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然《三體》這幾年火的一塌糊涂,國內(nèi)掀起了一陣閱讀科幻小說的浪潮。然至今,我也沒有讀過《三體》,僅僅是對它大概故事有所了解罷了。更甚者,細(xì)細(xì)想來,對科幻小說基本也無涉獵。
因緣拿到一本《沙丘》,介紹語‘人類每次正視自己的渺小,都是自身的一次巨大進(jìn)步’讓我很是贊同。
粗略翻閱了幾十頁,除了對一些作者自創(chuàng)的詞‘厄拉科斯’‘戈姆刺’有陌生感,倒也被情節(jié)逐漸吸引。
喜歡年紀(jì)小小的保羅在面對圣母拿戈姆刺頂著他,手又被放在盒子里不知名東西帶來巨大的疼痛時,盡管內(nèi)心恐懼、糾結(jié),但依舊咬牙鎮(zhèn)定,控制住自己的身體,最終通過圣母考驗的情節(jié)。
未知才是最大的恐懼??謶謴膩聿皇莵碜杂谕庠?,恐懼的根源都植根在人的內(nèi)心。因為不確定,不了解,思維會把它無限放大,直到恐懼吞噬了本體。
‘我絕不能恐懼??謶质撬季S殺手?!覍⒄暱謶?,任它通過我的軀體。恐懼所過之處,不留一物,唯我獨存’這段話在遇到危險的時候一定可以帶給人力量。
科幻小說是想象力的無限拓展,卻又以我們生活的地球為現(xiàn)實基礎(chǔ)。恰恰印證了“藝術(shù)來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想象又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逐漸變?yōu)楝F(xiàn)實。隨著技術(shù)的進(jìn)步,人類的邊界變得越來越大。僅僅一個世紀(jì),人類的步伐從地球邁向太空,在月球留下人類的腳步,旅行者號回望地球,留下了從外太空視角俯瞰這顆蔚藍(lán)色星球的照片。
我們看到了地球在太陽系和銀河系中的渺小,也更能正視我們?nèi)祟愖约海祟悘膩矶疾皇堑厍虻闹髟?,人與動物和大自然都是地球上多姿多彩的一部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成為人類共識。
我們正視自己,即使渺小,我們?nèi)杂辛α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