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法律,擁有的應該是改變生命而非摧毀生命的力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題記
? ? ? 我是一個教育工作者,一個女兒,一個心理咨詢師,我還是一個媽媽。我渴望生活在一個安全的社區。很小的時候爸爸給我講,他出生的年代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我向往那個年代一直到現在。
? ? ? ? 我先生是一名律師,在他的律所我翻閱過無數的案例。參加過很多次的庭審,看到過犯罪人或充滿期待,或絕望,或空洞的目光。我知道,即使最“惡劣”的案件,也能看到人性的故事,他們都經歷過童年的創傷,犯罪,被害,貧窮,迷失,輟學……以上種種導致他們的今天。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法律在完善,法條在更新,為什么?犯罪率卻在逐年攀升?
? ? ? ? 上世紀八十年代,在比利時的布魯塞爾發生了一個案件:一名女子半夜不慎掉下涼臺摔成重傷,一名過路的男子路過時發現了傷者。這名男子洗劫了毫無反抗能力的受傷女子,然后,又不忍女子傷重而亡,于是,報了警后離開。但是,事情的經過被附近的監控攝像頭拍了下來,于是,警方成功抓獲了這名男子,并予起訴。
? ? ? 經過長達四周的激烈辯論和商討后,法庭作出了該男子無罪釋放的判決。當時,法官給與的判決宣言是這樣的:每個人的內心都有脆弱和陰暗的一面,對于拯救生命而言,搶劫財物不值一提。雖然單純從法律上說,我們不應該為了一個人的善行而赦免其犯下的罪,但是如果判決他有罪,將會對整個社會秩序產生極度負面的影響,我寧愿看到下一個搶劫犯拯救了一個生命,也不愿意看見遵紀守法的無罪者對于他人所正在受的苦難視而不見。
? ? ? 可見,這名法官不僅僅忠實的是法律,更加忠實的是社會。
? ? ? 這則案例又讓我想到了另一則女兒的材料作文上出現的案例,發生在美國佐治亞洲的波士頓,年輕人為了上大學偷竊并轉賣數十臺電腦,檢察官思考后選擇的是幫助年輕人進行賠付并給予心理輔導。6年后,在一次大型宴會上,一位西裝革履的年輕人大步的跑過來擁抱他:是您成就了現在的我。他就是當年偷電腦的年輕人,此時,已經是銀行經理。
? ? ? 這位檢察官的選擇是與其摧毀,不如讓他重生。
? ? ? ? 法律是冰還是水?與其投入大量的資金對犯罪人進行監禁,不如把這項資金進行再分配,提前使案件一開始就不發生。心理問題,精神疾病,吸毒成癮這樣的普遍性問題如何解決?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中的大多數盡可能的給予援助了嗎?在現在,我們的人性似乎更加的淡漠,我們的法律更似乎是等待犯罪的一扇隨時為歡迎你而敞開的大門(原諒我語言上的偏激)??芍?,每個被監禁的人都將是一項巨大的社會負擔,而,出獄后再入獄的概率高達60%。
? ? ? 治標要治本,滴水至柔,亦日久穿石;寸光甚暖,能耀綠成蔭。讓法若水,至剛至柔。讓人性的光輝普照大地,大道之行也,方能:“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