為什么不教他。我也才五歲啊,我也才剛上學啊,什么是“教”?我不懂。我只知道爺爺喜歡弟弟不喜歡我,心里覺得好不公平好委屈。
這么多年了,爺爺也去世了,我和弟弟也在打打鬧鬧中長大了(其實是我單方面傲嬌的欺負弟弟,他從來不還手)。后來這些事情就是媽媽一遍一遍的講給我們聽。
媽媽說,因為懷弟弟懷得早,我沒有奶吃,差點兒餓死,所以總覺得虧欠我,也在弟弟小時候就教他說要讓著姐姐,好東西都要給姐姐留著。
我那時候才明白,為什么我在家這么任性,為什么我有個哥哥一樣的弟弟,什么都讓著我,我那時候才覺得,弟弟不只是玩伴,不只是欺負的對象,弟弟是親人,我在這個世界上唯一唯一最親的親弟弟!
弟弟現在也結婚了,還有一個可愛的女兒,就是我的小侄女,名字還是我起的呢。現在聽到她也能嘟起嘴巴叫“姑姑”了,我驚喜得眼淚掉下來。
我親愛的弟弟,我可愛的一家人,我的小侄女,你們都是我在這世上的唯一!我愛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