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活在你們眼里是什么樣的呢?對于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對于學霸而言,大學生活或許就是每天圖書館,教室,食堂,宿舍,四點一線地重復。
對于學渣而言,大學生活或許就是兩個字,自由。
當然,家庭經濟條件很差的,可能每天都奔波于各種兼職之間。
我不是那前5%的學霸,學習成績好,畢業了能直接保送研究生,我也不是后面那5%的學渣,即使畢業的時候拿不到學位證也絲毫不在乎,我只是那90%的普通吃瓜群眾,中規中矩的成績,偶爾逃課,考前也會通宵達旦地復習。
從今天開始,我會從大學的方方面面來為你們剖析我眼中的大學生活,同時也是為了幫助那些剛進大學以及即將進入大學的學弟學妹們看清大學生活的本質,從而不負四年光陰。
今天的話題是大學的學生社團組織。
大學的學生社團是由學生自己組織策劃成立的,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特長來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社團,繳納少量的入會費,便正式成為會員。學生社團大體上可以分為以下四類。
第一,人文演繹篇。
1.簡介與類別
人文演繹類的社團是發揮藝術細胞的最佳場所,就以我本科所在的學校舉例吧,人文演繹類的社團下又分為以下這些類別:
音樂協會,舞蹈協會,攝影協會,演講協會,書畫協會,文學社,書法社,吉他社,魔術社,話劇社,動漫社,街舞社,瑜伽俱樂部等等。
2.我自己的故事
接下來,我就以自身的經驗為例,來講一講有關大學社團里的那些事兒。
人文演繹類的社團,我最初想加入的其實很多,比如,輪滑,街舞,攝影,演講,話劇,瑜伽等等,都想學一學,但最終考慮到時間問題和經濟問題,每個社團的社費二三十元不等,輪滑社和瑜伽社最貴,好像是因為要買鞋,買瑜伽墊什么的。
我和我的舞協
我最終只加了舞蹈協會。
在此之前,我是一點舞蹈基礎都沒有的,純粹是看著別人跳舞很羨慕,而我從小到大的體型一直都是不適合跳舞的,跳舞的人在我眼里很有氣質,很有魅力,我很想成為那樣的人,所以我放棄了很多其他的愛好,唯獨舞蹈的夢想始終割舍不下。
舞協的第一次活動是見面會,由社長以及幾個其他負責人來講PPT籠絡人心,再示范一支交誼舞,然后就是社員搭伴兒。
那時候,我根本不敢和男生說話,所以一直不敢主動去找舞伴,就一個人靜靜地坐在角落里。
小Y就是這時候來找我的。
“同學,你是不是也沒有找到舞伴?”
“嗯,你也沒找到嗎?”
“嗯,你看咱倆成不成?”
我高興地點著頭,就這樣和他搭伴兒了。
舞協的活動是每周六的下午,在學校的某廣場上,周圍綠樹成蔭,我們在音樂的節奏下翩翩起舞。學長學姐們耐心地教給我們動作,我們認真地學著。那一刻,世界都安靜了,我看不見天,看不見地,看不見來來往往駐足觀望的行人,我的眼里只剩下年少時的夢想,在一點一滴地實踐中變成了現實的樣子。
雖然我現在的舞姿依舊上不了臺面,雖然我依舊沒有完全學會舞者的那種優雅氣質,但是,我從來不后悔加入舞協,也幾乎從不缺席每周六下午的那三個小時。
到了大二便開始換屆,小Y留下來當了負責人之一,而我卻選擇了離開。舞協的記憶便永久地停留在那些逝去的日子里。
第二,科技學術篇。
1.簡介與類別
第二類大學生社團便是科技學術類的,學霸的首選社團。我們學校的科技學術類社團又分為以下幾種類別:
英語協會,韓語協會,日語協會,設計協會,法律協會,數學建模協會,讀書社,天文社,科技社,科幻社,電腦愛好者,手機達人社,微博研究學會,國際關系協會等等,只有你想不到的社團,沒有學生辦不到的組織。
科技學術類的社團主要是為學校的各類大賽準備的,社團的主要負責人組織比賽,普通社員參加比賽,當然,參賽服從自愿原則。聽說國際關系組織就是專門舉辦那種“模擬聯合國大會”的那種比賽。
2.我自己的故事
其實我大一的時候并沒有參加這類社團,畢竟我不是學霸,而且經濟條件有限(說白了,就是沒錢唄,就是窮唄)。
但是到了大二,我又突然覺悟了……
那天,輔導員說了一句話。
“大家要好好學習,不要逃課……balabala……學有余力的同學還可以多參加一些科技競賽……balabala……尤其是A類競賽,若得了國家一等獎就可以直接保研,比如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balabala……”
一聽到保研,我就興奮了。因為,從上大學的第一天開始,我就知道我是一個要要讀研的人,因為,這是我上大學之前我爸給我制定的唯一奮斗目標。
我和數學建模的故事
我大二才加入數學建模協會的。但是這并沒有什么關系,我依舊可以跟著社團去上專業的指導培訓課,這的確沒有跳舞那樣來勁兒,但的確能學到好多東西。
后來便參加了一個省內的數學建模大賽,由于隊友選擇不慎,他們倆參賽積極性并不高,所以,最終,我并沒有拿到任何獎項。
但是,夢想最美的地方不正是堅持么?
我并沒有放棄,我們學校為了選拔參加國賽的隊伍,又舉辦了一場小型的校內建模大賽,我重新和兩個學弟組了隊去參加,因為我們從頭到尾都不曾言棄,所以,我們被選上了。
國賽三天,我們三人都是從未有過的專注,甚至吃飯都是速戰速決,熬夜,通宵,都沒有人說一句怨言,隊長更是在我們為一個問題吵得不可開交的時候進行巧妙地化解。我深深地體會到了合作與分工的快樂,專注的充實感,還有探索問題的好奇心,得出結論的喜悅。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當我們的名字終于出現在國家一等獎的預選名單里,那一刻,付出的所有辛勞都不復存在。
雖然最終的結果,我們離一等獎還是差了那么一點點,不幸淪為了二等獎,但是,我已知足,保不了研,那就自己考吧。
再后來,我們團隊又一起參加了美國的數學建模大賽,結果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們在一起,我們在為夢想拼了命地努力。
第三,體育運動篇。
1.簡介與類別
除了文藝青年和學霸的社團,學校里還有聚集著一群運動達人的社團,比如,我們學校就有這樣幾個分類:
籃球協會,足球協會,羽毛球協會,網球協會,臺球協會,乒乓球協會,國球愛好者協會,武術協會,跆拳道協會,拳擊愛好者協會,游泳協會,自行車協會,輪滑社,田徑健身協會,健美健身協會,棋牌社,魔方協會,桌游協會,電子競技協會等等,這種社團也是層出不窮。
2.我自己的故事
我其實一開始想進的還挺多,比如游泳協會,羽毛球協會,健美健身協會等等,但是我最終選擇的是棋牌社,并且還當上了負責人之一。
我和棋牌社的愛恨情仇
我剛進棋牌社的時候,只是因為自己從小會一點點象棋,所以想繼續延續這個愛好,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做朋友。
第一次去當然也是自我介紹之類的,然后就是自由下棋。后來也舉報過幾次比賽,我們社團包攬了全省大學生象棋大賽的前四名。
而我,由于是社團里少之又少的幾個女生里最積極的一個,所以在大二的時候,新任社長邀請我留下來幫他一起管理社團。
于是,大二的時候,我真正成為了社團的負責人之一~五子棋部部長兼財務部部長。
大一參加了那么多社團,卻未曾進入社團的體制內,棋牌社是第一次。
加入社團與管理社團卻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如果說,加入社團就是被社團負責人牽著鼻子走的話,那么管理社團就要考慮怎么牽別人的鼻子,帶他們走好每一步。
社員交上來的會費并不是由社團負責人保管的,而是交給了社團聯合會,簡稱社聯,而我這個財務部部長的最大職責當然就是報賬了,舉辦棋牌交流活動需要找社聯批教室。于是,如何留住社員,如何鼓勵社員參加活動,如果讓社員團結互助,如何幫助不會下棋的愛好者學會下棋,如何讓會下棋的高手精益求精,這都是我們要考慮的問題,還有與其他學校棋牌社的聯誼活動等等。
社長每天忙得焦頭爛額,但是,原本死氣沉沉的社團在他的手里,終于一點一點有了起色,棋牌社,也正式更名為棋牌協會,并且冠上了學校的名頭,以后,我們社團就可以代表學校出去參加棋牌類比賽了。
第四類,志愿服務和社會實踐類。
1.簡介和類別
剛上大學的時候,聽到“志愿者”這個詞語,第一個感覺就是高大上,08年奧運會的時候特別羨慕那些志愿者,從此便在心里埋下了一顆種子。
學校的志愿服務和社會實踐類社團也不少,如下:
愛心社,創業俱樂部,研友俱樂部,投資理財社,綠色志愿者協會,綠色聯盟,螺絲釘之家,心雨社,三農發展研究協會,心理協會等等,有一些社團我連名字都叫不上,因為名字很唯美,內容很樸實。
當時想加入三農,因為聽說是去支教的,很想去支教,但是我最終選擇的是,綠色志愿者協會。
2.我自己的故事
當時是因為我想加入學校的一個非社團類的組織“青年志愿者協會”,但是報名者太多,而我又什么都不懂,所以沒通過面試,于是就報了“綠色志愿者協會”,畢竟社團是只要交錢就來者不拒的,門檻較低。
但是,在這個社團,我并沒有真正地成為志愿者,一個學年也就那么幾次活動,不過好歹我們去了敬老院,還“光榮地”當了校慶期間的清潔工。
大二的時候,沒有留社,因為這不是我想要的。
我并沒有真正地當成一個志愿者。
當然,有夢就有遠方。志愿者之夢,我最終還是實現了。這在下一篇文章“大學生活~志愿者篇”里會詳細講到。
最后,社團聯合會篇。
顧名思義,社團聯合會就是管理社團的最大機構,搞社團的時候難免會和社聯打交道。如果你不想加社團,也可以進社團聯合會,他是和“學生會”“團委”“青志”這些組織類似的級別,高于社團,但是不適合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適合想鍛煉管理能力的人。
好了,關于大學生活的社團部分就講到這里了,講得不好的地方歡迎指正。
大家好,我叫田田,是一個喜歡探索,喜歡修圖,沒事就愛搗鼓軟件的在校研究生,歡迎點贊關注哦,么么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