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永遠是自己的守護神,有了媽媽感覺特別安全,有了媽媽的拂摸,有一股暖流從媽媽指尖發出,流進心田。媽媽是這個世界上第一個接觸自己的,從此眼里就只認媽媽最親切。媽媽呀!今天是您的生日,祝媽媽永遠快樂!
小時候,我們哭著來到這個世界上以后,媽媽就知道寶寶餓了,因為我們熟悉媽媽的味道。在媽媽抱著我們的那一瞬間就不哭了,媽媽對我們說:“寶寶,乖乖,不哭,不哭。”雖然我們聽不懂,可是我們能夠感覺得到。
有一次,寶寶感冒了,直哭得呱呱的,媽媽以為寶寶肚子餓了,在媽媽觸及到寶寶臉上那一秒,媽媽感覺到了異樣。原來是感冒發燒了,那時醫療條件差,媽媽不懂這些,立馬帶自己去了幾公里的衛生所。這樣的場景真的太多太多了,記不得了,只是聽姐姐提起過。還有寶寶不吃奶,原來是媽媽病了,那奶有異味,寶寶感覺得出來的。
?
上學那會,家里特窮,給爸爸要個本子錢還挨了一頓打,是媽媽用身體擋住了爸爸打來的棍子。有了媽媽的保護,并在媽媽的安慰和拂摸下,兒子也逐漸平靜了下來。后來媽媽上別家去借了給自己。想吃冰棍了,媽媽用包谷去兌換得一只冰棍。
媽媽告訴兒子:“咱家窮,要好好讀書,我跟你爸爸都不識字,你要學會自立。”就這樣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為了學費,去過田里拾蠶豆賣,到過山上砍柴和拾菌子賣錢。那時的溝里、河里魚蝦特別多,為了改善伙食,還真是撈魚、摸蝦、鉤黃鱔、捉螞蚱來做小菜,打谷子那會愛說螞蚱也是肉。
土地剛下戶時,大米還是一個稀罕物,媽媽知道兒子不吃包谷飯,單獨蒸了放一邊,姐姐不服氣就拌合到包谷飯里。想不到姐姐打不過自己,又有媽媽的保護,常常能夠得償所愿,媽媽預留了一碗白米飯。媽媽從來不說兒子笨呀無能的,只會說一句:“我兒子辣草得很。”
媽媽非常善良質樸,從來沒有打過自己一下,只有爸爸習慣性用棍子招待自己。因為爸爸在年輕時吃過沒有文化的虧,這個心結一直到老還念叨過。媽媽油炸的辣子和菌子油很好吃,淹的干豆腐也很好吃,小時候看用報紙包一塊裝著吃。上初中那會,淹的酸菜用開水充好泡飯吃,省了不少菜票錢。
在媽媽的心理,我們永遠是媽媽的寶貝,現在自己已經為人父母了,對孩子又過寵愛而放縱。時代變了,教育方式也完全不同,要是父母文化不高,孩子還會糊弄父母。在那些離異的家庭里,媽媽去見一回孩子,總是纏著不愿離開媽媽。
離開媽媽后就少言寡語,整個神情和性格都改變了,原來的天真無邪不再自然的見得到。沒媽的孩子真的好可憐,孩子習慣了拉媽媽的手,習慣了媽媽摸著自己頭肩,習慣了挨著媽媽并坐在媽媽的腿上,習慣了一直喊叫著“媽媽,媽媽”。上學的路上不要爸爸接送,游玩的時候習慣性跟在媽媽身后,下雨天愿意站在媽媽打傘的那只胳膊下躲雨。
這些熟悉的行為習慣從媽媽離開以后,就再也感覺不到真真的是媽媽的寶寶了。正如歌詞:“世上只有媽媽好 ,有媽的孩子像塊寶 ,投進媽媽的懷抱 幸福享不了。? 沒媽的孩子像根草,? 離開媽媽的懷抱 ,幸福哪里找?”在孩子的眼里,只要投入不了媽媽的懷抱,就再也感覺不到那種溫暖和安全感。
長大了,再回老家見到媽媽,感覺自己再大也是媽媽的寶貝,這份親情永遠割舍不下,媽媽最想念的就是子女的陪伴。媽媽老了,吃不下什么山珍海味,住不慣城市繁華,穿不慣新潮花樣,那甜甜的蛋糕雖說軟軟的,那傷牙齦呀。媽媽需要子女的陪伴,因為也害怕孤單,也恐懼老了走不動,可又不愿耽誤子女的前程。希望全天下的子女多陪伴父母,要感恩自己的父母,兒行千里母擔憂,在母親節到來之際,祝天下的媽媽們節日快樂!感恩您們!祝賀媽媽們身體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