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普通話小組里的一次問答接龍。一位親問:你人生中最艱難的是什么時候,又是怎么度過的?當時正好在廈門回家的高鐵上,就剛好可以靜靜想,好好答,寫了很多。今天,又拿出來再整理了一下。
十二月開的海棠花
人生最艱難的時候?我以為會首先想起來大學失戀的事情,愛了一個男生四年,終于在一起半年,他卻和同班女生同居了……我一次次以為放下了,卻事實是為此糾結了近二十年。
可當我靜下來尋找那個“最艱難”,最終浮出水面的卻是婚后第三年。
孩子出生一年多,婆婆過來幫忙,從家務到帶孩子方式對我諸多不滿,老公是個孝子,是“我媽說月亮是方的就一定是方的,你怎么可以說是圓的”的孝子。
老公忘記了是他追的我,忘記了曾經他眼睛里的種種優點,不照顧家不照顧娃不待見我~~我姐和我說,我都沒了光彩。我也認真思考關于離婚的事情。然后和自己說,那么,單親媽媽要做的事情,我現在開始做起來吧,預習一下總好過倉促面對。我努力工作~這是我養兒的飯碗;努力學習,備考公務員(后來筆試第一面試沒過,但是感覺學習讓自己提升了一些),想掙得更多些;我開始處理自己一向不擅長的家政,我要讓兒子舒服些;我開始練瑜伽,我不想兒子長大后不愿意一個像保姆的媽媽來接他~~~~(春天里我通過MOOC的演講認識了瀟灑姐,瞬間路轉粉,是因為我也在追求“金錢富有肉體精良”啊。)我當然不是只為兒子,只是,為兒子的心讓我比較快地調整了自己的狀態,走出了那段艱難的日子。有個更大的目標總是能有更大的動力……
后來?后來婆婆回老家了,我也發現,當不對一個人抱希望的時候,會放下很多執念,很多事情就一笑而過不以為意了,然后,在很多年以后,爸爸突然發現自己應該成長為更好的爸爸,就更好地學習當爸爸了。而我也終于明白,“我”應該是第一位的,而不可以是“他”,不可以是其他任何“他”。
關于愛情,就更喜歡舒婷的《致橡樹》: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我有我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日子如水向前,是不該總回頭張望的。可是曾經的日子讓我們長成了現在的模樣。如果沒有困境,就沒有痛苦的反思和改變,我們,就不是現在的樣子了。為此,我感謝每一次遇見,給了自己改良的契機;感謝遭遇后的自己,選擇的是面對而不是逃避。
也終于,可以感激遇見的每一個人。因為這份感激,得以平和,得以灑脫,得以放下。
這個南方的冬天就像是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