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大學我很少出去玩,更多時候宅在寢室里。不經想起初高中那會兒,雖有圍墻高立、保安執勤、甚至瘋狗夜巡,卻還是在夜的助攻下,同狐朋狗友們一次次地翻過了那高墻。校門外路燈迷暗昏黃,少年影子起,影子落,影子長。
對比之下,倒覺得現在的自己更像個安分的孩子。
我問自己為什么,是對這個世界的好奇消減了嗎?還是內心的快樂不再單純,不再那么容易得到滿足?是累了倦了不愿折騰了嗎?還是僅僅因為,沒了那堵墻?
成長不愧是場有趣的游戲。
(二)
今天破天荒出門了,因為前天是我生日。有心的兩個兒子呀,準許我把生日當天騰給了室友,約我吃飯在今天。
寧寧與倩倩。
寧寧與倩倩是幸運的,我超級羨慕她們兩。能在大學時光里遇上這么一個知心的朋友,我真的愿意花光我所有運氣。她們了解彼此,步調一致相處的很默契,笑點槽點興趣點,做什么都有人一起的感覺真好。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不再企圖找人傾吐自己的心聲。不是孤僻,也不是刻意孤獨。怎么說,可能是覺得能交心的朋友都在遠方吧,聽得到我嘴里的故事是沒錯,可是酒呢,到頭來還是只能一個人喝。
她們就很好,分享故事,更一起創造故事。寧寧說最近在考慮買一個小冰箱,倩倩說:
“能裝六聽啤酒的那種。”
(三)
和她們一起吃飯我很開心,即使單獨和女生相處還是會有點拘謹吧,可是我真的很開心。
就像兩個小太陽,一直說一直笑,散發著積極的光。
她們愛生活,倩倩每天六點起,背單詞跑步預習功課,還有準備與寧寧兩人吃的早餐。有課的時候上課,沒課的時候去各種玩,吃。
聽她們聊前兩天一起騎車去北語吃小魚餅,明天又要去騎去牛街吃年糕,看著她們哈哈哈大笑的樣子,不說話我也不會尷尬,只會覺得好喜歡這樣兩個積極可愛的人。本來心里的一點點陰霾喲,消失無蹤。
積極是會傳染的吧,我猜,我愿。
(四)
之前只知長沙天氣多變,有郭氏古文記載云:“朝不穿衣服,揮汗如雨;夜烤電熱爐,聳肩縮背。別處四季如春,長沙春如四季。”
卻不曾料想,北京也可以這么長沙。
來的時候還是大太陽,出門卻發現秋風凜冽,大雨,電閃雷鳴。想說“真巧,好不容易的出門就遇上了北京好不容易的大雨,天公不作美。”可是又想,天知道我多喜歡雨。
是騎車出門的,見雨久久不停,決定騎車返回。
在我的詞庫里形容“好”的詞有很多,其中“有感覺”我覺得算是級別很高的一個。對一個人有感覺,對一件事有感覺,對一個場景有感覺,都不是隨隨便便就能開口說的。
北京的雨北京的夜北京的街。
車呼呼的駛,雨重重的打在臉上,雷電撕破天際,閃了眼,風吹刺骨。年輕如我們,凌亂在雨里卻有那么一絲享受青春的感覺,不經哼起了歌。直到一輛電動車從我身邊駛過,我以為雨衣下只有一個人,卻看到腳踏板上還有一只孩子的腳。
突然就想。
多想淋雨回去后有碗姜湯喝,可以馬上洗熱水澡,然后徑直鉆進被窩里,不用管那些濕透的衣服。萬一感冒了吃不下東西,也不用怕餓肚子,因為有人會熬熱粥給我喝。可是這都是幻想,于是羨慕起躲在父親雨衣下的那個孩子。
我呀在他鄉
那一刻我覺得超有感覺。
(五)
回寢后沒有急著洗澡,而是拿上傘又騎進雨里,去給網吧的哥們送傘。
傘送到了,只不過他們回來的時候,雨也停了,傘沒用上。
成長是場有趣的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