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上周日,隨著《人民的名義》逐漸接近尾聲,和同學聊起祈同偉的人物命運將會止于何處時?同學一針見血地指出:他那么孤傲決絕的人,結局肯定是自殺,不可能接受侯亮平們的審判。
劇中結局證明了這個判斷:祈同偉飲彈自殺于孤鷹嶺,這個他光榮與夢想開始的地方,最終埋葬了昔日英雄,看罷讓人唏噓不已。
我們同情那個原本希望靠自己的努力拼搏就能改變命運的熱血青年,卻在權貴一而地“考驗”捉弄下,由開始的不甘,奮斗,希望,掙扎,無力,最終絕望屈服的祈同偉。
其實,從他跪下向權貴的女兒求婚的那一刻,正如他所說,他的心死在了那天正午。同時,這也開始了他的命運悲劇。內心驕傲的祈同偉,在接下來的人生中必將會不擇手段奪回自己失去的尊嚴,而權力是最好的通行證,又遺憾的是權力的爭奪往往是你死我活的斗爭。
被權力操控和玩弄的命運,讓人們不禁想到了蕓蕓眾生中的自己,顧影自憐,進而不寒而栗。
多數人不正和祈同偉一樣出身在社會中下階層,沒有資源,沒有背景,沒有后臺,甚至出身貧寒,他們期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向上流動,打破固化的階層封鎖,實現自己的尊嚴和價值。
但是,
祈同偉被捉弄的命運,赤裸裸地打破了靠努力就能實現夢想的一廂情愿,引起了現實世界中下階層的普遍的焦慮不安。同情祈同偉也是在同情自己。
關于愛情
他說,窮孩子連飯都吃不飽,有什么資格談戀愛。出身貧寒的他,大學的第一雙回力鞋還是自己喜歡的女孩送的。我在想祈同偉收到新鞋時該是怎么樣的一種滋味。
知乎上有個回答:“當我心無牽掛時,貧窮對我來說只是晚上吃饅頭和吃牛排的區別,無損我的快樂,可當我愛上一個人的時候,我才深深的感受到了什么是貧窮所帶來的自卑,非常”。
決絕的驕傲往往來自漫長的自卑。
祈同偉愛高小琴可能更多的是一種同病相憐,惺惺相惜吧。