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跟鞋不僅能增加高度,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加吸引力、增進誘惑力。高跟鞋可以使女人步幅減小,穿上之后重心后移,腿部就相應的挺直,并造成臀部收縮、胸部前挺,使女人的站姿、走姿都富有風韻,裊娜與韻致應運而生。俗話說得好“高跟鞋:女人無法擺脫的時尚,男人無法抵擋的誘惑!”
一、簡介
高跟鞋是一種鞋跟明顯高出其他部分的鞋,可以讓使穿此鞋人的腳跟明顯比腳趾高。高跟鞋有很多種不同的款式,尤其在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鞋跟的變化是非常多的,如細跟、粗跟、楔型跟、釘型跟、槌型跟、刀型跟等。
二、文化歷史
1、古代歐洲城市缺少下水道系統(tǒng),高跟鞋是為了防止弄臟襪子和褲腿。
2、十五世紀中國明朝時期,為明朝時新的女鞋,于鞋底后部裝有4厘米至5厘米高的長圓底跟,以絲綢裱裹。
3、十六世紀的法國宮廷服裝師發(fā)明了高跟鞋。
4、十七世紀在西方高跟鞋最初的出現(xiàn),是為了方便人們騎馬時雙腳能夠扣緊馬鐙。
5、十八世紀高跟鞋開始成為男女時裝的一個重要元素。
6、十八世紀末開始,人們開始嘗試制造纖細的鞋跟。
7、二十世紀可愛的MaryJane鞋款首次推出。
三、鞋的蛻變
1、二十年代:涼鞋與高跟結(jié)合。
2、三十至四十年代:露趾被視為不雅。
3、五十年代至2011年:高跟鞋的蛻變。
四、文化思潮
1、追求美是人類的本能,而追求時髦及效仿自己所嫉羨者也是很多人的天性。
2、在輕松征服男人此理念的鼓舞下便有越來越多的女性穿高跟鞋,從而成為了一時的時尚。
3、高跟鞋不僅僅是一種外在的服飾選擇而已,高跟鞋有著它自己的語言,高跟鞋本身是一種文化。
五、相關(guān)故事
1、15世紀的威尼斯商人為了防止妻子外出風流。
2、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為抬高王者的高度。
六、中國高跟鞋歷史
1、中國在周朝就有“古代高跟鞋”。
2、唐宋時期也有“高跟鞋”。
3、明清兩代,裹腳之風盛行,裹腳的婦女也有適合自己腳型的“高跟鞋”;滿族婦女也有屬于本民族風格的“高跟鞋”。
七、作用
1、貴族象征
1)穿著高跟鞋需要有貴族的物質(zhì)基礎(chǔ);
2)高跟鞋需要有貴族的氣質(zhì)作為必要條件;
3)高跟鞋具有權(quán)力感,是權(quán)力的象征。
2、增加魅力
1)高跟鞋可以使女人散發(fā)出成熟的魅力;
2)高跟鞋可以增加身高,可以增加修長身材的美感;
3)穿著高跟鞋必然會對女性的臀、腿、腰部等起到塑型和突出的作用,會使得女性的曲線更加優(yōu)美,女性最具魅力的部分也正是被高跟鞋所突出了的這些部分。
八、選擇技巧
1、穿著要求
1)鞋子合腳;
2)鞋跟寬大;
3)不穿襪子;
4)自信心;
5)計劃時間;
6)自備肌肉按摩膏;
7)避免不平路面;
8)拖著并肩而行;
9)只站不動;
10)不要抱怨;
11)鞋底腳弧度相符;
12)姿勢正確;
13)注意場合;
14)注意休息。
2、穿著建議
1)背部酸痛感:在睡覺時換張軟一點的床墊,減少背部壓力;
2)脖頸僵硬:每穿2小時高跟鞋,雙腳休息15分鐘,并做些中度腳部按摩,不要戴過重的項鏈;
3)神經(jīng)性頭痛、眼痛: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綠色蔬菜,不要戴隱形眼鏡;
4)平衡感缺失,暈車、暈機:每天做1-2次“手指練習操”;
5)下肢浮腫、發(fā)胖:多多敲打腿部經(jīng)絡,每天敲打2-3次。
3、孕婦忌穿
1)身體支立不穩(wěn),由于身體加重,腳的負擔加重,走路或站立,都會使腳感到吃力;
2)鞋底、鞋幫較硬,不利于下肢血液循環(huán);
3)孕婦最好穿軟底布鞋、旅游鞋。
4、產(chǎn)婦不宜
1)骨盆前傾,腰部后仰,人體負重力曲線大大改變,過度的腰部后伸、背肌收縮繃緊,腰椎小關(guān)節(jié)和關(guān)節(jié)囊處于緊張狀態(tài),關(guān)節(jié)囊和腰背肌易發(fā)生勞損,引起腰痛;
2)腿部、會陰和下腹部的肌肉處于緊張狀態(tài),影響盆腔的血液循環(huán),也會引起腰骶部疼痛;
3)產(chǎn)婦坐月子期間可以準備一雙舒適的平底鞋,以穿布鞋或拖鞋為好。
5、少女不宜
1)少女正處于青春發(fā)育期,足骨、脊柱、骨盆都未發(fā)育成熟,在外力的作用下很容易彎曲、變形;
2)影響將來生育;
3)可能患平足癥或痙攣性足痛,甚至走不成路了。
九、注意事項
1、健康隱患
1)扁平足
長期穿著高跟鞋,由于身體的力量集中在腳掌的某些部位,而不是平分于整個腳掌,使行走姿勢不良造成足肌無力,進而發(fā)展為痙攣性平足癥。
2)甲溝炎
如果趾甲受擠壓、反復外力沖擊傷,容易導致嵌甲和細菌感染引發(fā)甲溝炎。
3)趾頭變形
長期穿高跟鞋還會導致趾頭變形,常表現(xiàn)為錘狀趾、拇囊炎、拇趾外翻、小趾內(nèi)翻等癥狀。
4)膝關(guān)節(jié)炎
經(jīng)常穿高跟鞋會顯著改變踝關(guān)節(jié)的正常功能,行走時人體必須由髖和膝關(guān)節(jié)代償以保持步態(tài)穩(wěn)定,長時間的緊張與壓力可導致髕股關(guān)節(jié)腔內(nèi)關(guān)節(jié)退行性改變,從而誘發(fā)膝關(guān)節(jié)炎。
5)腳踝損傷
穿著高跟鞋還會改變腳和腿部肌肉形狀,由于腳部主要靠腳趾尖向前移動和站立,從而加劇了小腿肌肉的收縮,長時間腿部的拉緊狀態(tài)會導致腿部肌腱縮短,進而傷害保持人體平衡的腳踝;在穿高跟鞋時,腳跟被墊高,受壓縮的跟腱柔韌度變差,易產(chǎn)生跟腱炎。
6)尿失禁
穿高跟鞋時迫使前腳掌承受過多壓力,從而使身體其他部位,如膝關(guān)節(jié)、盆骨等部位吸收更多震蕩力,盆骨及其附近肌肉所受壓力愈大,包括尿道括約肌在內(nèi)的肌群會退化得愈快,令尿道控制排尿功能減弱,所以長時間穿著高跟鞋可能會引致尿失禁。
7)腰背痛
穿上高跟鞋后,人體負重力線大大改變,骨盆前傾腰部后仰,過度的腰部后伸使背肌收縮繃緊,腰椎小關(guān)節(jié)和關(guān)節(jié)囊處于緊張狀態(tài),長期下去關(guān)節(jié)囊和腰背肌即發(fā)生勞損,引起腰痛。
2、防治隱患
平時多做一些踝關(guān)節(jié)、腿部和腰部的松弛運動,舒展筋腱,用來對抗高跟鞋的損傷:
1)腰部運動:身體站直,雙腿分開,與肩同寬,雙臂自然放于身體兩側(cè);左手叉腰(拇指向后,四指朝前),向外、向上舉起右臀,用腰部力量來帶動身體左側(cè)彎。此動作與反向動作各5次;
2)腿部運動:端坐在椅子上,挺胸、抬頭、向后收肩,背部緊靠椅背,雙臂自然放于身體兩側(cè),雙腳放于地面,屈膝成90°;雙手手掌按住椅面后, 深深吸氣的同時,慢慢向前伸直腿部,并壓平腳板,維持此動作5秒鐘后,讓足部與腿部呈90°,維持此動作也是5秒鐘;然后恢復原位,同時吐氣。6——8次為一組,每天做數(shù)次;
3)每天在睡覺前用溫水泡腳也能有效的緩解高跟鞋對腳部帶來的勞損。
3、克服腳痛
1)穿上一層薄襪子;
2)購買貼合腳底的鞋款;
3)預先估算自己會走多少路;
4)只在需要的場合穿高跟鞋;
5)步伐正確。
十、小編贈言
1、放松運動
1)踮腳尖動作:踮起腳尖維持5秒鐘再放下,慢慢地重復做10次;
2)踩網(wǎng)球動作:買一顆網(wǎng)球或棒球,踩在腳底下前后滾動,來回按摩腳弓,活絡腳底的血液循環(huán)。請選擇獨處的時候,因為剛脫下高跟鞋做這個動作,會舒服到會翻白眼;
3)夾腳趾動作:取出小姐們在擦指甲油時會用到的“泡棉分趾器”,所有腳趾一起用力夾緊,維持6秒鐘后放松6秒,然后重復夾緊放松10次;
4)拉腳板動作:取出毛巾后坐下,單腳伸直,單腳屈膝,抓住毛巾兩端套住伸直那支腳的腳板,朝身體的方向拉。撐住6秒之后放開,然后緩慢重復動作10次。
2、溫馨提示
1)穿平底鞋難受因為小腿后側(cè)肌肉縮短了;
2)容易崴腳是因為踝關(guān)節(jié)不穩(wěn)定;
3)足弓拉力大是因為鞋跟太高了;
4)前腳掌會覺得累因為身體重心前移了;
5)2厘米鞋跟最舒適的角度更符合腳部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