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1月9日—16日,因商務活動,我和兩個女同事去了印度,見聞如下:
孟買是印度最大的商業城市,金融中心,相當于中國的上海。
印度官方曾吹噓,我們再不努力,20年后上海就超過印度了。孟買和上海PK,誰更勝一籌呢?
首先,我們看一下入境通關效率。2012年,我凌晨12點多到達孟買,2點多才得以出關。
這次通關,排隊等候的時間仍然花了1個半小時。
從機場到酒店的路上,到處破破爛爛的,還時不時顛簸一下,兩個女同事抱怨連天。因為去過孟買,我倒是見慣不怪。
2.
入住的還是我6年前的同一家酒店Ramanda Plaza,位于Juhu Beach,算是孟買中上的地段。酒店旁邊有寶萊塢影星的別墅區,據說阿米爾汗也住附近。酒店沒什么變化,進門照樣要安檢,手包也得掃描一下。
清晨起來,從窗外往外看,依然有睡在地上,無家可歸的人。
吃過早餐,我們在海邊散步,照樣有乞丐過來要錢,被拒絕后,也不糾纏。海水烏漆麻黑的,連喜歡照相的同事也只是隨意照了幾張,興致不高。我對她們說,雖然這個海灘看起來臟兮兮的,也很亂,但已經有改進了。海灘邊那根粗大的管子已經被堵塞,不再往海里排污。海灘邊的建筑也整潔了一些,新添了一個公廁,這是一個進步。上次來時,有印度男人對著海里撒尿,這次沒有了。
酒店周圍新開了一家星巴克,舊的建筑依然在那里,凌亂不堪。
3.
周六、周日兩天,我們無事可干,就包車在孟買觀光。地標是印度之門,再參觀泰姬瑪哈酒店、海濱大道、維多利亞火車站、孟買大學,拿得出手的建筑,還是當年英國人留下的遺跡。
千人洗衣場自然是要去一下的,走了幾步路,看到各種破敗的建筑,衣衫襤褸的人,女同事很害怕,強烈要求離開。據說,全市酒店的被單等都會送到這里來洗。出發前,女同事就在網上購買了一次性被單,專門帶了過來。平時生活比較大條的我,也帶了睡衣,求個心安。
6年前,孟買沒有地鐵、輕軌等,現在已經建到了3號線,新增了一座跨海大橋。變化還是有的,只是比較慢。
4.
孟買的交通堵塞嚴重,且混亂不堪,大車、小車,三輪車,摩托車、行人擠成一團,喇叭聲不絕于耳。公交車沒停穩,乘客就沖了上去,公交車都不關門,有的根本就沒有門。
過街基本沒有天橋、地下通道,除了跟著本地人橫穿公路外,別無它法。
我們在孟買市區每天就拜訪2個客戶,早上9點出門,晚上6點左右才能回酒店,每個客戶處停留不到2個小時,其它5-6小時都浪費在了路上,效率極低。雖然有地鐵了,但線路少,我們只能包車前往。
5.
水污染嚴重,所有攻略都告誡,只能喝瓶裝水,自來水燒開了也不能喝。我第一次去印度的時候,連客戶的茶和咖啡都沒敢碰。這次茶和咖啡倒是喝了不少,都沒事,想來是用干凈的水來泡的。街頭小吃不敢去嘗試,畢竟拉肚子可不好玩。
我猶豫著問起客戶恒河拋尸的風俗,客戶說,印度法律是禁止這樣的行為的,因為污染了水源,但由于宗教的影響,還是有些人會這樣做,法律也沒有辦法完全杜絕。看得出來,客戶也認為這是一件很不文明的行為,不愿就此話題多說。
6.
雖然印度官方愚弄人民說,上海落后孟買20年,但凡去過上海的人都明白,這只是一個謊言。
我們的客戶認為,印度的民主聽起來挺美,其實并不好,多黨制扯皮事件很多,效率低,且腐敗嚴重。比如,滿大街都是違章建筑,警察就不敢隨便拆遷,人人都會向法院起訴政府,打起官司來費時費力,所以很多建設沒法進行。他很羨慕中國ZF的執行力,中國的高速公路、動車、高鐵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后來,我碰到一個出租車司機也持有類似的觀點,小伙25歲,沒讀過大學,上過職業學校,英文不錯。(很多印度司機都是文盲,不會說英文的,會的也只是簡單英文)他認為,印度的民主體制造成了效率低下,人人都想要自己的自由,最后啥事都辦不成。他認為中國非常強大,遠遠超過印度。
他很坦誠地問,"你覺得印度最大的問題是什么?,我答到,“基礎設施太差,文盲太多”,他認同了我的觀點,印度的文盲占30%的人口比例,3億多文盲啊。他還認為,印度應該適當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他表示,自己結婚后只會要一個小孩,因為他要送孩子去讀書,當醫生或律師,而不要像他一樣,當一個出租司機。他的話讓我肅然起敬。下車時,我給了他100盧比小費。
7.
當然,印度絕不是一無是處。比如,出租車司機在帶我們參觀孟買時,很驕傲地指著路邊的一座新醫院說,所有人只需要支付50盧比(約5元人民幣),就可以享受免費醫療了。
印度的物價非常低,窮人一個月掙幾百塊(折人民幣)也能生存,街邊小吃,大排檔極其便宜。TUTU(三輪車),是最常見的出租車,起步價才18盧比,我們三個人坐過一次,不到一公里,打表18盧比,剩下2盧比沒要了,才花2塊錢人民幣。更別說,窮人常常是6,7個人擠一個三輪了。
我們包車大半天,8小時,不管司機吃喝、汽油費、停車費等,才折合人民幣170元。
不過,孟買高檔的餐廳也不便宜,客戶請我們的,動輒也要上千。
印度滿大街都是藥店,價格低得像大白菜一樣,藥的品質很好,正規藥房絕不敢賣假藥。比如,治療痛風的神藥非布司他,中國賣10元一顆,印度1元一顆。抗肺癌藥易瑞沙,英國版的一瓶,人民幣得1萬多,印度版只要人民幣1000多,效果差不多,普通家庭也能承受。
客戶說,有些歐美的人都會去印度治病,私立醫院雖然比公立醫院貴很多,但還是比歐美便宜。醫生技術水平高,好多都是歐美留學回去的,價格也比歐美國家便宜很多,并且各種抗癌藥物都非常便宜。
8.
印度雖然貧窮,但幸福指數并不見得比中國低。因為幸福=收入—欲望,印度人收入不高,但普遍欲望也不高。畢竟,印度是一個信奉各種ZONG教的國家,印度教、伊斯蘭教、基督教、錫克教、佛教等,大大小小各種教,人手一個,心靈有寄托,物欲自然會淡些。
孟買的房價也貴,12年我去的時候,好點地段折合人民幣5萬/平米,現在漲到了6萬/平米。接待我們的90后小伙Al剛結婚,白領,月收入估計幾千塊人民幣,也買不起房。但他并不為此煩惱,因為對于孟買的年輕人來說,買房并不是結婚的必須,租房或和父母住一起很普遍。結婚后,他和父母住一起。
Al老板的兒子是富二代,但結婚后也是和父母住一起,父母也不會出錢給兒子買房。但印度有錢人普遍都會送孩子去歐美留學。
成千上萬的印度年輕人,無論富裕還是貧窮,都喜歡往孟買跑,因為這里機會更多。孟買的發展雖然趕不上上海,但它畢竟在緩慢的變化中,一個有進步的城市終歸還是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