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利君學長
利君學長:兩周不見,大家還好嗎。是不是看了那篇“同學請你好好找工作”已經忙起來了,那就最好啦,這是我最希望的。
最近有些大一大二的同學們在問我如何創業?創業就能找好工作嗎?所以我想了想,我不能誤導大家但也不能說創業不好。所以我拿事實來給大家作參考,僅供參考哦,隨后再寫點創業感悟,先來點實際的。這篇文章寫給自己大學創業時期,也寫給同為在校創業或這在道路上的朋友。這篇文章并沒有寫總結的道理,但記錄了自己的真實歷程。真實的再現可能才會有最為深刻的共鳴。告訴你我是怎樣走上創業不歸路的。
【前言-我的道】
到現在大四了,會總結些自己認為還靠譜的道理,也是我的大學之道。我認為大學的四年是四個時期:大一的時候-你要學會從知道事轉變到懂事;到了大二-你要從懂事發展到勇于嘗試,努力為自己創造選擇的機會(競賽、社團、學習等等);大三開始-你必須要選擇出一條屬于你自己的未來并為之努力,做好職業規劃(考研、保研、創業、工作);日子匆匆來到現在,其實你發現給予你的時間已經不多,大四-你必須努力為自己的選擇尋找歸宿。這些都是我在創業路、大學路中親身體會而來的。為了更好的、更具體地描述我的創業歷程,下面我將會從我大二的選擇時期開始回憶我的在校創業之路。
【追夢伊始-給予自己選擇的機會】
我是來自四川省一個較偏遠的農村家庭,父母年邁多病,但是思想卻很是開放,說為我的學業生涯砸鍋賣鐵也不為過。家庭的窘迫造就了我能吃苦的性格,父母的思想開放讓我接觸的世界也更加多彩。所以大一的時候我不僅很快適應了大學生活,也在大一期間就開始了提前的摸索,競賽、社團統統一個勁的參與,非常積極,現在我都奇怪當時為何臉皮如此之厚。
晃眼一年過去,自己學會了寫第一份策劃、學會了組織第一場活動、拿了第一次獎學金、第一次參與大創訓練、第一次參加歌唱比賽。我試著放開自己,看看自己到底有多大點能耐。大二開始我就很幸運,留在了我每個工作過的社團擔任骨干,開始擔任小負責人培養著自己的單獨帶隊的能力。還有一點更幸運的是我早早拿到了可以獲得保送研究生資格的電子商務大賽國家級一等獎,讓我壓力變少了不少。這個時期我通過自身的大量嘗試,為自己的未來爭取著選擇的機會。
【懷揣夢境-合伙是偶然,創業是必然】
大二下我開始從大學走出去,希望認識不一樣的人,希望有更大的視野環境,所以我通過參加比賽走過了武漢、上海、北京、成都等很多的城市,也參加了許多的青年組織,比如全球青年實踐網絡CAPE,認識了創業、投資、公益、環保、金融各個行業的朋友,有許多成為我日后的合作伙伴和引路人。在這個時期剛好我的一個項目也獲得了國家級大學生創業基金的支持,所以自己有了一些創業的想法,所以與我接觸的環境發生了碰撞,讓我漸漸有了創業的決心。
創業的心是有了,但是真正付諸行動還有一些距離。于是我就開始了實打實的做,大二暑假我先是當了一個大型活動的國際志愿者,隨后就覺得自己應該多干些事,所以我和幾個想做的事的同學組了個創業小隊,并且在西安高鐵車站旁邊租了個兩室一廳,開始了自以為叫做創業的小項目,做到8月底主要由于我們技術、產品開發經驗幾乎沒有,項目最終死掉了。但是很感謝這次經驗,因為我又多知道了項目無法成功的幾個原因,并且我還獲得了后來的一個合伙人。
恰逢這個時候又我受到朋友推薦,最后擔任了第九屆全國高校社團會長年會陜西省特使,負責管理領導陜西高校的隊伍,這個會議有來自全國100所以上高校的兩千名學生,以及國內著名的創業者、天使投資人。比如世紀佳緣的創始人龔海燕、新東方聯合創始人。為什么這么多創業人士,因為當年的主題就是創新創業,這也是我要去的最為重要的原因。這也成為我的創業“導火索”。
之所以說這是導火索,因為創業確實有極大風險的。但是為什么我這時選擇了創業?原因有四:第一,創業成本低,因為在校創業時間成本并沒有增加太多,因為扶持多、入口多資金投入也就減少了;第二,大學生創業支持政策越發完善,你只要是個有心人,985高校的創業扶持還是很給力的;第三,互聯網發展給與了渠道、宣傳的便捷入口,大大降低了運營成本,我們生在了創業的好時代;第四,西安的創業環境發展迅速,有時間去參加一下陜西互聯網大會。
那去到北京我有哪些收獲呢?朋友滿天下、視野更加開闊、最后還收獲了我的另一名合伙人。
所以我認為我的創業是必然的也是偶然的,因為我周圍的環境和我的經歷以及當今這個時代推著我向前了,但其實當時不知是好是壞,不過現在看來,能有機會走出不同尋常的一步也屬難得。另一方面,尋找合伙人我有一些心得確實現在覺得都非常受用,當你尋找伙伴時一定是選擇最合適的而不一定是最好的,尋找最有緣分的而不一定是很牛很牛的人。我確實不敢說我們三個都是各自位置最好的,但我一定敢說我們三個是我們公司最合適的結構。那么為什么呢?后面詳解。
【曲折幽夢-不敢說彩虹見著了,但是風雨是經歷了許多】
2013年9月份我們三個不過是剛剛大二大三的牛犢,不過確實是不怕虎,敢真正砸錢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摸摸口袋,確實囊中羞澀,團隊剛剛組建發現資金卻很少,所以只能好好靜下心來選擇項目。
我們的創始項目至今我都認為我們選擇的非常正確。當時由于手上既沒錢也沒多少資源,只得尋找門檻比較低的并且自己還有些熟悉的行業。最終我們選擇了服裝定制,原因有三:第一,資金鏈不易斷裂,資金回流快;第二,客單價偏低;第三,高校本地市場需求很大。
但是說的總比做得好,現實中要做服裝定制行業也不是那么簡單。所以我們用了兩個月閉關修煉,了解行業鏈條、價格趨勢、附帶產業等等。2013年11月我們以經銷商的資質開始了試運營,我們絕對是初創團隊中無比幸運的,我們不僅很快實現盈利,而且先后做了幾萬元的訂單。
初期項目的穩定發展很快讓我們有了信心,這個時候就要講到公司了。由于財政報銷、資質證明等很多因素,我們開始了公司注冊的想法,就這樣謙謙文化在這種情況下良性的發展起來。
謙謙文化剛剛成立不久,我們就有些虛無縹緲了,剛剛感覺到自己有點小成就,就有些坐不住了,因為作為計算機專業的我、數學專業的合伙人都希望做一些與自己專業相關的項目。于是,我們在項目上選擇了不斷的立項實驗,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到新項目的開發當中。結果是很明顯的,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并且是準備好了的人,而我們并沒有準備好。也許我們的點子很好,但商業模式卻不清晰;或者又是我們的商業模式過于傳統,線下拉的太重,投入太多傷不起;再或者說,我們選擇的項目入口我們仍然沒有任何經驗,資本也好、深入調研也好,我們還太嫩。
而這個時候我是有很大壓力的,因為眼看著我們的主營業務做的還算不錯但是我們的重心卻在有意無意的偏離時,我卻還沒有下定決心放棄。這個時候就必須說說我這個很棒的創始團隊對我的幫助了。我是公司整體負責,我是個統籌規劃、產品開發的角色(ps:在創業初期的時候不要想著自己只做什么,因為初期就那么幾個人,你產品、設計、研發、運營、測試、銷售你都得做,更何況如果你還是一把手,所以創業著實鍛煉人),我的兩個合伙人,一個擔任銷售、財務負責人,另一個擔任運營、研發負責人。搞產品的思維活躍、搞銷售的邏輯清晰、搞技術的沉穩冷靜。互補的性格以及互補的工作在井然有序上還多了些保障。而在這個尤其危難的時機更是起了很大作用,我們很快糾正了以往的錯誤路線,我也在這次很深刻的反思了自己。
其實風雨還真是不止這一件,成立一年多以來我們遇見過團隊成員突然離去、產品控制出現問題資金鏈差點斷裂等諸多問題,但是最終還是挺了過來,對于一個并非社團并且市場范圍遍及西安的團隊實屬不易。不過我們能否見到真正的彩虹還得努力。
【逐夢馳騁-不想賺錢的窮學生不是好的CEO】
謙謙文化成立2個月的時候就來到了我們的寒假了,我們也已經意識到我們需要在熱火朝天之后來點冷靜的思考,因為我們還要繼續努力的,繼續走下去的。團隊的成就是令人興奮的,但同時也是讓我有點驚慌了,我開始思考以下三個問題:第一,團隊的快速成長下我還夠不夠格擔當重任?;第二,業務漸漸變大,人員需要擴充,我們應當什么時候開始引入骨干成員?;第三,初期創業項目穩定情況下是否應該借力引入相關項目?
第一個問題,就是在大三創業期間我就基本做好了自己的職業規劃,志愿做名產品經理的原因了。只是不同于其他人,我是先當個小小CEO,再奮斗成個合格的產品經理我漸漸通過自身的提升來調和著與自己公司的發展相匹配。第二個問題我也在與資深的人力資源HR溝通之后有了一些決定,但最后一個問題讓我們非常的謹慎,因為我們在以前就犯過錯誤。所以2014年的過年我都在考慮著謙謙文化的發展。
不想賺錢的窮學生不是好的CEO,這是我給自己做出增設項目的理由,當然不完全是。2014年2月我們啟動了新項目:創意服飾,主打自主設計創意主題服飾。其中一個非常受歡迎的產品就是西北工業大學校服、西安外國語大學校服,創造了5個小時轉發量上百,瀏覽量上萬的營銷成績。
而這個時候我們的傳統業務更名為:創意定制。我們的最大單筆訂單量也在2014年5月達到5000件。我們的合作伙伴也達到30家。營業額也達到幾十萬之多。另外還有明信片、U盤等定制業務也開始發展。
2014年3月,我們形成了兩大項目組:創意定制、創意服飾。而問題來了,我們的人力資源問題變得更為緊迫,所以在這個時期我們才正式做起了第一次團隊擴充。我也就拿著自己的產品經理皮毛知識按著項目組崗位進行了招募。這個時期也才真正希望將打造團隊作為核心來研究。隨后快速發展,到了2014年5月我們團隊發展到近20人,到2014年4月發展到近50人。項目方面你以為我們只會做服裝你也錯了,我們隨后做了電子商務并且拿到了投資扶持。
【不止是夢-一個項目到一個企業的飛躍】
和其他的在校大學生團隊一樣,開始做謙謙文化的時候我們創始人的想法其實非常單純,就是希望創造鍛煉機會給自己和給他人。而當我們不斷發展的時候就越來越要按照一個企業的標準來管理,因為體量發展之后再不找一個大點的船,遲早會分崩離析。直到2014年10月,在團隊擴張到近50人、業務擴展到市級的時候我們必須站在企業中心來思考以下的幾點問題:
第一,公司管理規范化的制定
我們采用了部門項目組縱橫向管理,將我們的團隊成員定向分配到產品、運營、研發等崗位,再由產品經理挑選項目內專員。形成交叉縱向管理架構,將整體管理分為橫向項目業務管理、縱向部門人事管理,大大提升了管理效率。
第二,公司項目組成員管理規范化
項目組由產品經理負責統一管理內部事務,給予團隊更多的嘗試機會,保證每位成員都能在自己的崗位獲得項目組的鍛煉。使項目成員得到有效鍛煉和高效業務管理。
第三,公司互聯網方向項目整合
來到2014年后,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給與了我們大量的機會,但同時也提醒謙謙文化互聯網相關部門或項目組的成立。所以2014年5月,謙謙文化增設研發部部門、謙謙互聯項目組。加強了網絡營銷、平臺建設的工作部署。
第四,公司駐地門店的開發
公司強項業務其實主要是服裝交易,其主要集中在線下,而線下體驗的需求也非常迫切。而在2014年7月的時候,西北工業大學就業辦通知我校要興建創業實踐基地,而老師也極力推薦謙謙文化參與競選,我們最終以第一名獲得了項目支持。在此也非常感謝學校的支持。
截至2014年11月12日,謙謙文化經過一年的發展也從一無所有發展成為西安市大學生創業品牌,1年營業額突破100萬元人民幣,從一人肩負著公司總經理、產品經理、網絡運營等多個職位,再到公司職員發展到近50人。從無人問津到9所高校覆蓋。從質疑聲到贊美聲。走過的是艱難,學到的是經驗,收獲的是成長。在此也要感謝西北工業大學校友會,西北工業大學就業辦,西北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中航國際,西安華友會,深圳南山創業園等機構對謙謙文化的創業幫扶。
【以夢為馬,且歌且行-像愛人一樣待謙謙,似親人一樣做團隊】
我在西北工業大學三年多,就有近兩年和謙謙文化在一起,總共工作時長超過6000個小時,在辦公室熬夜加班更是數不勝數,一如既往的辛勤勞作也來源于我對她的愛,就像謙謙文化這四個字我永遠也忘不了。相信愛她還不只有我。還有我的團隊我的同事,忘不了一起包餃子為她慶祝生日,忘不了我們一起炒的黑暗料理為她許的美好愿望。而對于我的團隊我一直當作親人看待,我們會親密無間的工作、我們也會固執的相互爭辯。但我們一直為我們的這個家努力操持著。
謙謙文化,還有我所有的伙伴,這些才是我所珍視的巨大財富。
【勿忘初心,方得始終】
我有一句話一直勉勵著自己:像一個瘋子一樣的拼搏,敢于夢想。像一個雅士一樣生活,堅定方向。而今天我知道了自己的夢想,我要做一名有責任的、有價值的企業家,回報母校、回報社會。 在我努力用四年完成自己的成長蛻變的時候,2014年9月,我先后收獲了阿里巴巴、百度集團等6家企業的肯定。我最后做出了選擇,我將會前往阿里巴巴努力成為一名合格的產品經理。而團隊中其他的暫別成員有7名,有保送北航、重大的優秀畢業生,也有去騰訊的產品經理,還有格力的銷售培訓生、中興的工程師,還有即將畢業的優秀研究生。這也是我所慶幸的,也是謙謙文化帶給大家的,而這些團隊曾經的骨干暫別之后,將有不斷優秀的同學加入,謙謙文化也將回歸本真,成為造夢者的舞臺一直延續。
【最后】
希望在在校創業方面給六點建議:
第一,敢于創業,但切忌盲目創業;第二,緊貼校園政策,共同成長;第三,懂得堅持,但也要學會放棄;第四,在校創業絕非死徑,要懂得變通,切勿一條路到黑;第五,放眼市場,學會吸納資本;第六,成長第一,創業第二,記住自己還是個大學生,還得學。
最后,還要特別感謝西北工業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對我在學習路上、創業路上的支持,還有李霞老師、于輝老師、趙超老師在學習生活中無私幫助,還要感謝潘瑋老師、史豪斌老師、王麗芳老師在我創業路上的親切指導。謝謝你們,謝謝西北工業大學。
▍利君學長,百度高級產品經理,前阿里巴巴產品經理。90后創業者,大學期間創辦企業估值500w。墨加作者,簡書熱門作者,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簽約導師。擅長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求職指導、互聯網產品經理新人成長方向。
歡迎關注同名微信公眾平臺:利君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