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9月10日(周一),惟明乘動車自青島前往安徽皖南涇縣的巴山書苑。巴山書苑2017年開始建設,位于涇縣查濟村附近約兩公里的山坳處。自主路沿著僅4-5米寬的水泥村道,蜿蜒而上,繞過幾座小山,經過幾戶農家,路盡頭處即是目前工程截止處的正門。
? ? ? ? 巴山書苑背依巴山,翠竹青青。左側亦依山且遍滿竹林綠樹,右側緊臨小溪和巴山,高大的板栗樹已結滿毛絨絨的栗子,據說再過兩周就熟落溝邊壕里。那時或許學童們可以順手撿拾一些品嘗本地山中美味。
? ? ? ? 登高遠望,書苑近前有數百畝稻田,數公里之外又見橫臥似筆架連綿不絕的莽蒼山巒,實乃風水極佳之處。
? ? ? 天晴時,藍天碧樹,空氣清新。陽光普照處,白墻青瓦、懸掛紅燈、鮮艷對聯,清晰可見。書苑發起創辦人康大軍師兄書所寫的"大學堂"三字匾額,遒勁、端莊、整肅。
? ? ? 目前為止,書苑建筑面積約5000平米,后續條件允許將續建至10000平米規模。書苑十月份正式開營、開課。
? ? ? 今年春節到現在約半年多時間里,已經試舉辦暑期夏令營兩期,7日辟谷班兩期,小型禪修數期。聽康老師講,只要到此上課或禪修的,無論是青少年還是成年人,身心方面得到的洗禮(思想觀念、情緒管理、心性覺悟等方面的轉變)、體驗和體悟都是印象深刻又卓有成效。
? ? ? ? 這次專程參訪書苑,拜訪康老師。主要是兌現一年前的諾言,送一件寶貝~含有道家修煉內丹小周天秘密的《內經圖》,同時也為交流過去一年來修行體悟心得。
? ? ? ? 三層住處的一個小轉角,成了二三人靜坐清聊天的天然"茶室"。背依竹簾,席地而坐、杯杯淺茶、娓娓句流、閑適盤坐,好不自在。語默動靜間,偶望遠處,山樹墻瓦,和諧靜謐。偶或遠處教室隱約傳來楊老師及三位學童誦讀《孝經》,書苑尚未正式開課,分明已聞書香飄來。
? ? ? ? 每日熄燈,山巒靜謐,書苑安然,窗外全無些許燈火,伸手難見五指。蛤蟆功每日照常操練,每晚約3-5點間即醒,略微一覺,全身上下麻熱運行,靜覺靜觀,妙樂無窮。遠處傳來勤奮敬業雞鳴的悠揚之聲,某一夜又淅淅瀝瀝的吧嗒細雨,給漆黑的夜晚增添了些許神秘。這里磁場太強大了,自覺應是學習、養生、修行的好地方。第二天,與康老師交流感受,康老師破解疑惑曰:此地位于北緯30度處。
? ? ? ? 四天當中,除一日三餐時間比較固定之外,沒有其它規定的日程和話題,休止動靜,一切如如。
? ? ? ? 初訪此地,康老師驅車帶著我去附近20多公里的桃花潭鎮~當年汪縣令碼頭恭送大詩人李白之處。詩圣千古絕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令此處名聲大振!想必大家都還記得。唐詩宋詞已經深深植入中華民族代代后人的骨髓和靈魂深處。
? ? ? ? 昨日,皖南出差的貽玖同學專程看望惟明并探訪書苑,途中導航導至隱秘僻靜小路,差一點扎破車胎,也算小小驚險。喝茶小坐、餐廳素食、四處小覽,內心小有感動。也略寫幾句:"立秋已過不似秋,嶗山惟明下查書。桃花潭水千百尺,不及學久望我情。"以示紀念。
? ? ? ? 期間康老師陪同短暫小游查濟村。據說,該村落興于元代,盛于明清,現存古民居200多座,姓氏以查性居多,三條小河流經村落,各式建筑高低錯落,沿自然地勢而建,有渾然天成、天人合一之妙。"十里查村九里煙,三溪匯流萬戶間。祠廟亭臺塔影下,小橋流水杏花天。"古詩陪些現場拍攝的照片,大約可以勾起對于往昔查濟村自然之美的想象空間。
? ? ? ? 經一夜合肥的夜眠調整,已經踏上回青島的動車。不虛此行大約可以作為小文的結語。期待他日與康老師、師兄再次相聚談性論道。
康大軍小傳
1970年生人,虛云老和尚親傳弟子~紹云老法師皈依弟子,承禪宗法脈。習善頓悟法門,20余年勤修實證,經年不輟。擅書法、能吹簫、熟經藏、習經典。
現任中國青少年書畫協會副主席、安徽省青年書法家、合肥市人文書院創辦人、巴山書苑創辦人。
順附幾篇大軍習作,請留意細品其中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