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曉璃
寫在前面的話:
很多時候,我們常常告訴別人說自己對自己的工作不感興趣。
真的嗎?
如果細究一下,很可能你會發現,不感興趣的背后是因為你沒有把工作做好,沒有全力以赴地付諸努力,沒有把它做到獲得別人認可的程度,自然就沒法從工作中獲得巨大的樂趣。
于是你總在四處觀望四處尋找答案,試圖找到一條通過人生成功的捷徑。
你變得越來越沒有底氣,越來越害怕與無助,卻漸漸忘記了,哪怕身臨絕境,你還擁有絕地反擊的權利和機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職業生涯咨詢師:趙曉璃
1
知乎上曾經有一個異常火爆的問題:“為什么在大城市那么累,很多人還是選擇留在北上廣?”
在2016年的一本暢銷書里,有這么一段話可能道出了很多人的心聲——
“你為什么呆在紐約?”
“我的野心那么大,只有最繁華的都市才能裝得下。”
寫出這段對白的叫Stephanie Danler,是一位高顏值的美國妹子。10年前,和很多人一樣,她懷揣洶涌的夢想,向往大城市的繁華,孤身一人來到紐約。
她的第一份工作,并不是在高大的寫字樓里當白領,而是在一家餐廳里當服務員。
在這家餐廳工作,侍者必須擁有專業的菜品、酒水知識,知道如何向顧客們推薦食物,每一次端茶倒水,都要做到如電影里那般優雅。這位姑娘非常認真地接受培訓和學習,一旦因為業務而犯錯,她就會反復練習,練熟為止。
幾年的時間,她在紐約好幾家高級餐廳當過服務員。雖然很多人都不大瞧得起這份工作,但她一直在這里迎接各種挑戰,積累人生經驗。
誰也不曾想到,餐廳里來來往往的人,如貴婦人和暴發戶,名廚和玻璃心的打工妹,等等,最終成為Danler小說里的素材。
而三十歲時,Danler已經成為了一家餐廳的管理者。
再后來,Danler攻讀了藝術專業的碩士學位,一有時間就閱讀小說,并在深夜里獨自伏案練筆,終于,她的第一部小說在2016年上市,并很快成為了暢銷書,兩個月內被加印九次。
讀完這個故事,我感慨萬千。
我接觸過困惑各異的來詢者,有相當一部分的人都認為,自己境遇不好,一定是當初的選擇出了問題,他們總以為,如果能遇見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然而人生不是簡單的選擇題,不是每個人都有足夠的運氣在年輕的時候就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方向和定位的,相反,受困于當時的種種條件,很多人在職業起步階段也只是做著一份毫不起眼的工作,可做著做著,多年之后,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大,即便起點一樣的兩個人,也會千差萬別,究其原因,這里面有四個字至關重要,那就是——
認真負責。
2
如果可能,你不妨采訪下職場成功人士,問他們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
你還記得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嗎?后來又是如何取得了今天的成功?
去年年底的時候,我去總部參加了一場公司年會,在年會上,公司董事長說起了她自己的親身經歷。
董事長是一位在外人眼里極其成功的女商人,在即將知天命的年紀里,她創辦的培訓機構在全國遍地開花,目前已多達200多所校區,身價早已過億。
她說,自己很小的時候,母親總是在人前這樣夸耀她:“我這個女兒啊,掃地都比其他孩子認真;對于自己做過的事,她總能負起責任,掃的不好必須重掃一遍。”
認真負責,成為她做事的座右銘。
就是這樣一位事業有成的職場女強人,她的職場之路,是從不起眼的倉管開始的。
做倉管的時候,她開始接觸到簡單的財務知識,為了學習更多的專業知識,就開始了艱難的注會考試之路,她下決心考注會那會兒的她正懷著寶寶,于是前前后后,總共花了八年的時間拿下了注會證。
和一般的考證族不同的是,她抱著認真負責的態度,對所學的每一個知識點都反復揣摩,每天都在思考,如何利用這個知識點,給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
機會終于來了。
那個時候的她開始了代賬的生涯,她經手的一家客戶正好符合一項產業稅務優惠政策,于是她運用自己學習的知識,為這個企業爭取到了稅收優惠。
當她拿著稅務局的一紙批文遞交給老板的時候,眼前的這位事業有成的中年男子向她深深地鞠了一個躬,他說,自己前前后后找了很多位代賬會計,卻沒有哪一位會計能像她這般認真負責。
從此,在這位老板的介紹下,她的代賬業務越來越大,漸漸地,她手中的代賬業務多的都做不過來了,就開始了創業歷程,辦起了一家代賬公司,為了培養合格的財務人員,她又開始涉足培訓領域,就這樣,一步一個腳印地做到了今天的規模。
“有人問我是如何取得今天的成就的,從我的體會來說,我覺得如果你認為這件事很有意義,愿意去做并且認真地做好它,所有的職業都能給到你最豐厚的回報。現在的人啊,稍微不如意就覺得是自己選錯了職業。今天的選擇也很多,但選擇多了,也未必是一件好事。反而像我們這個年代的人,因為當時沒有什么選擇,只能一門深入認真鉆研,到頭來反而能做出一些成績。”董事長說。
3
類似于她這樣的優秀女企業家,其實并不在少數。
我曾經訪談過一位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女企業家,她剛入職場那會兒,只是一名再普通不過的開票員,那個時候還是手寫發票,計算機還沒有普及。
在做開票員的時候,她特別認真,很快她發現,由于手寫發票需要填寫客戶信息,所以客戶每次過來開發票都要帶上相關證照,很是麻煩。為了方便客戶,她便自己用一個厚厚的本子,將自己經手的客戶開票信息全部記錄下來,這樣一來,只要在她這里開過一次發票的客戶,后面即便不帶發票也可以在她這里順利開出發票來。
慢慢地,客戶對她的好評如潮,她的開票柜臺每天都人滿為患。
正是基于這份認真負責的做事態度,她和客戶建立了堅固良好的信任關系,后來等她出來自己創業的時候,這些老客戶給她提供了很多資源,幫她成就了第一單,讓她信心倍增。
4
現實中,如果你仔細留意不難發現,很多人掛在嘴邊的那句話就是“如果重新來過,我就可以......”
可事實果真如此嗎?
職場中的人們之所以常常陷入困境,是因為他們常常忘記了,即便沒有退路,也不代表沒有選擇——你可以選擇用心做好它,你也可以選擇去逃避或者敷衍它。
很多人都傾向于認為,一份熱愛的工作是坐等的,就像從天而降的一份大禮那樣。
但如果你細細挖掘不難發現,即便一份理想的工作擺在你面前,如果不曾足夠認真地對待它,每天都在應付,當然不會有來自外界的肯定與反饋;由于得不到積極正向的反饋,所以就會自我懷疑,導致工作缺乏動力,這樣一來得到的反饋就會更差,天長日久,你就會以為,自己真的討厭這份職業了。
你口口聲聲說討厭一份工作,請審視下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如果你的成就感低,請思考下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站在咨詢師的角度來說,如果你沒有更好的退路,同時在工作中只是敷衍應付,建議仔細審視自己的職業,要么調整自我,要么重新切換職業軌道,找一份愿意從事并且可以做好的工作去做好它,而不是混日子。
文中的董事長之所以熱愛財務,是因為她在做事的過程中用自己的專業和付出獲得了極大的認可,她認識到財務的巨大價值,漸漸地就更堅定了自己的方向,最終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其實,職場中有很多所謂的成功人士,你會發現其實他們當初的選擇并不是那么盡善盡美,甚至也不排除有些無奈的成分,但命運最神奇的地方就在于,每一個決定都是可以經過人的主觀努力不斷完善的。
5
在《Remember me》這部電影里,Robert Pattinson有一段動人的獨白是這樣說的——
“Gandhi said that whatever you do in life will be insignificant, but it's very important that you do it.”(在這個世界上,你做什么是微不足道的,但重要的是你做了)。
很多時候,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能換來一個完美的結局,但人生不正是失敗與成功交織的過程嗎?
而讓一個人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就是一份認真負責的態度。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在一個具備高度職場成熟度的職業人那里,職業精神和態度是他們致勝的重要法寶。當他們選定了一份職業,所謂“在其位謀其政”,他們會以高度認真負責的態度將這件事情做好,而在這個努力的過程中,命運會漸漸露出友善的一面。
總有一天你會明白,人的自信與底氣都是一步步走出來的,哪怕當初的選擇有多么無奈與不完美,但這充其量也只是一個小小的開始,而如何對待自己的每一份選擇、打好手中的這副牌,這才是關鍵,才是人生這場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作者簡介:趙曉璃,職場作家、職業生涯咨詢師,著有《怕麻煩才是你最大的障礙》、《請停止無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