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一天同學在浠水的紅蓮聚會,便沒去看菊展。本來還想去一趟,因為聽說菊展辦到了澄月島路。如果一直延伸到“好大一棵樹”,這個陣勢可就大了去。這倒是很讓人期待,于是趁著還沒開展,跑去刺探一回。所以說,雖然我這是第六次拍菊展,每次去都是有原因的。而且,還真的有很重要的發現,為正式開展那天帶著家里人來賞菊做了一個小小的鋪墊。
這次依然從教堂路進去。先不理解為什么樓牌上寫著“菊市”兩個字,后來才知道,卻原來這一段路的后面,真的設置了一個花市,有賣菊花的攤位,也有賣其他的花。比如仙客來,海棠,紅掌,君子蘭,三角梅等等。這些花的品種都較我們平常看到的有所不同。比如說三角梅吧,有淡綠色的,淡粉色的,甚至有橙黃色的。而我們平常見到的不外乎朱紅和紫色兩種。我對養花沒什么興趣,但家里人喜歡,于是隨手拍了幾張,不知道她是不是需要。這個時候,我還不知道家里人在周末會回來一趟。
還是帶了一支永諾半幅50定E卡口的頭子,配合索尼的6100來用,從后來的出片看,這款半幅定焦的表現也還比較好。先是到了翠華居,擺了展臺,但大門緊鎖著。透過門縫看進去,就像從前的一部影片中的兩個偽軍的對話,黑不隆冬的,什么也看不見。不曉得會舉辦什么展覽。
翠華居的對面便是牡丹亭。這次同學聚會的時候,講起來牡丹亭中的陳設,一位同學和他夫人與我的看法是一樣的。說,看起來就像是一座座的靈堂一樣。的確不知道這些人是怎么想的,也許故意惡搞一下也是說不定。上次來就看到,一些工人將菊花的花缽放到了牡丹園中。我對他們說,這可是鳩占鵲巢,菊花占了牡丹的地兒。工人們笑著說,反正都是花,一樣的。
因為牡丹園很狹小,旁邊還有一條小道,所以,那天就看到有畫畫的人在那里支著架子寫生。今天又看到好幾位。其中一個畫得很好。我湊過去看了一眼她在畫上的落款,卻原來是一位熟人。瞧她那么專注,也不好去打擾,隨手拍了幾張照片。她哥哥是我的同事,整理了一下,給發了過去。
從牡丹亭有一條小道可以進入逸趣園。這座園子里最大的一座建筑叫掩勝樓。前些日子看也在做展臺。今天可以進去。原來這里做的是一個書畫展,專門展覽和菊花有關的書法繪畫作品。懸掛著的書法繪畫作品的下邊,擺放著一盆盆的菊花。不僅都是單株,而且形態也非常好看,是挑選出來的精品菊花。不過,在這種場地單拍菊花,效果并不好,而要把菊花與繪畫拍到一塊,同樣也比較困難,因為菊花的植株太小,如果沒找到合適的角度,還真的不容易拍。工人們進進出出地忙乎著,我也沒法靜下心來好好觀察,隨便拍了幾株菊花了事。
總算是有收獲了,想著下次來,一定帶獨腳架,把相機架起來好好地來拍。
順便說,今天一早打開公號,發現被靜態了。靜態的時間是一個月。被靜態的那篇文字是《四拍菊展》。我怎么看,也沒發現其中有那些反革命的言論,怎么給下了如此的狠手,居然要關一個月的黑屋。心情就不怎么好,今天就寫到這里,換一個平臺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