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把中國的校園生活當作常態,那么美國的很多做法看上去都怪怪的。但這些“怪”的背后,卻又深藏著替娃著想的良苦用心。以前一直聽說美國被稱為“孩子的天堂”,帶著娃在這里居游數月之后,覺得這個贊譽并不為過。
倘若只是想進常規的公立學校,在美國入學真是非常容易。都不用預約,只需在學校前臺出示三樣文件,便可當場辦理入學手續,第二天孩子就可以插班就讀。這三樣文件分別是:住房租賃合同或購買證明(以確認學區范疇)、年齡證明、疫苗注射記錄。最讓我震驚的一點,是學校甚至不查護照或簽證,所以即使是非法移民也可以毫無障礙地上學。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對于來自非英語國家的孩子,也完全根據年齡決定年級。例如七歲的孩子就自動被分到二年級,哪怕一個字英文都不會說,也不會把你扔到一年級從頭學起。然后老師會在班級中指派一個同學來幫助新生適應環境,還有專門的語言老師每天給開小灶補習英文,而且這一切都是免費的。以我們所在的印第安納州為例,學校會特別寄來信函知會家長:英語非母語的孩子通常要4到6年的時間才能達到聽說讀寫都很流利的5級水平,在此期間學校會一直給他們開小灶。
在美國上學的另一項重大福利,是校車制度(好吧,這簡直是家長的福音,因為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只要家距離學校超過一英里,便可以免費坐校車。孩子都不用走出小區的門,校車會直接開進小區來接送孩子。這些通體黃色的校車是根據非常高的標準設計的,據稱其安全程度是普通車輛的8倍。
在美國,課本是不能帶回家的,所以家長也沒法逼著孩子復習功課。文具也不用帶,就連上美術課都不需要帶顏料,所有文具都統一放在教室里。鉛筆都不用自己削,學校有專門的地方收集被寫鈍了的鉛筆,由老師統一幫忙削尖。水也不用帶,大家都喝那種從龍頭里噴出來的可飲用水。甚至連紙巾也不用帶,教室里都備著呢。所以從理論上說,美國的小學生根本就不需要背書包,因為整個書包只是用來裝兩頁紙:一頁記錄孩子當天的在校表現,另一頁是作業——其實攥在手里就可以了。
家長不知道期末考試究竟是哪天考的,因為人家根本就不會通知你。孩子回家也很少會說今天考試了什么的,對他們來說考試跟平時做練習沒啥區別。所以家長不用跟著緊張,也不用逼著孩子復習。再說了,連課本都沒有,誰知道該復習啥呢。然后也沒發成績就放假了,一年365天中只有181天需要上課,剩下184天全是假期。再開學的時候家長拿到成績單,才知道原來還曾經考過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