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伍前言:
先來一篇例文看看。
我的同學
李廣川 唐山 初一
他憨厚老實。身為同桌的我,一開始只有這樣不清晰的印象。
我也并沒有過多的注意過他。在我的印象中,只有一條模糊的橢圓輪廓,肥胖的臉上密密麻麻布滿的疙瘩。他的學習成績并不突出,卻十分刻苦。往往在下課的時候依然緊咬著一道難題不放,我看到他遇到困難,便耐心給他講解。這樣日復一日,月復一月,我開始感到了厭煩,不屑于幫助他。
當他手握著筆,低著頭沉思時,我只是視而不見地在他身旁閃過;當他誠心誠意,虛心向我請教問題,我卻不屑一顧,甚至還裝作沒聽見......而他卻沒有耿耿于懷。
那是幾個月前的一天,我匆匆地來到學校,卻忘記帶了那天要交的勞技費。老師說道:“把勞技費收上來。”這時我才突然想起。這仿佛晴天霹靂一般,直劈到我的內心。只好匆匆忙忙地向較好朋友去借,然而卻百忙了一場。那時的我好像熱鍋上的螞蟻——手忙腳亂,我已不知所措,“等待”、“絕望”。突然,他拍拍我的肩膀,對我說道:“咦?你沒帶錢?”聽到這句話,我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急忙回答:“嗯!”“那我借你吧,給。”他一邊說,一邊遞給我一張皺巴巴的十元紙幣。我十分吃驚,便接過錢,連聲說了好幾個“謝謝”。我的心中充滿了感激之情,并且有一絲慚愧之情涌上心頭。我感激地望著他,而他只微微一笑。
我這是第一次仔細看到他的臉:圓圓的頭上冒出一撮烏黑的頭發,臉上分布著大大小小的疙瘩,就像月球一樣。兩顆大大的眼睛鑲在臉上,一個小小的鼻子和一張小巧的嘴緊粘在臉。在我心中,這個形象是那么可愛,那么溫暖。
他雖不英俊,但可愛;雖不優秀,但溫暖;雖然平凡,但在我心中,是那樣的高大。
襯托還是對比
伍健洲
某些老師在評議這篇文章的時候,只會糾纏在這文章用的是“對比”還是“襯托”上。我看著他們的爭論,很煩,覺得這種同行不是“不務正業”,而是“務不著正業”。因此有了如下意見:
我之所以看不起某些同行,其實就是因為他們老糾纏在像題目的這個小問題上。
其實,當一個老師,特別是語文老師,你可以不懂對比到底是什么,也可以不懂襯托的確是啥東西,因為作為一個語文老師,你最重要的存在意義,是讓學生寫出一篇像模像樣的作文來。你的學生的作文像樣了,他們的“閱讀理解”就會像樣了。若果你的學生都寫不出一篇好作文,只能證明你當一個語文老師,的確不能算是合格的,只能算騙錢的。
這篇文章,到底是對比還是烘托呢?你管他!
李廣川用自己對同桌的態度,用同桌對自己的態度,凸顯了兩種不一樣的態度,更加突出了兩種不一樣的層次的學生的心態。
他用“我”對同桌有主動幫忙到故意忽視,來表達出一個高大上層次的學生對一個普通層次的學生的逐漸無視的過程;但恰恰是這個被基本無視的同桌,在“危急關頭”上“救”了“我”。
這樣一來,“只有一條模糊的橢圓輪廓”的臉,跟現在“圓圓的頭上冒出一撮烏黑的頭發,臉上分布著大大小小的疙瘩,就像月球一樣。兩顆大大的眼睛鑲在臉上,一個小小的鼻子和一張小巧的嘴緊粘在臉”的可愛,形成了一種視覺差。
作者巧妙地通過這個“視覺差”來寫出同桌在“我”心中的重量的變化,這是很聰明的寫法。
這個,其實很值得同齡人借鑒一下,當然,更加值得廣大的語文教師在教學生作文的時候認真地借鑒一下——你管他這是襯托還是對比,你不會指導學生這樣去思考,你將襯托和對比分析得入木三分,還是一個普通的語文老師,沒什么前途——除了搞怪博點名聲之外。
一個老師給學生指導作文,應該抓大方向。
那些可憐的教師,只會著眼在某一個小小的小問題上拼死兜圈子,生怕學生寫不夠字數。
這些可憐的老師,卻從來沒有在“方向”兩個字上想過——當你的學生學會了“如何去使用材料”的時候,你的教學才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