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逗逗,圖/攝圖網
年味在我們年紀小的時候是最濃的,期待著過年的新衣服,想象著收到紅包后的開心激動,還有一頓豐盛的年夜飯......
新年在固有的認識中,意味著一個新的開始,以及對新一年的期盼,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90后的年味,變得越來越不同于往年的味道,缺少了一點點的虔誠,多了一點點互聯網的新奇。
1.微信紅包
在人人玩微信的時代,如何與一個陌生的朋友迅速找回熟悉的感覺?
最好的工具,無疑是來一個有誠意的微信紅包,人情往來,我們需要一個可以互動的點以便于雙方找到共同話題。
別人有喜事,或者特殊節假日,尤其是在春節,許久未聊天的朋友,在群里面先發紅包活躍一下氣氛,在搶了紅包之后,大家也就有了參與的積極性。
領了最佳手氣的,愿意再發一個大包以示運氣佳,微信紅包,提供了一個打開話題的窗口,讓陌生人放下戒備心。
這樣的年味,是有速度的年味,拼的是手氣和人品。
2.支付寶集福
支付寶自從2016年推出集五福之后,便把集福火速發展成為一項全民參與的活動。
由于操作難度低,加上有趣味性,老少皆宜,支付寶不僅僅是一個支付工具,更是在不斷努力拓寬社交領域的缺口,比如澆水得到能量的,互相加好友,生活圈的優惠券共享等等,都是支付寶的進步。
敬業福,富強福,友善福,愛國福,和諧福,這5福,就跟08年的北京奧運會吉祥物(北京歡迎你)一樣,深得人心,都能把這5福脫口而出。
這樣的年味,是信息交流的年味,把生疏的感情,通過換福而激活。
3.搶到火車票,和黃牛黨斗智斗勇
春運的車票,一票難求,由此滋生了黃牛黨的高價票,并且市場需求量龐大。
為了得到一張回家的火車票,我們提前蹲點,到點就拼命刷12306,即使是無座的也開心得不得了,至少,回家有著落了。
而12306的神驗證碼,更是成為了茶余飯后的笑點,你永遠區分不了哪個是白百合,哪個是范冰冰......
在交通不是很發達的時候,一張回家的車票不會如此的牽掛人心,因為心里有落地感和回家的盼頭。
小時候,家是一封電報,如今,家是一票難求的車票。
這是我們最無奈的年味,永遠在回家的路上。
4.微信群發短信
逢年過節,好像沒群發一下信息,就找不到存在感一樣,在手機上復制黏貼,然后輕輕一點群發,祝福就送到了對方的心坎里去了一樣。
只是,這種微信群發的方式,卻是最惹人煩的方式,你一定也跟我一樣,寧愿對方發一個一分錢的紅包表示祝福,也好過看一則長篇大論的文字祝福。
最有分量的祝福,是帶有對方名字的祝福,群發的信息,如無必要,還是省下為好。
頭疼的群發,這是我們違逆不了的年味,當然,你也有可能被拉黑。
5.身邊的同學結婚生子,自己被催婚
90后似乎已經步入晚婚晚育的階段,我們也開始了解什么是“被催婚”和“被相親”。
2016年,我身邊特別多的同學朋友都先后晉升為人妻人夫,節奏稍微快點的,已經是奶爸奶媽。
有一種無奈感是:當你想找同學聚會時,同學卻已經遠嫁他鄉。
適婚的年紀,我們在為夢想打拼的同時,卻不得不煩惱于終身大事。
這樣的年味,是幸福而糾結的年味,終究需要獨立成為一個小家庭。
6.開始發紅包給家人了
90后,已成為職場的新鮮血液,經濟開始獨立,從家人提供生活費到補貼家用,再到成為家庭的中流砥柱。
最直接的變化,體現在過年過節的紅包支出上,給家人一個大大的紅包,犒勞一下辛苦勞作一年的父母,感恩家人的幫助和鼓勵。
支付寶轉賬和微信紅包給不了紙質毛爺爺的踏實感和喜慶感,所以,在給老一輩表達祝愿時,建議還是用紙質人民幣表達敬意。
紅包,不僅是一份心意,更是一份責任與擔當,這樣的年味,苦中帶甘。
新的一年,承載了新的期望,繼續揚帆起航,更上一層樓吧,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