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1、位置信息,門票信息,建議瀏覽時長,請自行百度。
2、口味信息,店家招牌,可詢問點評。
3、歡迎補充。
做為一座能在中國數得上的名城,論歷史底蘊,不如北京西安,論經濟,遠點有上海,近的蘇錫常。南京,顯得與世無爭,獨自靜好。
南京,常被叫做十朝都會或者六朝古都。十朝東吳,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南唐,明,太平天國,中華民國。六朝東吳,東晉,宋,齊,梁,陳。這么寫,應該不會再有疑問了。
南京的旅游攻略上,最常見的無非就那么幾個地方,似乎真的沒什么可認真玩的地方,旅行團的一日游可以盡覽,價格便宜,因為知名景點門票基本都是免費,所以自己坐公交去玩也是一樣,更何況,公共交通也是體會風土人情的方式,不是嗎?
做為本地土著,常常被問南京有什么玩的,有什么吃的。
如果是第一次到南京,中山陵,明孝陵,玄武湖,雨花臺,博物院,大屠殺紀念館,總統府之類必然在清單上。一鍋雜燴,不好,明明是可以安排成重點突顯的主題游的。
訪古
有人說南京陰氣重,除了埋金斷了龍脈,還有一點就是墓葬多。
明孝陵: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寢。從下馬坊進是最符合明朝規矩的走法,從苜蓿園進是比較省事的走法。進大金門,四方城,石像路,翁仲路,過金水橋,進陵區。孝陵比其它明陵最大的區別是,墓道是曲折的,依勢而建,有說像北斗七星的。
明東陵:太子朱標陵寢,朱元璋的長子。東陵更著名的是民國時挖出的蓄水池,紫霞湖。
梅花山:冬末春初梅花節的時候,可以看梅花。春天看櫻花也不錯,中日友好櫻花園,就在石像路的最東邊。
孫權墓:在明孝陵景區內,反正都買了票了, 有空可以去看看,在梅花山東邊。
靈谷寺:鐘山風景區內,個人比較喜歡的一個幽靜的處所,靈谷素面怕是新晉網紅了。進門那棵大桂花樹,號稱金陵桂花王。靈谷塔上可以俯看一下景區。
內秦淮河:從桃葉渡進,沿河順著青磚黛瓦馬頭墻,可以一直走到夫子廟。南京的夫子廟,有著所有文廟中最大的泮河和最長有影壁。從烏衣巷出去,可以去老門東。舊時王謝堂前燕的王謝故居,也在烏衣巷內。周邊有李香君故居,科舉博物館。也可以在晚上來感受一下,槳聲燈影,夜泊秦淮。
瞻園:夫子廟出來的一個江南園林,太平天國紀念館也在園子里。
甘熙故居:南京人叫它九十九間半,說明宅子大。穿過熙南里就是了,有一些民俗展出,絨花,剪紙之類。
愚園:晚清金陵名園。
城墻:南京的城墻內城十三,外郭十八,現今能看到的是內城,外郭只留下了名字。前幾年,也費了一番功夫,把殘留的城墻連在了一起,并且,開始收門票了。比較熱門的中華門甕城,傳說是墊了沈萬三的聚寶盆才建成的。臺城,靠玄武湖,風景取勝。鬼臉照鏡,城墻上一塊自然風化形成的鬼臉。其它的就近看看吧,畢竟城墻那么長。
雨花臺:雨花臺整個景區分東,中,西三條線。西線是茶園。中線是大家熟悉的烈士紀念。東線是古建筑,進南門后右手開始,二公祠,李杰墓,高座寺,江南第二泉(是江南,不是天下第二泉,別跟我爭二泉在哪哪了),木末亭,方孝孺墓,以及冬末春初可以看看梅花的梅崗。以及雨花閣(也叫雨花臺)。另外,雨花臺不產雨花石,雨花石的產地在六合。
明故宮:遺址公園,燒得只剩柱礎石,午朝門城樓可以爬上去。
天生橋:外秦淮河開鑿時,留下的橋,有兩座,僅存一座。
莫愁湖:石城莫愁是個誤傳,指的是武漢的石城,南京別稱石城,就這么混了。除了莫愁女,園內的海棠也好看。
南唐二陵:東為欽陵,西為順陵。我也沒去過。記在這里。
渤泥國王墓:中國僅存的兩個外國國王墓,路過可以去看看。
板倉一帶有不少明朝將臣墓。
民國
怎么說也是民國舊都,多少存著點舊時痕跡。
中山陵:公眾號上預約了才能進,在行健亭那就要驗證。進博愛坊,陵門,碑亭,上臺階,臺階從上看只能看到10層平臺,從下只能看到392級臺階,進到祭堂。再里面的墓室不是每天都開,看運氣。
音樂臺:弧型的照壁,可以反射聲波,自帶揚聲效果。
美齡宮:民國第一夫人名字命名的蔣公官邸。
總統府:同時也是兩江總督府,太平天國天王府。后花園叫煦園,那座石畫舫曾經出現在歷史書上。
梅園新村:周恩來南京國共談判時的住所,中共代表團舊址。
中山植物園
頤和路:民國建筑群,春天的薔薇花挺有名。
1912:民國建筑。
燕子磯:陶行知寫了"想一想"與"死不得"的地方,旁邊是三臺洞。燕子磯是看長江的好地方?,F在好像叫長江觀音景區。似乎也包括閱江樓。
大屠殺紀念館
禮佛
南朝四百八十寺。
雞鳴寺:胭脂井的故事上過歷史書。現在更出名的,應該是春天的櫻花。曾經多少人是為了一碗素面去那的。
棲霞寺:春牛首,秋棲霞。春天去牛首山踏青,秋天就去棲霞山看楓葉。棲霞寺就在棲霞山上。寺后的千佛洞,有個角落里,雕了石匠本人。有興趣可以看看那個傳說,找找那窟石匠。
牛首山:佛頂圣境。沒記錯的話,應該是供奉了從大報恩寺出土的佛頂骨舍利。
大報恩寺:曾經毀于戰火的七大奇跡之一,報恩寺琉璃塔,已經重建了,晚上看看還行,白天看的話……(恕我審美跟不上)。報恩寺塔下發掘出過阿育王塔,其中的佛頂骨舍利,經由棲霞寺,現存于牛首山佛頂。
毗盧寺:金陵名剎。臨近總統府。
清涼寺:佛教法眼宗祖庭。
高座寺:東晉古剎。雨花臺內。
自然
棲霞山:秋天看紅葉,棲霞寺禮佛。
紫金山:南京最高峰。
牛首山:踏青。
玄武湖:曾經被填平又挖開,湖中有三洲。
前湖,琵琶湖:沿綠道在城墻邊散步感覺不錯。
珍珠泉
老山森林公園
魚嘴濕地
石塘竹海
黃龍峴
谷里薰衣草
明覺森林公園
白鷺洲公園:離夫子廟老門東不遠,外面有條水街。
幕府山
文藝
東南大學-南京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學府三連,校內保留有民國時留下的建筑。旁邊的上海路,陶谷新村,南陰陽營,吃貨們都懂的。
南京理工大學:二月蘭。
南京林業大學:櫻花。
南京財經大學:致青春里的櫻花是不是南財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食堂。
三江學院:美食街聞名,網紅月亮饃。
石湫影視基地
地標
紫峰大廈:南京最高樓。比紫金山還高點。
南京眼:一座步行橋。
小龍灣的網紅橋:燈光秀加橋身瀑布。
博物館
南京博物院:中山門那個,有網紅民國館的。
南京博物館:朝天宮那個,有月下蕭何追韓信梅瓶的那個。
六朝博物館:明孝陵入口的那個。
南京猿人洞
南京地質博物館
南京六朝博物館:梅園新村和總統府附近。
南京古生物博物館:雞鳴寺附近。
其它
湯山溫泉:冬天去泡比較合適。
銀杏湖公園:大人孩子都能玩,有刺激驚險的也有平緩溫和的項目。
橫溪:西瓜,水庫魚頭。
龍袍鎮:蟹黃湯包。
高淳:老街,固城湖螃蟹。
錢倉葵園
吃什么
劉長興,南京大牌檔,民國紅公館,可以去,連鎖店多,味道不錯,一站吃足南京風味。但是盡量點店家招牌吧,要是非要點毛血旺,重慶小面,再跟我說不正宗不地道不好吃,那就沒辦法了,對吧。清真的可以去馬祥興,綠柳居,安樂園之類的,一般老菜館樓下是外賣小吃,樓上是點菜,再往上是包間,小吃和點菜的菜單不一樣,想吃什么最好先看清楚,別坐下來發現菜單上想吃的東西怎么都沒有。老門東的三條營,是南京名小吃的聚集地,就是人太多了。
小籠包:一兩四個,開口向上的那種。點單的時候注意單位,別沒輕沒重的要一籠,一籠少的八個,多的十二個甚至更多。一般家里早飯,去劉長興叫一兩小籠,一籠香菇蒸餃,再來點魚湯餛飩,小米粥之類的就夠了。先咬小口喝湯,再蘸醋吃。
湯包:一兩八個,一般一籠就八個,開口向下。會配一碗蛋皮湯,但是很少有店會配了。雞鳴湯包最有名,但是雞鳴酒家早就拆遷拆掉了。街面上徐建萍湯包號稱是真傳。吃法同小籠。
鍋貼:南京的鍋貼會掛七家灣的招牌,七家灣是南京的回民聚居區,做的牛羊肉地道,后來拆遷了。一般來說是牛肉餡,極少有豬肉的,菜籽油煎,再加水燜,所以底脆面軟,色澤金黃,咬開有湯,蘸醋吃,也可以加辣椒醬。一兩五個,一般會再叫一碗牛肉粉絲或者牛肉餛飩配著吃。有名的鍋貼店百度一下就知道了。
辣椒:有必要解釋一下桌子上的兩罐辣椒,一般吃鍋貼或者面條餛飩之類的,桌子上面會有兩種辣椒,一種是辣椒醬,一種是辣椒油。醬是用來蘸鍋貼吃的,油是用來加在面條或者餛飩里面的。別搞錯。
茶糕:兩層糕中間夾芝麻糖,面上灑紅綠絲。
梅花糕:豆沙餡的最經典。
糍粑:糯米飯壓成方塊炸的,外面脆殼,里面軟,略有點咸味。
蒸飯包油條:有白米的,有用烏飯葉染成烏飯的,最初是只有加糖的,后來有了加榨菜肉松的咸味的了。
糕團:上元的元宵,寒食的青團,端午的麻油綠豆糕,中秋的月餅,九月九的重陽糕,另外棗泥麻餅,如意糕,馬蹄糕,五色糕,玫瑰糕等等各色涼糕。
赤豆酒釀圓宵
桂花糖芋苗
糖粥藕
雞汁回鹵干
開洋干絲
狀元豆:類似五香豆
炸臭干:臭豆腐干炸出來用簽子串成串,淋上醬油調的鹵汁和辣椒吃
鴨血湯:只有鴨血,鴨雜,沒有粉絲。需要澄清一下,地道的吃法要么鴨血湯,要么牛肉粉絲湯。鴨血粉絲是90年代末傳進來的,如果有南京人跟你說鴨血粉絲是南京小吃,那他一定是95后。
老鹵面:老鹵做底,所以是紅湯,可以做湯面,可以做干挑。根據澆頭起名,加扣肉的叫大肉面,加牛肉,加小排,加雪菜肉絲的依此類推,素澆面就是加了素什素澆頭的,當然也可以加料雙拼或者三拼或者更多。加熏魚的叫熏魚面,熏魚面也叫爆魚面,因為熏魚是先炸再燴,所以別問為什么爆魚面沒有鮑魚了。而且,南京的面條一般煮得比較生,我們叫煮得嗆,想要軟一點要跟老板講。
小煮面:骨湯做底,一鍋一碗煮的,所以叫小煮面,根據料不同,也叫三鮮面,豬肝面,香腸面,廣為人知的皮肚面也是這一類。
南農燒雞
鹽水鴨:小區門口菜場,到了飯點有當地人去買的,味道都不差,不一定要去網紅店死磕。如果要帶回家,千萬別買超市真空包裝的。吃得覺得不錯了,現買讓老板斬好抽真空,好吃一點。南京人吃鴨子叫做去"斬(zan第一聲)一盤鴨子"所以鴨子好不好吃跟斬得好不好也有關系。所以,別買個整的自己啃,要有儀式感,知道吧?
烤鴨:賣鹽水鴨的店都有烤鴨賣,給的鹵子吃之前倒在鴨子里面。家里吃不完的,第二天連鹵帶鴨子,加點冬瓜或者白菜之類的,燴一鍋也是美味。
鴨四件:南京人把鴨翅膀和鴨爪子叫四件,一般的鴨子店都有賣。
鴨肫,鴨肝,鴨心,鴨腸:同上。
鴨油酥燒餅:分甜的和咸的,甜的是圓的,咸的是長的??赡苡腥瞬幌矚g鴨油的味。其它類型的燒餅或者酥燒餅也是這么分的。
豬頭肉:賣豬頭肉的攤子一般也賣大腸,小肚,豬爪之類的。
獅子頭:肉是切出來的肉粒,不是用機器絞的肉餡,清湯燉的,所以口感鮮嫩,上桌前加點青菜在湯里面。
江米扣肉/梅干菜扣肉:糯米或者梅菜蒸的扣肉,肥而不膩,瘦而不紫,肉香滲進配菜里,所以往往在江米或者梅菜最先被吃完。
八寶飯:加了豆沙,干果,紅綠絲之類的糯米蒸出來的甜飯。
咸肉菜飯:似乎只有家里有。店里很少有做的。
鳳尾蝦:是小徒弟剝蝦沒剝凈,留了點殼,炒出來紅紅的,像鳳尾一樣,還挺好看的。
蛋燒賣:只知道馬祥興有,蛋皮做的燒賣皮。馬祥興四大名菜,可以一試,但松鼠魚,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蘇州得月樓的。
長江三鮮:鰣魚,刀魚,鮰魚。江支魚也好吃。
咸肉河蚌:也有用秧草炒河蚌的,秧草就是苜蓿頭。
燉生敲:黃鱔做的功夫菜。
八寶鴨:鴨子做的功夫菜。
三鮮鍋巴:鍋巴炸酥,三鮮湯當著客人的面淋上去,聽的是嗞啦一聲。愛吃脆的挑沒湯的部分吃,愛吃軟的入味的,挑浸了湯汁的吃。
龍蝦:南京人就叫龍蝦,沒有小,不叫小龍蝦。小時候家里夏天常吃。
蟹:固城湖產蟹,家里沒人愛吃,所以一般有蟹都是拆了肉熬蟹黃油,下面條或者燉豆腐,或者做其它菜的時候用。
野菜:蘆蒿,茼蒿,豌豆頭,枸杞頭,苜蓿頭,馬蘭頭,菊花腦,地皮菜,莆公英,薺菜,野蒜,野蔥,野雪菜,香椿……或清炒,或做湯。
旺雞蛋,活珠子:旺雞蛋是孵不出來的死胎,活珠子是孵了12天左右的活胎,能接受這種食物的,可以嘗試。
其它淮揚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