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畢業時,有幸以地區第一名成績進入全球三大安全公司之一工作。初到公司,總覺得每個人都很冷漠,他們都像機器人一樣機械,冰冷,討論問題也是很流程化。即使聚餐吃飯,也要搞個活動,宣傳下企業文化,每個人逐個發言談觀點、講認識。很長一段時間里,我都很不適應這種工作方式,總認為這樣職業的,強調績效的氛圍,似乎缺少一些人文情懷。后來,我也逐漸理解、明白了這種管理方式。
企業需要生存下來。在遵行叢林法則的市場經濟環境里,優勝劣汰,適者生存。每個身在其中的企業,首先要考慮的是生存問題,它面臨著全方位的風險,有國家政策、外在競爭、市場變化、內在管理等。企業要生存下來,需要的是每一位員工都能與企業一起承擔風險和壓力。因而,在生存面前,人文情懷顯得微不足道。
企業是做事的場所。企業是做事的地方,不是交往和結交朋友的場所,在這里工作的每一個人,都是在企業共同目標這個旗幟下,相互協作共同工作。因而,所有人必須圍繞目標,強調績效,貢獻大小來衡量彼此的價值。不能適應者,或者無能者必將被團隊所遺棄。
職業素養的要求。職業素養的高低,一個關鍵是情緒的管理。能干的人,不在情緒上計較。他看上去沒有太多情緒的表露,總是趨于理性,用職業方式來處理工作上的事情。不摻雜個人情緒其中,你所有的憤怒,除了表露出你的無能外,于工作推進沒有任何作用。
不論什么企業,其本質都是一樣,每個人都要為企業創造價值。價值大小,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個人回報的多寡。
對于個人來說,要區分家庭和工作兩者不同,家庭是以親情和感情為主的地方,工作是以價值和貢獻為主的場所。把兩者混為一談的,都會給自己帶來很多無謂的煩惱。在家里談貢獻和價值,在工作里交朋友、談感情,都只能讓你在錯位的認識中,感受巨大的阻力和壓力。
多面人生,八面玲瓏在我看來,絕不是貶義詞,而是對事物規律認識后形成的相處技巧,在不同場合,面對不同人,你展現出不同的狀態,在不同角色中切換。所謂始終本色如一,絕不是什么高人。
因而,在不同地方,迅速抓住本地方特點,講合適的話、做合適的事,才能被周圍人所接受,以至快速融入新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