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圓圓和我說起時,他們的故事已經接近尾聲。
那晚窗外雨聲由遠及近,淅淅瀝瀝。圓圓的聲音低沉:“他又失約了。”“誰?”“那個學長。他說過在昨天之前會見我一面,然后離開北京。但他一直沒有聯系我——我好怕他又忽然不見了。”
“他上次消失,沒有征兆,忽然就再也聯系不上,電話沒人接,消息也不回,在我最需要他的時候,他帶著對我的承諾消失得干干凈凈。我真的,做夢都害怕這樣的事情重演。”
我不知道該怎么安慰圓圓,同時我很疑惑:幾次失約、曾經消失將她置于不顧的人,還能對他懷有期待么?
二
上回圓圓來找我時,是她終于與消失數月的學長重逢的第二天,她帶著宿醉的悔恨,和我說起她的錯誤。
在學長消失的三個多月里,她總是想起他。想起他的說話方式、他的調侃、他的喜好、他的追求,想著他過年、想著他吃飯、想著他入睡。她以為自己只是對他的主動消失無法釋懷,再次見他時,才終于知道答案。
四月,她偶然在食堂看見他,來不及多想就上前跟他打招呼,他說:“好久不見。”寒暄幾句又告別,在她轉身的那一刻,心跳加速,小鹿亂撞。
原來真的是喜歡他呀!可是怎么辦呢?他冷淡了她這么久,重逢時眼神那么冷漠,以前的曖昧仿佛未曾發生。
你怎么又喜歡上一個不喜歡你的人!圓圓心情很糟糕,不想去上課,和學弟一起去買燒酒,結果喝了半瓶就在街上醉得東倒西歪,胡說八道。夜晚很涼,一直喜歡她的學弟握著她的手怕她凍著,卻不肯帶她回學校,拉著神志不清、喋喋不休的她在街道上閑逛。該說的不該說的沒有過腦子,全部都倒了出來,次日醒來她簡直羞愧得要撞墻而死。
怎么會這樣呢?她喜歡上一個不講信用的男生,為他喝醉在北京夜晚的街道上,竟然約了被自己拒絕過的人,還在他面前耍酒瘋!
這個錯誤實在無法彌補。
但這一切究竟是怎么發生的呢?明明一開始就知道沒有結果,這種情愫是怎么產生的呢?
三
說起來,不過是圓圓反應太遲鈍,或者說,她一直在自欺欺人罷了。
她對他的興趣是在看到他的名字的時候就產生了,她很好奇一個研二的學長為什么還會報名做支教。后來見到了,他其貌不揚,不高也不強壯,甚至還有一點點駝背,怎么看都不是她會喜歡的會在人群中發光的類型。不過他也喜歡國學、喜歡歷史、喜歡讀書,還和她是老鄉,真有緣,成為朋友應該很不錯吧!
剛開始聊天時圓圓就知道了他將要出國,本來以為三個月后就要說再見,沒想到他為了給孩子們撿羽毛球從屋頂上摔了下來,住進了醫院。
作為項目負責人,圓圓每周都會去看望學長,陪他聊天、喂他吃飯、被他調侃,后來他出了院,她還為他做過飯。當時只是覺得,這個學長很有意思,和他待在一起很愉快。
七月圓圓回北京,他去火車站接她,陪了她一個下午;八月她參加夏令營,他打電話關心她,在她回校時請她吃飯。他們一起看過球賽、吃過火鍋、看過話劇、爬過山、淋過雨,有時候圓圓會想,是不是走得太近了呢?但想到他即將出國,她又懶得梳理兩人的關系。就算有些曖昧,也曖昧不了多久了,何必非要違背自己的心意遠離這么有趣的一個人呢?
這些想法不久之后就被推翻了。去年中秋,圓圓一個人看了部電影,在宿舍百無聊賴、孤孤單單,月餅都沒興致吃。學長打來電話,她說想去爬山卻找不到伴,他說一起去吧。
在那條走過很多次路的上,圓圓突發奇想要閉著眼睛走走。
“你可以把衣服給我牽一下嗎?我想閉上眼睛走走。”
學長遞過來的不是衣角,而是手,他溫熱柔軟的手。她再也沒有辦法專心于聽蟲鳴。在半山腰俯瞰北京的車流與燈火,在山頂擁抱溫柔的晚風,她開心得忘乎所以。回到宿舍之后,她的心怦怦跳,跳了好久都沒有慢下來,手上保留著學長的手的觸感,閉上眼都是一起看過的圓圓的月亮。
圓圓自欺欺人:我沒有喜歡上他,我只是有點激動,過幾天就好了。
四
學長第一次失約是什么時候呢?大概是去年暑假吧——他們通電話的時候,他說:“你早點回北京吧,我們去看《大魚海棠》。”
圓圓沒有猶豫半分就答應了。雖然很期待,但還是勸自己不要太當真,不要太期盼,他或許只是說說而已呢。
果然,他說大魚海棠的評分不高,還是等等,晚一點去看《七月與安生》。
而《七月與安生》是圓圓自己捧著電腦在圖書館看的,還看得泣不成聲。
中秋節過后,圓圓刻意疏遠了他。不再找他聊天,不給他打電話,他可能在忙各種考試,她在忙社團、學習,他們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聯系。圓圓常常想起中秋之夜,好多次想給他打個電話,都還是忍住了。“還是保持距離吧。免得最后太難收拾。”
醞釀了很久,終于在兩個月后的某天忍不住給他打電話。學長說他剛好回到北京,近期沒什么事。那段時間她正在準備乒乓球課的考試,但和搭檔怎么練習都沒有突破,他自詡為乒乓健將,愿意陪她練一練,并陪她去考試。
“你不知道,當時我開心得像見到了天使。”
練習時很順利,但考試時圓圓發揮得很糟糕,于是約好下一周再考。然而他在那一天之后就消失了。
第二天圓圓正好想找他借點東西,而他沒有接電話,也沒有回信息。接下來的幾周,他的電話沒有人接,短信、消息也不回,他就像是在人間蒸發了。
就在這個時候,圓圓的搭檔向她告白——就是后來圓圓醉酒時拉著她逛大街的那個學弟,圓圓不想再見這個學弟,很希望學長能陪她說話,幫她排解,或者借她當擋箭牌用用,卻怎么都聯系不到他。
他怎么不見了呢?他說過寒假一起回家鄉的,他說過陪她去湘西玩的,就算這些都不作數,他說過陪她考試的,怎么就忽然消失了呢?他為什么消失?
想了一個寒假,也沒有想通。
他是不是已經出國了?或許不會再見了吧!
本以為故事就這樣結束了,沒想到還能再見到他。在人頭攢動的食堂,圓圓一眼就將他認了出來。她以為自己只會喜歡在人群中發光的男生,但與他相處這么久,他的想法、他的自信、他的相處之道、他的努力,甚至他的雞湯,都深深地吸引著她,在他失蹤數月之后再見,圓圓驚訝地發現,他在人群中竟也是發著光的。
“或許就是因為你喜歡,所以才覺得他發著光吧!”“是吧。”
她很希望能夠發生一點什么,能夠多留一些回憶,但也只是想想,她知道沒有可能。
那次見面之后,圓圓并沒有再主動跟他聯系。又過一個多月,她從實驗室出來,夜幕剛剛降臨,他們在銀杏大道上相遇。圓圓開心地跟他打招呼,假裝什么都沒發生,像以前一樣和他互相調侃。五月底的某天,圓圓驚喜地接到他的電話。他說他就要去畢業旅行,去新疆的邊界,之后回家等簽證批下來,所有的事情都塵埃落定就飛往美國。在他離開北京之前,他想請她吃個飯。
這應該就是離別飯了,這一次見面應該就不會再見了,這應該是她最后一次等他了。
她帶著一點小心翼翼,又懷著期盼。但他過了約定的時間,還是沒有出現。
五
“我想了很久,我之所以放任我喜歡他,之所以原諒他的一再失約,是因為我一開始就知道,他將一去不回。”
圓圓心里清楚,她很多次察覺到不對勁,她有過很多機會將情愫扼殺,但她沒有,她舍不得。每一次,她都想:“他就要走了,他出國之后或許就再也見不到了,我們相處的時間那么有限,我為什么還要在意他的失約?為什么還要有所防備?”
“你早就應該把他拉黑,再也不聯系,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傻傻地盼著。他冷落你、不理你的時候,真相已經很清晰了,你卻還在原地等著,這樣卑微真的很不像你——如果那個學長這次再玩失蹤,你還打算原諒他么?”
“我不知道。我只能繼續等,等他聯系我,一直等到他離開。等他走了,所有的事情就會自動謝幕。”
圓圓知道,他這次一走,或許就永遠不會再見。她有她自己的人生規劃,不會等他回來,所以想好好地告個別,給這個故事畫一個結局。
她在等,等他打來電話,等他說他這段時間很忙,等他說他要走了。他或許還在北京,或許過幾天會聯系她,他說過會給她帶禮物,他們應該有一個告別,而這個告別的機會,到底是她給他的,還是他給她的呢?
“你啊,喜歡一個人,就把主動權全部交到他的手上。”
圓圓笑了笑,眨了眨濕潤的眼睛。
六
過了十幾天,學長終于聯系圓圓,兩人吃了一個離別飯,交換了禮物。圓圓給了他一盒紫色的勿忘我。
他說他次日就離開北京,圓圓又像飛蛾一樣,要去送他。
“我們又一起去唱了會兒歌,出來的時候,天空下起了小雨。我們想起某個雨夜在長廊的長談,想起一起看過的話劇,想起一起做過的很多事,最后還是草率地說再見。他一定不知道,那首《奇妙能力歌》我其實是唱給他聽的。”
他離開之后,就又回到了不怎么回她消息的狀態,說要給她打的電話也沒有后續。
其實他早就知曉她的情愫了吧!在他玩失蹤之前那次見面,他一定感受到了她掩飾不住的歡喜,所以主動拉開距離。而她卻還在疑惑:本來關系這么好,這么聊得來的人怎么忽然就冷落她了呢?
他們之間早就應該結束的,在他主動消失的時候,在吃過離別飯交換禮物的時候,在她送他去火車站的時候,在他們最后一次說再見的時候,他們就該結束的。無論哪個時候結束,結局都不算太壞,但她太貪心,遲遲不肯給這個故事畫上句號,當斷不斷,就只能得到最壞的結果。
七月末,星空之下,晚風習習,電話那頭的他說他在女朋友家里。
女朋友?原來他已經有女朋友了,是什么時候有的呢?剛認識的時候兩人互相嘲諷對方是單身狗,后來她喜歡上他,而他什么時候已經有女朋友了呢?她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
最開始你只是想接近、了解,后來又想多留一些回憶,再后來越陷越深,明明知道該終止了,卻又太貪心、舍不得。你放棄原則、卑微、討好,真的值得嗎?或許他甚至從來沒有把你當成朋友,你自始至終,不過是唱了一臺漫長的獨角戲而已。
你當他是特別的,而他卻當你是路人甲乙丙,你只是他可有可無的千萬分之一。
“我不知道值不值得。或許每個人都會在一段感情里迷失自己。在不對等的關系里,毫無原則地原諒、討好、自欺欺人。拒絕面對真相的結果,就是被真相所傷害;放不下那些明知該放下的,終將被燙傷。他是一個很優秀的人,我很喜歡他,也很慶幸遇見了他。但這次是真的結束了。”
小鹿撞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