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1.小時候的他
兒子從小就充滿想象力,會問很多讓人哭笑不得的問題。
記得有次上親子課,老師問大象身上有蚊子叮咬怎么辦?兒子舉手回答:老師,用繩子把蚊子捆起來(他以為繩子是蚊帳呢)。
還有次公交車上,他大聲問:爺爺,你知道小狗是怎樣撒尿的嗎?讓我來示范給你看。引得全車乘客都望著他爺爺,好不尷尬。
孩子平時放學回來就喜歡畫畫、剪紙,幫小動物搭房間(還有上下層)。
可能由于他腦袋里的問題太多、想象力太豐富,導致上課注意力很難集中,聽課不專注、作業基本就沒記全過,完成質量又差(上課不聽,基本靠回家自學后做)。
于是每天放學要給老師留下來改作業(一小時左右),成績自然不好(穩定地排班級倒數)。
老師嫌棄、同學鄙視,連我們做家長的,也是恨鐵不成鋼,甚至有時對孩子動粗。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初中畢業。
大家可以想像,家中有這樣的熊孩子,家長臉上無光,孩子也感到自卑,自卑到塵埃里(在學校說話不敢高聲、走路永遠靠在隊伍后面,回家后也總是耷拉著腦袋,小小年紀除了沉默很難見到燦爛的笑容)。
? ? ? ? ? ? ? ? 2.升入技校后的他
兒子中考順理成章地沒考上高中,只能讀技校。在選擇專業時,我跟他爸頭腦非常清醒,知道讀技校等于將來只能找個糊口的工作,與好職業肯定無緣了。
所以我們非?,F實地指了兩條路給他選:汽車修理、烹飪。熊孩子卻說:你們都是坐辦公室,讓我做工人啊,我也要做辦公室,于是他按自己的興趣選了“電腦藝術設計”。
一聽設計這個“高大尚”的名字,我就知道學不到什么東西。因為我們公司有很多什么“工商管理、市場營銷、視覺傳達”專業的本科生,到單位啥都不會,何況熊孩子還只是技校生。
但很多事情,大人是拗不過孩子的,而且我們對技校也不抱著能學到什么的心態,所以屈就尊重了他的選擇。? ? ? ? ? ?
一個月后,孩子跟我說:媽媽我想加入學生會。我問:為什么???他說學生會里學哥學姐很牛,好像權力很大。
我說:可以的,但要你自己去爭取。雖然我都不太相信自己的話,因為我知道能加入學生會的都是一些比較優秀的孩子,但心里也暗暗為孩子鼓勁。
一周后兒子說:媽媽,我加入學生會了!我很驚詫,不是吹牛吧,反正我也不想揭穿他。
兒子說:因為學生會需要我這樣繪畫好的人!喔,我將信將疑。不料兒子在學生會干的熱火朝天,與小學初中簡直像變了個人:活潑且積極向上,一回家就跟我們說個沒完。
? ? ? ? ? ? ? ? 3、加入集訓隊的他
鑒于孩子畫畫的出色,一年后,班主任找我們,說孩子可以轉到集訓班,學習3D數字游戲人物設計,將來相對工作更好找,更有前途,你們是否同意?
這個專業對我和他爸這樣傳統企業的人來說,聽都沒聽說過。然后我們征詢孩子的意見,兒子說集訓隊,聽聽就高端,于是欣然同意。
后來才知道,集訓隊就是脫離教室日常教學,專門在一個封閉教室進行訓練。就像參奧人員,這種訓練辛苦且枯燥。
譬如,針對人物的某個部位,一天刻意拉幾千次線條。這途中,有孩子退出了,因為這活太枯燥了,而且要學習很多模塊,背很多快捷鍵,記住人物大部分的肌肉和骨骼位置與特征。
所以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一點都沒錯。
兒子卻不叫苦,也不知道他心中憋了一股什么勁,整個集訓隊就三個人,他卻畫的樂此不疲。
同時為更快提升技能,他要我們讓班主任協助尋找更好的師資力量教他(因為行業太小眾,本地沒有會教的老師)。
雖然我們不抱什么大的希望,但還是尊重孩子的建議,于是讓班主任在上海、南京尋找好的老師惡補。
當然,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江蘇省校園賽中,孩子獲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也被南京一家游戲公司看中。
兒子卻不滿足于這樣的成績,他說自己必須要有更好的學習和發展機會。
可是老天有時會捉弄人,就在兒子意氣風發時,他的班主任突然被調至西藏支教,而兒子因為沒得到江蘇省第一,還被移出集訓隊,回歸到班級,重新成為一名普通學生。
就像前腳你還是王子,現在卻成了貧民一樣。沒有誰能真正理解兒子當時的心理落差,而他承受的還不光是這落差,更有同班同學奚落的言語和不屑的眼光。
兒子雖然還像以前一樣有說有笑,但眉頭分明多了份憂郁。
我和他爸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言語上還是裝得毫不在乎的樣子:兒子,這沒什么,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只要堅持,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 ? ? ? ? ? ? ? ? 4、現在的他
時間一眨眼到了實習期,我們提議兒子直接到南京那家游戲公司去,畢竟以他的文憑,能有工作,還在南京,已經非常不錯了。孩子卻說:他要繼續參加培訓,系統學習提升。
我和他爸想一方面去公司是掙錢,一方面去培訓是花錢(藝術學習的錢大家懂的),關鍵花錢后能學到什么,還能找到同樣的工作嗎?這些都是未知。
但孩子很執著,當然,學習的錢再怎么說也是要出的,所以最后我們做出了妥協。
南京培訓期為半年,前三個月是基礎班,后三個月是進階班。兒子如饑似渴地提前學完了基礎班,一到進階班,感覺氛圍不對,好像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好。
于是輾轉于各個群,四處打聽有沒有更好的學習機會。皇天不負有心人,居然真給找到了。他自己出面與上海朋友交談,居然把自己逼到了上海,這是我們想都不敢想的事。
一個乳臭未干還未畢業的孩子,居然在交完6個月南京培訓費的期間,提前退出,只身一人來到上海談判,而對方還欣然接納。
然后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快速融入團隊,展現積極學習姿態(每晚加班學習到2-3點),成為團隊一名關鍵成員,還即將享受12月底到張家界6天5夜的免費跨年游。
回想起孩子從進入技校到現在的點點滴滴,我發覺所有選擇的關鍵節點,孩子都能有自己的想法,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尊重孩子的選擇。
哪怕感覺不可能,也是除了建議就是無條件地支持,即使犯錯,也是其人生必經之路。我們能做的不是責怪,而是陪孩子一起度過難關,去幫助他實現夢想。
當然,在孩子還沒有辨別好壞能力的時候,我們需要幫他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然后以身作則做好自己。
但當孩子長大后,我們就應該學會放手,必須把他像足球一樣踢出去,讓他學會自己選擇,自己承擔后果。
但在他失落的時候,我們要想接排球一樣把他好好托起,而不能像扣球一樣進行打壓。
這樣的話,我們的孩子就會像籃球一樣,被人爭搶;他的人生,就像籃球被投中一樣,活的精彩,值得喝彩!
備注:挑選幾張孩子從小到大的繪畫作品放入文中,以作前進路上的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