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打過自己的孩子!育兒路上太多招式,我只學會了一招:轉移注意力法!我將其升級為“編故事轉移注意力法”!
早晨起床,三歲四個月的兒子“哇哇”大哭,并喊叫著“我不去幼兒園”,脾氣暴躁的老公一句“煩死了”,甩手去另一個房間躲清靜了,作為媽媽的我,則是第一時間跑過來輕撫孩子的后背,開始發功!
“我看到一顆晶瑩的小眼淚從眼角滑落,流到了小鼻子上,小鼻子說'躲開躲開,好癢好癢!'然后小眼淚只好無奈的翻過小鼻子山,流到了嘴角。嘴巴和鼻子對待小眼淚的態度剛好相反,它好奇的打量這滴亮晶晶的小水滴,然后本能的說了一句'我能嘗嘗你的味道嗎?'小眼淚隨即縱身一躍,勇敢的跳進嘴里,踩在軟綿綿的舌頭上,開心的玩起了蹦蹦床的游戲。舌頭大叫一聲……”
這時再看兒子,已經不哭了,好奇的問:“媽媽,怎么了?”
我把他摟進懷里,邊給他穿衣服邊繼續編故事:“舌頭說:'小眼淚,小眼淚,你原來是咸咸的味道呀!我還以為會是甜的呢!其實你跟汗珠的味道都是一樣的,無色—透明—咸的!我就知道,身體里流出的水都是這樣!'舌頭擺出一幅什么都懂的樣子!嘴巴打岔道:'小眼淚,小汗珠'都是咸的,那小尿尿是什么味道的?'舌頭驚愕的瞪大眼睛,說:'這個……這個嘛……我沒有嘗過!當然也不想嘗!'”
兒子這時略帶興奮的迎合我:“媽媽媽媽,我知道小尿尿是黃色的,不是沒有顏色!”我便佯裝熱心的跟他探討了起來:“是啊,是啊!為什么小尿尿會是黃色的?”兒子同樣充滿疑問的盯著我看。我停頓了一下,然后說,'因為它和粑粑是鄰居,所以被熏黃了!'哈哈哈哈!”我跟兒子大笑,這時衣服也穿好了。老公聽到笑聲,見事態180度大轉彎,便覺得安全放心的跑了過來,好奇的問:“怎么了,怎么了?跟我也說說!”我和兒子故作神秘的擺出一副就不告訴你的樣子!
我不知道正統的育兒專家會如何評價我的這般做法,太胡扯?太不著邊際?太沒內含?太逃避問題?我真的不知道答案是什么,但我用“編故事來轉移注意力”這招真的屢試不爽!有時老公也會效仿我編故事給孩子聽,邏輯思維更為嚴密的他有時候真的可以編出很不錯的故事呢!
最近兒子愛看的一套繪本是《屁屁偵探》,里面的故事比我編的要離譜很多哦!我想,可能是親子閱讀的繪本讀的太多了,便不會作詩也會吟啦,哈哈!
我愿和所有的家長一起努力,耐心的解決孩子的問題。孩子們來到世界上,稚嫩、幼小、充滿好奇!他們畢竟沒有經歷過成人的一切,我們不能期待他們拔高到我們的層面一起面對問題,相反,我們可以放低姿態,帶有同理心的和他們一起面對世界!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