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島,原名趙振開,1949年生于北京,曾當過建筑工人,編輯。在歐美多國擔任教職及駐校作家,現居美國。北島詩歌里用各種意象來宣泄自我的一種內心生存體驗,在自己的極端空間里,展示一種生命的內在張力。北島詩歌注重自我對現實的一種反抗力的申述。在他的詩歌世界里,他用一種生命的動力來揭示生命的不可抗拒性。在他的詩歌世界里,似乎歡樂已經喪失。他用一種冷峻的詩歌方式來詮釋詩歌應該存在的那種本性。雖然北島的詩歌走進了一種極度的詩歌世界,但是北島沒有徹底是悲觀,而是慢慢的走入詩歌的內在世界里,在詩歌的一種冷意面尋找詩歌的本性的另一面。北島詩歌的局外人不僅帶來了不一樣的思索,而且探尋了一種存在的人的個性的分裂,還有那種迷失的人的分裂狀態。北島詮釋了一個人的迷茫生存狀態。揭示了人生存的極度迷茫的現實。展示了一個人內心世界的空虛感以及極度孤獨感。
? 一、外顯的內在心靈世界-----局外人的心靈世界
北島的詩歌不是單純的外在世界的外顯,而是詩歌里的局外人的內心世界。北島沒有忽視外在的客觀存在,他在詩歌的世界里尋找一條道路來尋求詩歌或者人所遇到的人生困境。
“我要到對岸去\河水涂改著天空的顏色\也涂改著我。”(《北島詩歌》--《界限》)在這首詩歌里,詩人說要去對岸,而那個對岸又在哪里,是灰色的存在,詩人已經無路可走。在迷途的詩人該走向何處呢?面對一條已經被涂改的河流詩人又該想什么地方尋找自我的一種歸途呢?我要到對岸去,可是對岸又有什么呢?詩人在極端的生存世界里,不斷的尋找著什么。理智,還是他所向往的一個另樣世界。詩人不斷的將內心的怪異之狀外化,在自我的詩歌意象群里尋找宣泄的外在物。
詩人的世界已經充滿了各種不再是單純的物載,而是更多的復雜的怪異之象。詩人自己應該明白,他的現狀以及心靈世界的那種極度恐慌感。詩人只能用一種局外人的眼光來打量這個充滿矛盾的世界。詩人不斷的走進詩歌的世界,探尋詩歌的內在存在物,在無窮的詩歌意象里,詩人試圖用局外人的心理探視外在存在的荒誕性。
? ? “這不是告別\因為我們并沒有相見\盡管影子與影子\曾在路上疊在一起\像一個孤零零的逃犯.”(《北島詩歌》---《明天,不》)這首詩歌詩人在詩歌意境里,用局外人的眼光來說明那些特殊的心理感受。詩人在詩歌之城里,構建屬于自我的一座心靈世界,但是他外化的時候。把握世界的外在,在外在的基礎上用心靈的來體會,用心靈來感知。詩人的世界里,充滿了太多的憂郁。在憂郁上結滿的都是一種失去自由的約束。不是告別,而是不由自主的在迷失,在獨自編織的意境里慢慢的吞噬內心的痛苦。我們都是在逃跑的人,在我們的世界里跑,但是我們不知道跑向何方,只有在路途上慢慢的失去一切,之后什么也不再留下。除了孤單的影子,我們得到了又是什么,茫然之間,我們失去了這個世界,世界卻依舊哪樣。詩人把自己的塵封的心靈世界放逐,在迷失的世界里,無情的放逐。影子與影子疊加,那是詩人的心靈世界的極端的痛苦的相加。
局外人的心靈世界就是詩人自我心靈世界的外顯,詩人用他的心靈世界來彰顯詩人的內心矛盾。在不自由間觸動的心靈世界給予了詩人的痛苦,帶來的是詩人在詩人內心不斷的掙扎還有自我的折磨。詩人不是心靈的怪物,而是在尋找一條出路,一條自我救贖的道路。
二、局外人------詩人的詩歌引領者
局外人的姿態,詩人的詩歌引領者。北島在詩歌里的“我”這個人物,意境被詩人詩化了。北島以“我”的姿態在詩歌里建立起了自我的地位,拉近了讀者與詩人的距離。在這種距離離,詩人才能將自我的心靈表象傳達給讀者。局外人一半是詩人自我的存在,一半是詩人在詩歌世界里雕刻的一個人物。
局外人在詩歌里,將詩人的感受吐露出來,在詩人的加工之下,將詩歌用語言表現出來。詩人退居到外線,在外在的視角外,用一種冷峻的眼光來探視這個世界,在忙碌的世界里,詩人看見的人類生活都是在極端的困境之中。詩歌里的人,是詩化的人的表現,詩人用局外人的眼光來打探這個世界以及社會。詩人面對的世界一度讓詩人迷失,他一次次的企圖用詩歌平視這個世界以及這個社會。在詩人編織的詩歌世界里,完全的是一種冷色調的存在。他用局外人的眼光來對待這個世界,而且在這個世界里加上了詩人主觀色彩,但是那種主觀色調是灰色的。冷峻的筆調里詩人用一種淡藍色的憂郁加以渲染,從而使人感覺詩人的內心是沉重的。
“我看不見\清澈的水池里的金魚\隱秘的生活\我穿越鏡子的努力\沒有成功。”(《北島詩歌》)詩人在里面體現一種極度的恐懼感。而且眼睛已經看不見了池子里的金魚。隱秘的生活,隱秘的存在,詩人在尋找什么樣的生活,結果卻是不成功的。失敗的影子還在。“我”在里面嘗試了失敗的滋味,沒有視線的滋味。迷失的孩子就這樣尋找出路。我在面對現實的面前時睜開眼睛的,但是我卻什么都看不見,極度的荒誕,而且我還試圖去穿越鏡子,已到達那個成功,可是最后的結局卻是失敗的。荒誕的現實世界里,我們的眼睛被蒙上了什么,看不見那真實的存在。生活的苦惱是存在的。
局外人的存在就是詩人的故意安排,在詩歌的意境里,詩人應該退出來,站在外面來窺視真實的現實的存在。但是詩人在迷途上,找不到出路。只有借助外在的客觀物來表現詩人內心生命的體驗。這種體驗是一種深層次的體驗,他需要詩人將心里的感受主觀化,然后加以極度是融化,從而轉化為內心里的一種積淀物,再用詩歌的方式表現出來,就是這樣,詩人才用到了局外人。他最能將他積淀的內心感受表達出來。
這樣的存在不但可以拉近讀者與詩人的距離,而且可以將詩歌的真正意義傳達出來。在讀者與詩人之間構建一道自然的路徑,使他們的距離縮短。將真正的心理狀態傳達給讀者,這樣才達到了詩歌的真正意義和目的,就是要直達作者的內心。
三、冷峻意象的搭配與組合-----局外人的世界
北島沒有那樣單純的布置局外人,而是在局外人的世界里再現了許多的客觀實在物。這樣在詩歌的外面,就裝飾上了一種冷峻的色調,而且給他的局外人的世界布置了一種冷色的空間范圍。
北島的詩歌里的意象不是單一的,但是色調一定是有點單一的。冷峻的意象聚合和搭配,給詩歌創造了一種靜穆的色彩。在詩歌世界里,已經抹去圓融的歡樂的意境,而在現代詩歌的意境里,灰色調還有黑色的詩歌暴力處處彰顯。詩歌走進的是深淵,是一種黑色的深淵之中。但是我們能感知詩歌的內在失去了光輝,失去了詩歌在殿堂上的輝煌色調。
迷失在什么地方呢?詩人在詩歌的灰色土地上漫步,他在一步步的走向詩歌的禁地。但是詩人沒有迷失掉自我,而是很自信的在詩歌的深層次里尋找屬于自我詩歌世界的顏色和家園。
詩歌的意象是詩歌的支柱,沒有詩歌意象,詩歌會喪失掉詩歌的本真。詩歌意象的聚合也是十分講究的,并不是單純的組合就可以了。北島選取詩歌意象的時候就明顯的注意到了這一點,因而他的詩歌才彰顯出了那種自由的但是冷峻的色調。羽毛、白楊樹、墓碑、火焰、路燈、霧、人群、隕石、花環、野鴿.....等詩歌意象的組合,完全的展示了詩歌的魅力,而且將意象之間的那種色調完美整合,從而創造了詩歌不一樣的意境氛圍。冷峻深沉的筆調,還有這些灰色意象組合的詩歌意境配合的環境,無不將詩歌的本質或者詩人的個人風格凸顯了出來。
憂傷的意象在詩人這里,沒有了憂傷的味道,有的只是一種自由的存在意境。北島的詩歌不是單純的意象的疊加,而是從更加廣闊的空間加以延伸其詩歌的內在存在。詩歌意象雖然在短詩里極其的微小,但是其所承載的意象內涵是十分豐富的,北島詩歌不是以意象來換取詩歌的生存權利,而是張揚詩歌的真正的精神內涵。北島詩歌的冷峻色彩鮮明的呈現了一種詩歌魅力無限的狀態,正是這種極其外化的色彩,給予了詩歌的不僅僅是一種深刻的本質力量,更可貴的是張揚了一種自由性質的本真。北島的詩歌走進的詩歌真正的天堂,而不是詩歌走進的深淵。
北島詩歌的意象在外在的存在物之中生存,不是單一的構建,而是一種更加深淵的意識形態的一種擴張。北島不是堆砌詩歌意象的高手,但是他一定是組合意象關系的詩歌高手。北島似乎明白詩歌意象之間的某些組合形式,沒有忽視掉詩歌的存在狀態的優越性,在詩歌意象的本質中尋求其最合理的關系。北島的詩歌在詩歌里,注重詩歌的意象所傳達出來的生命意識的沉重感,而且還在詩歌意象里尋求詩歌的所表現的詩歌最本質的人性表達。將詩歌的想象力簡單的抹去,在詩歌的意象組合關系中,尋找詩歌內在之間所傳達的詩歌內核,表現出來的人生活在世界上的那種極度的生存的困境。
北島的詩歌意象就在于這樣的給予了詩歌以鮮活的生存能力。使他的詩歌在表現某些主題的時候,呈現出了一種不一樣的詩歌風格。北島的詩歌意象給了局外人一個展現其內心的世界的一個外在客觀世界。配合了局外人的意識走向,將詩歌引向了一個不一樣的意境之中。北島的詩歌也利用了中國古代詩歌的意境原理,在詩歌中構建了一個個簡單卻意蘊深淵的詩歌意境。北島詩歌的意境在詩歌的張力中,有力的給予了詩歌世界一個展現人的世界,一個自由的詩歌世界。冷峻的詩歌色調,帶來了詩歌的沉重感和深刻性,這是極其有利的詩歌方式。
北島詩歌的意象給予了局外人一個自由的空間,這是局外人的真正的真實內在世界。
四、極度的生存狀態-----局外人的生存思索
北島詩歌構建了一個局外人的生存世界,在這樣的極度生存世界里,詩人不是單純的思索詩歌的內在與本質,而是站在更高的高度,來展示詩歌所傳達出的主題意蘊。
北島詩歌探尋人的生存狀態,在異化的生活現實里,北島立足于詩歌的本質,探尋人在極端社會現狀下的生活狀態。北島的詩歌彰顯了一種對生命的極度重視。但是在荒誕的社會狀態下,本真的東西在慢慢的退化,真正得到的不再是那單純的人的生存權利,而是一種失去意志思索的單純考慮。人生的存在告訴我們,失去的東西不是我們得到的物質的享受,而是精神世界的真正的滿足,但是在極端異化的社會現實存在下,我們有怎樣來尋找人的精神的歸屬。在迷失于現實中,我們選擇失去,選擇放棄,選擇一種逃避生活的狀態。正是這種生活的反思,才體現出了北島詩歌的真實內在。不是一剎那的失去,而是在不經意間對人的真正的思考。
現代人以及北島生活的那個時代的生活,將詩人引向一個詩歌之境,在詩人的思想世界里,詩人沒有麻木的生活,而是在詩歌的世界探尋詩歌,探尋人的本質。在詩人的那種生活現實境況中,詩人慢慢的將人生體驗加以內化,從而達到了一種自由的人詩歌狀態,寫出了一種局外人生活的空間。在詩歌意象構建的現實以及想象的空間里,慢慢的摸尋詩歌以及人的思索。
現代人的忙碌生活狀態,以及荒誕的現代人的思維方式,在告訴我們社會生活的真理。但是現實存在的很所東西在告訴我們現實的社會是如何的荒誕,也正是因為這樣,我們才理解了詩歌的義務。人,在迷途的現實里,不斷的發現了生活困境,但是也找不到任何的出路,只能站在路口不斷的向外張望。不斷迷失以及迷茫中,現代人的思想世界極度的擴張,在人的狹小的思維狀態下,找不到真正的出路。迷茫的社會現實制約了人的自由性。人在極端失去自由的現實里,找不到走進真理的道路。不斷的迷失以及不斷的拷問中,人慢慢的被抹去了思索的權利,只能在現實面前,選擇舍棄自由,而是選擇逃避。
北島的詩歌就在這樣的現實網狀里,用詩歌的權利去拽住現實所呈現的困境,表現出了詩歌在現實中的存在力度。北島的詩歌表現的現實有其時代制約性,但是在現代的生活中,依舊能找到他詩歌所呈現的現實困境。
北島詩歌展現了現代人的迷茫,以及那種極度的困境感。
總之,北島的詩歌在時代的漩渦中,撲捉到了現實社會中人的生存狀態。北島詩歌里的人不僅僅是作者的外顯,更多的是作者真實內心的一種外顯。就如一個局外人,站在局外來觀察這個世界,還有人生,還有客觀存在。北島用一雙靜止的眼睛來觀望自己的詩歌世界。他不直接的介入詩歌世界,但是卻在外在形態上構建了一個人的形象來窺視世界的動態。窺視人的內心的變動。北島詩歌的局外人不僅帶來了不一樣的思索,而且探尋了一種存在的人的個性的分裂,還有那種迷失的人的分裂狀態。北島詮釋了一個人的迷茫生存狀態。揭示了人生存的極度迷茫的現實。展示了一個人內心世界的空虛感以及極度孤獨感。正是這樣的一種詩歌呈現方式,將北島詩歌的內涵主題表現了出來,給予了詩歌一種更有深度的生存自由空間。北島詩歌的局外人正是現實的反映,給予了詩歌主題的更加深遠的表現空間。北島詩歌構建了一個局外人,正是這樣,北島詩歌才具有了一種時代感以及深沉的魅力。
2018.1.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